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研究

作 者: 王旭
导 师: 苏继会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模糊性 中介空间 街道 空间形态 地域 场所精神
分类号: TU984.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426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城市空间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诸如交通、城市“场所意义”丧失等城市问题,从研究中介空间出发,强调城市中介空间的积极意义。 通过对中介空间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分析,归纳其空间特性,研究在商业步行空间中人的行为特征,指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与制约性,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商业步行空间,在功能上集购物、文化、娱乐、休息、历史保护为一体。由于它外部空间采用人的尺度,所以它既能创造富有生气的商业气氛,又可减少在闹市区对汽车的依赖,从而形成积极的商业中介步行空间。在吸收和继承前人的一些理论成果上,重点构建了商业中介步行空间认知的一般框架,进而试图从传统的设计手法、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历史地域保护与开发等几个方面,探讨商业中介步行空间形成的具体方式。以期对商业步行空间的建设包括对旧有空间的改造有一定的设计指导意义,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宜人、富有场所精神的城市商业空间。

全文目录


前言  12-15
  0.1 选题的缘由  12
  0.2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12-13
    0.2.1 研究方法  12-13
    0.2.2 研究目的  13
  0.3 论文框架  13-14
  0.4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的意义  14-15
第一章 步行空间——积极的城市中介空间  15-27
  1.1 中介空间浅析  15-17
    1.1.1 模糊限定的概念  15
    1.1.2 中介现象的普遍性  15
    1.1.3 城市中介空间产生的必然性  15-17
  1.2 中介步行空间功能特征  17-21
    1.2.1 形成积极的场所空间  17-18
      1.2.1.1 场所空间的基本概念  17
      1.2.1.2 空间、环境与场所的基本关系  17-18
      1.2.1.3 城市中介空间的场所形成  18
    1.2.2 整合、丰富城市空间  18-20
      1.2.2.1 协调新旧建筑,整合城市空间  19
      1.2.2.2 丰富城市空间层次  19-20
    1.2.3 社会职能与社会经济效益  20-21
  1.3 城市缺乏积极的中介空间——步行空间  21-23
  1.4 城市步行空间的历史沿革、理论与现实意义  23-27
    1.4.1 城市步行空间的历史沿革  23
    1.4.2 城市步行空间的理论研究  23-25
      1.4.2.1 早期、中世纪时期  23-24
      1.4.2.2 工业革命至上世纪初  24
      1.4.2.3 近现代对于人性复归和对环境价值的重视  24-25
    1.4.3 人性化城市步行空间的现实意义  25-27
第二章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特性、可达性及商业结构  27-36
  2.1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特性  27-28
    2.1.1 多义性  27-28
    2.1.2 场所感  28
    2.1.3 城市职能  28
  2.2 外部交通组织及可达性  28-32
    2.2.1 商业步行空间分类  28-29
      2.2.1.1 邻里型  28
      2.2.1.2 城市区域型  28-29
      2.2.1.3 城市中心型  29
    2.2.2 商业步行空间人流分析  29
    2.2.3 商业步行空间外部交通分析  29-32
    2.2.4 停车场设置  32
  2.3 商业结构  32-36
第三章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设计原则  36-75
  3.1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形态分析  36-45
    3.1.1 商业中介空间形态的限定  36-38
      3.1.1.1 抽象的限定——城市空间的“模糊”性  37
      3.1.1.2 具体的限定——生活空间的“媒介”性  37-38
    3.1.2 商业中介空间形态的流线特征  38-40
      3.1.2.1 流线的力象特征  38
      3.1.2.2 动线空间  38-40
    3.1.3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形态组合  40-41
      3.1.3.1 一线型  40
      3.1.3.2 线面结合型  40
      3.1.3.3 聚合型  40-41
    3.1.4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尺度及比例  41-45
      3.1.4.1 空间尺度  41-43
      3.1.4.2 空间的量度  43-45
  3.2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的界面设计原则  45-54
    3.2.1 商业中介空间界面和城市空间的相互联系  45-47
      3.2.1.1 交通联系  46
      3.2.1.2 空间联系  46-47
      3.2.1.3 人与生态环境的联系  47
    3.2.2 商业建筑中介步行空间界面分析  47-50
      3.2.2.1 营造良好的商业气氛  49
      3.2.2.2 组织人流、(主要为非机动)车流  49-50
      3.2.2.3 提供室外活动的场所  50
    3.2.3 商业建筑中介步行空间界面设计  50-54
      3.2.3.1 建筑入口空间  50-52
      3.2.3.2 建筑临界空间  52
      3.2.3.3 街道过渡空间  52-54
