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行为背景:当代语境下场所精神的解读与表达

作 者: 章宇贲
导 师: 庄惟敏
学 校: 清华大学
专 业: 建筑学
关键词: 行为背景 场所精神 当代语境 建成环境 建筑理论
分类号: TU20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场所精神”即“场所之精神”,是特定的建成环境能够借以说明自身并获得“存在”的“特性”。以存在主义现象学为哲学取向的“场所精神”理论是挪威城市建筑学家克里斯蒂安·诺伯舒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城市空间如何具现人的“定居”观念。面对当代城市与建筑所呈现的多元化、全球化、复杂化的趋势,以及“意义”流失和“去精神化”的倾向,有必要重提、扬弃这一理论,及其“建筑应有精神层面的内容”的主张。然而“场所精神”理论是以前现代社会为事实基础的,在解释学意义上对建筑的地方性做出判断;因此,客观上仍缺乏一种针对“场所精神”的设计方法,建成环境的“意义”往往流于“说辞”。基于此,本论文从对当代城市与建筑中出现的几个现象的分析出发,通过理论比较和案例分析,采用当代视角展开对“场所精神”涵义的再论,并通过跨学科研究和实践尝试,探讨提供转变设计态度和设计方法的可能性。论文主体分为“语境——解读——表达”三个部分。对“场所精神”的当代语境的分析就既有理论与当代现实的矛盾展开,分别从当代“定居”特点与人-场所相关性、国际式与全球化、场所的沦丧与复兴、人工场所与虚拟社会、当代城市中“非意象”的建筑现象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总结出既有理论的现实困境,并指出:“场所精神”的问题实际上是语境问题,因而需要对这一概念进行语境转换,为其架构一个当代语境,即反思的现代性语境。针对当代语境的多元化和复杂性特征,提出为“场所精神”建立开放的理论系统,使其同更多的建筑范畴建立联系。在此框架下,论文引入了罗杰·巴克的“行为背景”理论,试图采取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再论“场所精神”,即将“同形”作为一种“特性”,将“行为背景”作为“场所”,探讨一种“特性”表现方式。“解读”部分以案例带动,对应于“语境”部分提出的现象,讨论当代城市与建筑设计对“生活世界”的具现,并从“行为背景”的角度理解当代语境下建成环境的“特性”。最后,在“行为背景”的启发下,总结出一种在设计中对场所“特性”进行表达的机制,并提出面向“行为背景”的设计思路。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10
第1章 解题  10-36
  1.1 问题提出  10-22
    1.1.1 当代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全球化、复杂化和“去精神化”  10-14
    1.1.2 在当代语境下重提“意义”和“场所精神”  14-18
    1.1.3 “行为背景”:为了“特性”的具现  18-22
    1.1.4 小结  22
  1.2 理论背景  22-31
    1.2.1 与“场所”概念相关的研究  22-25
    1.2.2 与“生活世界”概念相关的研究  25-26
    1.2.3 与“建筑的意义”概念相关的研究  26-30
    1.2.4 小结  30-31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与方法  31-36
    1.3.1 研究的目的  31
    1.3.2 研究的理论价值  31-32
    1.3.3 研究的现实意义  32
    1.3.4 研究的创新点  32-33
    1.3.5 研究范围  33
    1.3.6 研究思路  33
    1.3.7 研究方法  33-34
    1.3.8 研究方案  34-36
第2章 “特性”的历时性:“场所精神”的当代语境  36-127
  2.1 现象一:当代“定居”特点与人-场所相关性  36-51
    2.1.1 城市移民与生活中心的转变  36-39
    2.1.2 “认同”范围的转变  39-43
    2.1.3 人-场所相关性的转变  43-47
    2.1.4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带来的转变  47-50
    2.1.5 小结  50-51
  2.2 现象二:国际化与全球化  51-63
    2.2.1 第二次国际式风潮  51-55
    2.2.2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  55-59
    2.2.3 普适价值观与审美趣味的出现  59-62
    2.2.4 小结  62-63
  2.3 现象三:场所的沦丧与复兴  63-76
    2.3.1 场所的沦丧还是生活的匮乏  63-67
    2.3.2 场所的更新与异构  67-69
    2.3.3 “生活情境”尺度的转变  69-73
    2.3.4 当代城市的单调与丰富  73-76
    2.3.5 小结  76
  2.4 现象四:人工场所与虚拟社会  76-94
    2.4.1 “自然场所”的转变  77-85
    2.4.2 当代城市精神生活的特征  85-90
    2.4.3 数字化的逆袭与虚拟社会  90-94
    2.4.4 小结  94
  2.5 现象五:当代城市中“非意象”的建筑现象  94-105
    2.5.1 后现代主义的阵亡  95-98
    2.5.2 “非典型”城市复兴  98-102
    2.5.3 “非意象”城市  102-105
    2.5.4 小结  105
  2.6 “场所精神”理论的语境分析  105-115
    2.6.1 “场所精神”理论的理论逻辑  105-108
    2.6.2 “场所精神”理论的价值取向  108-110
    2.6.3 “场所精神”理论的现实困境  110-114
    2.6.4 小结  114-115
  2.7 “场所精神”的当代语境架构  115-127
    2.7.1 “场所精神”的语境问题  115-118
    2.7.2 为“场所精神”建立开放的理论系统  118-125
    2.7.3 小结  125-127
第3章 “行为背景”理论的引入:“特性”的生态心理学思考  127-145
  3.1 巴克的生态心理学理论  127-131
    3.1.1 生态心理学的引介  127-128
    3.1.2 巴克的生态行为研究和“行为背景”理论对场所研究的意义  128-131
    3.1.3 小结  131
  3.2 “行为背景”在建筑中的再释  131-137
    3.2.1 “行为”与“环境”  131-133
    3.2.2 “行为-环境固定模式”与“同形”  133-134
    3.2.3 “行为背景”  134-137
    3.2.4 小结  137
  3.3 “行为背景”作为“特性”的表现方式  137-145
    3.3.1 “同形”与“认同”  137-139
    3.3.2 “同形”作为“特性”  139-141
    3.3.3 “行为背景”作为“场所”  141
    3.3.4 将“行为背景”作为“特性”表现方式的意义  141-144
    3.3.5 小结  144-145
第4章 基于“行为背景”理论的当代城市“特性”解读  145-213
  4.1 解读一:当代“定居”特点与人-场所相关性  145-157
    4.1.1 场所对象人群的转变——以北京前门大街改造为例  145-149
    4.1.2 群体的“认同”——以旧金山卡斯楚地区为例  149-153
    4.1.3 打破建筑与城市的界限——以芝加哥卢里儿童医院为例  153-157
  4.2 解读二:国际化与全球化  157-169
    4.2.1 建筑“身份”的标识——以柏林北欧国家使馆群为例  157-161
    4.2.2 旅行者的建筑——以精品酒店为例  161-165
    4.2.3 作为商品包装的建筑——以苹果专营店为例  165-169
  4.3 解读三:场所的沦丧与复兴  169-180
    4.3.1 公共空间的复合化——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为例  169-173
    4.3.2 对话传统城市——以尼姆加里艺术中心为例  173-176
    4.3.3 “日常生活”与“场所精神”——以里约热内卢 Pedregulho 住宅为例  176-180
  4.4 解读四:人工场所与虚拟社会  180-189
    4.4.1 景观城市主义——以纽约高架路公园为例  180-185
    4.4.2 媒体与民众参与——以日本“全能住宅改造王”为例  185-189
  4.5 解读五:当代城市中“非意象”的建筑现象  189-199
    4.5.1 作为“事件”的建筑——以“鸟巢”为例  189-192
    4.5.2 表现“事件”的建筑——以 9/11 纪念广场为例  192-195
    4.5.3 从“意象”城市到“意志”城市——以迪拜为例  195-199
  4.6 在当代语境下再论“场所”  199-213
    4.6.1 行为背景——演进中的场所  200-201
    4.6.2 当代城市生活情境的诉求  201-207
    4.6.3 对“场所精神”的再论  207-212
    4.6.4 小结  212-213
第5章 基于“行为背景”理论的设计中的“特性”表达机制  213-266
  5.1 “行为背景”的要素  213-227
    5.1.1 行为要素  213-215
    5.1.2 心理要素  215-217
    5.1.3 精神要素  217-219
    5.1.4 物质要素  219-222
    5.1.5 社会要素  222-224
    5.1.6 要素间的关系  224-227
    5.1.7 小结  227
  5.2 面向“行为背景”的建成环境设计  227-266
    5.2.1 对传统设计方法的批判和继承  227-235
    5.2.2 建成环境的“类型化”与行为背景的组织  235-243
    5.2.3 行为背景的运作模型  243-249
    5.2.4 面向“行为背景”的设计思路  249-255
    5.2.5 建筑实验:面向“行为背景”的特性解读与表达——华山游客中心  255-265
    5.2.6 小结  265-266
第6章 结题  266-270
参考文献  270-277
致谢  277-279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79

