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闲情偶寄-从造物观看李渔的美学思想

作 者: 李素玉
导 师: 陈江风
学 校: 郑州轻工业学院
专 业: 设计学
关键词: 李渔 闲情偶寄 造物 美学思想
分类号: J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处于明末清初的李渔,是一位集小说、戏曲、美学等领域丰硕成果于一身的生活艺术大师,其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一书记录了其涉及的众多创作领域。他笔下的美学以日常造物为基础,充满生活智慧。可以说,李渔的生活就是一部造物美学史。本文从分析《闲情偶寄》入手,对李渔的整个生活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李渔戏曲美学、园林美学、居室美学和服饰美学等。绪论部分梳理了《闲情偶寄》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肯定前人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了笔者的研究思路。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论文第一部分着重研究了李渔所处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经历,这是形成李渔丰富而独特的造物美学思想的原因。同时对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和《闲情偶寄》的创作背景与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论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研究李渔造物美学的具体内容。在这一部分,本文依次阐述了李渔在实践中积累的戏曲创作理论,因地制宜、崇尚自然的园林设计,人居和谐、俭朴实用的居室美学,形式功能并重的家具造物,文化内涵丰富的服饰美学,情趣艺术的饮食美学、高层次生活态度的养生美学。论文第三部分对李渔的三座著名造园活动———伊园、芥子园、层园,进行具体分析。结论中总结了《闲情偶寄》造物美学思想对现代的启示。李渔的造物美学思想虽然不尽完美,包含时代糟粕的局限性,但对现代生活仍有正面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加以批判的学习和继承。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章 绪论  9-23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9
  1.2 《闲情偶寄》的研究现状  9-12
  1.3 中国古代造物思想观  12-20
  1.4 《闲情偶寄》的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  20-23
第二章 李渔生平及《闲情偶寄》成书背景  23-31
  2.1 李渔生平简述  23-26
  2.2 《闲情偶寄》成书背景  26-27
  2.3 《闲情偶寄》的研究内容  27-31
第三章 《闲情偶寄》的造物美学思想  31-53
  3.1 园林设计观  31-36
    3.1.1 取景在借的设计思想  32
    3.1.2 虚实相生的设计思想  32-33
    3.1.3 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  33-34
    3.1.4 崇尚自然的设计思想  34-36
  3.2 居室美学观  36-38
    3.2.1 人居和谐的空间理念  36
    3.2.2 俭朴实用的居室造物观  36-37
    3.2.3 别具情调的室内装饰  37-38
  3.3 家具造物观  38-43
    3.3.1 工艺精巧、选材得当  39
    3.3.2 形式服从功能  39-40
    3.3.3 实用和装饰互相促进  40-42
    3.3.4 注重独创  42-43
  3.4 仪容和服饰审美观  43-47
    3.4.1 仪容审美观  43-45
    3.4.2 服饰审美观  45-47
  3.5 戏曲创作观  47-48
    3.5.1 李渔戏曲美学的真实性  47-48
    3.5.2 李渔戏曲美学的娱乐性  48
  3.6 颐养文化观  48-51
    3.6.1 崇尚自然之物的和谐饮食观  49-50
    3.6.2 乐乃心之本体的养生观  50
    3.6.3 于烹饪中享乐的情趣艺术  50-51
  3.7 李渔的闲适生活观  51-53
第四章 李渔造园作品分析  53-59
  4.1 伊园  53-54
  4.2 芥子园  54-57
  4.3 层园  57-59
结论与展望  59-61
致谢  61-63
参考文献  63-67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7

相似论文

  1. 认知情感化设计的哲学探讨,B842
  2. 《淮南子》美学思想初探,B83-09
  3. 古希腊与先秦美学思想比较,B83-09
  4. 《文心雕龙》总论及创作论美学思想管窥,I206.2
  5. 白居易音乐诗创作研究,I207.22
  6. 超越困境:刘小枫神学研究中的生存美学,B83
  7. 嵇康《琴赋》之“声无哀乐”解读,J601
  8. 《芥子园画传》版印艺术研究,J209.2
  9. 论青主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J605
  10. 中国民用杠杆工具中的传统造物智慧研究,TH136
  11. 姜夔美学思想初探,B83-0
  12. 从《闲情偶寄》看李渔的女性观,I206.2
  13. 商业视域下的李渔戏曲理论与创作,I207.3
  14. 宋代湖泗窑青白瓷的审美形态研究,J527
  15. 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I207.22
  16. 《庄子》悖论中的美学思想,B223.5
  17. 《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启示,J601
  18. 《衡曲麈谭》音乐美学思想研究,J601
  19. 《周易》美学观及其对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影响,B83-09
  20. 丰子恺艺术美学思想探究,B83-09
  21. 庄周梦蝶从大提琴协奏曲《庄周梦》中看大提琴与民族乐队的融合,J622.3

中图分类: > 艺术 > 艺术理论 > 艺术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