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刑法中的严格责任

作 者: 王嫚
导 师: 吴雪松;邬明安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严格责任 刑事归责原则 相对严格责任 罪过推定
分类号: D92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进入了兴盛时期,伴随着先进技术的运用、大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少危害社会安全与公共利益的犯罪,且具有发案率高、专业性强、主观罪过证明困难等特点。因此,英美法系国家对日趋蔓延的公害行为和高危行业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态度,在司法实践中逐渐摸索并形成了不考虑主观罪过或不要求控方证明主观罪过的严格责任制度,以遏制和预防这些对公众有很大危害而犯罪意图又难以证明的犯罪。笔者认为,刑法中的严格责任,是英美法系国家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刑事归责原则,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而在深入考量分析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严格责任制度中的合理之处,在我国当前社会形势下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对刑法中的严格责任进行了阐述。第一章是阐明严格责任的含义。笔者通过考察英美法系国家刑事归责原则的沿革,阐述了刑事严格责任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根源、哲学思想基础及理论依据。笔者在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简要介绍和评价后,认为认清刑事严格责任的含义应当首先针对其整个严格责任体系,进而再认清其每个类型的特征及其逻辑关系。总体上讲,刑法中的严格责任是一种刑事归责原则,但其可以被划分为明确规定不问主观罪过的绝对严格责任与不明确规定是否要求主观罪过的相对严格责任。在绝对严格责任中,控方无需证明主观罪过,被告人也不得对此进行申辩,在相对严格责任中控方推定存在主观罪过,被告人享有无罪过的申辩权利。这也是对严格责任最具重要意义的分类。第二章是考察严格责任的适用。在早期的司法实践中,严格责任往往以绝对严格责任的面貌出现。因此,学者们针对严格责任发起了激烈的批判。但笔者认为,严格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努力发生着转变,英美法系通过出台刑事立法、确定被告在严格责任中的抗辩理由等途径,明确限制严格责任的严格程度,使其从最初完全不问被告主观过错的绝对严格责任逐步发展到允许被告证明缺乏与行为相关犯意的相对严格责任。尤为重要的是创建了善意辩护制度对被告的抗辩权利予以有力保障,更好地实现了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与保护公民个体合法权益的平衡。笔者认为,绝对严格责任由于其极度的不合理性最终将逐渐退出刑事责任的历史舞台,而相对严格责任将在合理的限制下走向成熟,在刑事责任的归责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三章是分析相对严格责任对我国刑法制度具有的借鉴意义。笔者从相对严格责任是针对法律明文规定的某些事实和理由、是建立在一定的与罪过相关的基础事实之上、是对行为人主观罪过中的某些要素进行推定、是对主观罪过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和被告人具有抗辩权五个方面的特征着手,论证其具有罪过推定责任的性质。同时,笔者提出,建立相对严格责任符合罪过理论发展的趋势,对遏制业务过失型犯罪具有积极意义,并且,在诉讼合理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合理分配刑事诉讼中各方的证明责任,更有利于保障案件结果的公正。笔者感到,建立相对严格责任是我国当前社会形势的需要,行政执法现状的需要,更是我国司法实践的需要。尤为重要的是,相对严格责任能够包容于我国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建立相对严格责任符合我国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犯罪构成理论,也符合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是提出我国构建相对严格责任制度的立法建议。笔者通过列举和剖析醉酒人的犯罪、持有型犯罪、奸淫幼女行为构成的强奸罪和携带凶器抢夺转化的抢劫罪四类犯罪的主观方面,认为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适用相对严格责任的情况,进而建议在我国探索建立相对严格责任。笔者认为,在我国刑法中构建相对严格责任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和限制性两个基本原则,建议在刑法总则增加《严格责任》一节,对严格责任的概念、适用范围和适用限制予以明确规定。相应地,在刑法分则中应当对持有型犯罪、奸淫幼女行为构成的强奸罪、携带凶器抢夺转化的抢劫罪和结果加重犯建立相对严格责任,可以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建立相对严格责任,并建议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克服成文法的局限性,有效地规范法官在适用相对严格责任的自由裁量权。笔者最后强调,要充分地发挥相对严格责任在刑事诉讼中的价值,就必须为其设定合理的适用条件,即据以推定罪过的基础事实必须真实可靠、推定的罪过必须与基础事实之间具有高度盖然性、必须保障被告享有充分的抗辩权利三个适用相对严格责任的程序规则,以确保遭受不利罪过推定的被告的合法权利得到有力保障。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4-7