相似论文

  1. 旧工业建筑场所重塑研究,TU984.114
  2. 小议“油画创作中陕北题材表现形式的嬗变与发展”,J213
  3. 厦港避风坞工业区改造策略研究,TU984.13
  4. 咸宁地区乡村旅游中聚落建成环境可持续研究,TU982.29
  5. 建成环境的使用后评价研究,TU201
  6. 油画语言的意象表达,J213
  7. 中小学校建成环境评估问卷研究,TU244.2
  8. 当代语境下的英雄书写,I207.42
  9. 中小学校建成环境评估因子研究,G637
  10. 西方现代教堂建筑设计形态探研,TU-86
  11. 科技园的场所精神探析,F276.44
  12. 以现象学为导向的过渡空间研究,TU-024
  13. 北京城墙遗址公园建设研究,TU986
  14. 数字时代下的建筑形式研究,TU-0
  15. 空间阅读与场所精神,G124
  16. 大卫·奇普费尔德的建筑作品与思想,TU-86
  17. 建成环境的地域性表达,TU-0
  18. 从工业废弃地到游憩场所的景观改造与更新,TU986
  19. 全球化语境中的新乡土建筑创作,TU-80
  20.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研究,TU984.13
  21. 儿童居室家具设计要素的研究,TS66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一般性问题 > 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