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作 者: 陆永浩
导 师: 杨小荟
学 校: 石家庄经济学院
专 业: 地质工程
关键词: 地基承载力 统计分析 多元回归 模型
分类号: TU47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地基承载力是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在工程勘察和设计中都是绝对不容小觑的重要问题。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也不尽一致。本文通过收集到的河北省不同地貌单元的706组载荷试验综合对比资料,结合河北省的实际地质情况,对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多种因素,运用一元、二元回归及多元回归,聚类统计和灰色关联理论等方法,作其回归曲线,确定其回归目标并归纳总结出该地区不同影响因素组合时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影响。提出经验计算公式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土工试验、载荷试验和其它原位测试所得到的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对于滨海区软土,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液性指数IL和比贯入阻力PS共同影响时有: fak=47.396-11.899IL+79.429Ps。而对于山前平原区粘性土,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液性指数IL和比贯入阻力Ps共同影响时:fak=109.405+19.278Ps-59.583IL;在含水率w、压缩模量ES共同影响时: fak=150.598+7.899Es-3.981w;在含水率w、压缩模量ES及孔隙比e的共同影响时:fak=596.570-7.449w-290.788e+2.437Es;在含水率、压缩模量及比贯入阻力共同影响时: fak=133.558+7.298Es-3.890w+11.932Ps等等。与现行规范中给出的成果及结论进行对比分析,建立对比分析表并绘制分析曲线及3D-直方图、三维散点聚类分析图等。研究表明,规范中修订后的部分承载力特征值只是本文给出多因素情况下的承载力基本值的特例。当考虑多个不同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于地基承载力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考虑单因素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单因素一般都是针对某一影响因素在最保守的前提下去考虑分析另一种影响因素作用于地基承载力的情况,而多因素却能在某一因素各种不同的前提下去分析研究另一种影响因素作用于地基承载力的情况,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准确度、可靠性,充分发挥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处理地基的成本,提高工效,增加效益等。希望本文的工作能够丰富和完善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同时为工程实际所利用或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4
  1.1 综述  9-10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0-12
    1.2.1 国内外地基承载力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10-11
    1.2.2 河北省地基承载力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11-12
  1.3 发展趋势  12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2-14
第二章 工程地质概况  14-21
  2.1 河北省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14-15
  2.2 区域构造  15-17
  2.3 渤海湾西海岸线的变迁  17-18
  2.4 工程地质分区  18-21
    2.4.1 山区(Ⅰ区)  18
    2.4.2 山前冲洪积平原区(Ⅱ区)  18-20
    2.4.3 东部内陆平原区(Ⅲ区)  20
    2.4.4 滨海区(Ⅳ区)  20-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21-30
  3.1 研究方法介绍  21-28
    3.1.1 统计分析法  21-27
    3.1.2 灰色关联分析法  27-28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28-30
    3.2.1 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  28-29
    3.2.2 影响因素的确定方法  29-30
第四章 灰色回归分析  30-43
  4.1 滨海区软土经验公式的建立  30-38
    4.1.1 数据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  30-31
    4.1.2 关联度排序  31-32
    4.1.3 回归分析  32-35
    4.1.4 SPSS 软件应用  35-37
    4.1.5 经验公式的建立  37-38
  4.2 各地质单元承载力经验公式的建立  38-42
    4.2.1 滨海区  38-40
    4.2.2 内陆平原区  40
    4.2.3 山前平原区  40-41
    4.2.4 山区  41-42
  4.3 成果汇总  42-43
第五章 工程性分析研究  43-58
  5.1 可行性分析  43-44
  5.2 可信度评价  44-58
    5.2.1 滨海区软土可信度评价  44-47
    5.2.2 山前平原区粘性土可信度评价  47-5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58-60
  6.1 主要结论  58-59
  6.2 展望  59-60
参考文献  60-64
致谢  64-65
作者简介  65-6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6

相似论文

  1. 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TG661
  2. 卫星姿态的磁控制方法研究,V448.222
  3. 电磁轨道炮外弹道建模与仿真研究,TJ399
  4. 轨道交通引起周围环境竖向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U211.3
  5. 适应多总线通讯模式的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6. 基于细胞电生理模型的膜片钳实验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R318.0
  7.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8. 高精度激光跟踪装置闭环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TN249
  9. 低轨卫星移动信道特性模拟硬件实现,TN927.23
  10. 支持XML数据查询的F&B索引结构的研究,TP311.13
  11. 基于特征的软构件建模方法及其在VMI管理系统中的应用,TP311.52
  12. 领域实体属性及事件抽取技术研究,TP391.1
  13. 词义消歧语料库自动获取方法研究,TP391.1
  14. 隐式用户兴趣挖掘的研究与实现,TP311.13
  15. 仿真系统模型验证方法和工具研究,TP391.9
  16. 基于停用词处理的汉语语音检索方法,TP391.1
  17. 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融合算法研究,TP751
  18. 月球车建模分析及滑转量估计研究,TP242
  19.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20. 从《道德经》英译看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典籍英译的解释力,H315.9
  21. 罗非鱼片热泵干燥模型及其干燥工艺的研究,TS254.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 > 地基基础 > 地基和基础的理论和计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