ABSTRACT  7-10
引言  10-12
第一章 严格责任的含义  12-19
  第一节 严格责任的产生  12-14
    一、英美法系国家刑事归责原则的沿革  12-13
    二、严格责任的产生  13
    三、严格责任产生的哲学思想基础  13-14
    四、严格责任产生的理论根据  14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有关严格责任内涵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及评述  14-16
  第三节 严格责任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6-19
    一、严格责任本质上是一种刑事归责原则  16-17
    二、严格责任是一个完整的责任体系  17
    三、严格责任具有鲜明的实体与程序混同性  17
    四、严格责任在适用上具有补充性  17-19
第二章 严格责任的适用  19-27
  第一节 严格责任的适用范围  19-21
    一、英国普通法和制定法中的严格责任  19
    二、美国刑法中的严格责任  19-20
    三、大陆法系中的严格责任  20-21
  第二节 法官决定适用严格责任的依据  21-22
  第三节 从英国的经典案例看严格责任由“绝对”走向“相对”  22-23
  第四节 绝对严格责任与相对严格责任  23-27
    一、早期的严格责任就是绝对严格责任  23-24
    二、绝对严格责任的“严格”性被以多种形式限定,相对严格责任逐步形成  24-25
    三、相对严格责任与绝对严格责任具有根本区别  25-27
第三章 相对严格责任对我国刑法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27-36
  第一节 相对严格责任是罪过推定责任  27-28
  第二节 相对严格责任的合理性  28-30
    一、建立相对严格责任符合罪过理论发展的趋势  29
    二、建立相对严格责任对遏制业务过失型犯罪具有积极意义  29-30
    三、建立相对严格责任是诉讼合理主义的需要  30
  第三节 在我国探索建立相对严格责任的必要性  30-32
    一、建立相对严格责任是我国当前社会形势的需要  30-31
    二、建立相对严格责任是我国行政执法现状的需要  31-32
    三、建立相对严格责任是我国司法实践的需要  32
  第四节 相对严格责任与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制度的相容性  32-36
    一、相对严格责任符合我国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犯罪构成理论..  33
    二、相对严格责任可以为我国刑事诉讼法所包容  33-36
第四章 对我国构建相对严格责任制度的立法建议  36-44
  第一节 我国刑法中存在相对严格责任的现状  36-40
    一、我国刑法中存在相对严格责任的情形  36-40
  第二节 初步构建我国相对严格责任制度的立法框架  40-44
    一、在我国构建相对严格责任的立法原则  40-41
    二、在我国刑法中建立相对严格责任的立法建议  41-42
    三、合理构建适用相对严格责任的程序规则有力保障被告合法权益  42-44
结论  44-45
参考书目  45

相似论文

  1. 探析英美刑法中的严格责任犯罪,D914
  2. 药害侵权责任研究,D922.16
  3. 论我国雇主责任的立法完善,D923
  4.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问题,D922.68
  5.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比较研究,D924.3
  6. 侵权归责新探,D923
  7. 我国产品质量责任归责原则研究,D923.8
  8. 论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D922.14
  9. 论环境犯罪构成要件,D924.3
  10. 环境犯罪构成若干问题研究,D924.3
  11. 持有型犯罪问题研究,D924.1
  12. 环境犯罪基本问题研究,D924.3
  13. 当代刑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研究,D924
  14.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立法完善问题研究,D924.3
  15. 校园侵权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D923
  16. 侵权责任法中严格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D913
  17. 论严格责任在我国环境犯罪中的适用,D924.3
  18. 论非法采矿罪,D924.3
  19. 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D923
  20. 试论刑法中的严格责任,D91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