        3.2.3.3.1 街道过渡空间定义  52-53
        3.2.3.3.2 街道过渡空间设计  53-54
  3.3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54-59
    3.3.1 环境小品的意义和作用  54-56
      3.3.1.1 “街具”的含义  54-55
      3.3.1.2 环境小品的实用价值与精神功能  55-56
      3.3.1.3 环境小品在外部环境中的作用  56
    3.3.2 环境小品设计的现实意义  56-57
    3.3.3 环境小品的设计过度平面化倾向与对策  57-59
  3.4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行为特征及以人为本原则  59-68
    3.4.1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中人们的活动方式分析  59-64
      3.4.1.1 步行活动  59-61
      3.4.1.2 休息活动  61-63
      3.4.1.3 停留活动  63-64
    3.4.2 步行空间中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64
    3.4.3 步行空间中不同状态下的消费群体的行为特征  64-66
    3.4.4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的社会性活动  66-68
  3.5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的人文、地域原则  68-75
    3.5.1 旧有空间改造的必要性  68-70
      3.5.1.1 对于城市文脉的重视  68-69
      3.5.1.2 功能的提升  69
      3.5.1.3 环境意识的觉醒  69-70
    3.5.2 商业步行空间的历史延承性  70-71
    3.5.3 地域与人文价值的认知和尊重  71
    3.5.4 地域主义人文价值观的表达  71-72
    3.5.5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的地域与人文特性的体现  72-75
第四章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设计方法  75-106
  4.1 传统的城市商业中介步行空间形态设计方法  75-77
    4.1.1 “过程取向”的设计模式  75
    4.1.2 “目标取向”的设计模式  75-77
  4.2 现代设计方法的趋向与探索  77-79
    4.2.1 预先设计  77
    4.2.2 心象设计  77-79
      4.2.2.1 步行空间设计与人的空间设计  78-79
      4.2.2.2 步行空间设计与设计人的生活  79
  4.3 基于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的设计方法  79-84
    4.3.1 图形——背景分析  79-81
    4.3.2 关联耦合分析  81-83
    4.3.3 城市活力分析  83-84
  4.4 历史区域的保护与改造方法  84
  4.5 小结:旧有空间更新保护的具体运用——上海“新天地”商业中介步行空间  84-106
    4.5.1 石库门——上海近代史上一个独特时代的产物  84-89
      4.5.1.1 里弄文化渊源  84-85
      4.5.1.2 里弄构成方式  85-88
      4.5.1.3 里弄情结  88-89
    4.5.2 “新天地”——从“里弄”更新中产生的商业中介步行空间  89-106
      4.5.2.1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更新改造的功能原则  91-93
        4.5.2.1.1 功能置换是内核  91-92
        4.5.2.1.2 “新天地广场”功能定位及开发理念  92-93
      4.5.2.2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更新改造的空间结构整合  93-98
        4.5.2.2.1 物质元素的重新限定  93
        4.5.2.2.2 空间元素的重新整合  93
        4.5.2.2.3 意象设计  93
        4.5.2.2.4 上述手法具体分析  93-98
      4.5.2.3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更新改造的形式风格整合  98-106
        4.5.2.3.1 旧元素的保护与延续  98-101
        4.5.2.3.2 新旧元素的对比  101-103
        4.5.2.3.3 新旧元素的并置  103-106
第五章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设计成果与评估体系  106-132
  5.1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设计过程的有序化  106-111
    5.1.1 现场调查  106
    5.1.2 资料分析  106-110
    5.1.3 目标建立  110
    5.1.4 设计评价  110
    5.1.5 实施计划  110
    5.1.6 维护与管理  110-111
  5.2 商业中介步行空间设计成果的规范化  111-115
    5.2.1 文字成果  111
    5.2.2 图纸成果  111-115
    5.2.3 成果评价  115
      5.2.3.1 可量度标准  115
      5.2.3.2 不可度量标准  115
  5.3 结束语——问题与对策  115-132

相似论文

  1.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艺术化技术理念研究,TU-86
  2. 旧工业建筑场所重塑研究,TU984.114
  3. 万科模式的居住小区设计研究,TU984.12
  4. 课改区高考语文试题地域特色研究,G633.3
  5. 南京市街道办事处改革趋势研究,D630
  6. 教育对初职地位获得的贡献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G40
  7. 模糊性问题的语境论解释,N02
  8. 基于模型与GIS的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562
  9. 民间糕饼模型艺术初探,TS972.21
  10. 街道办事处内部权力互动研究,D630
  11. 永州纸马艺术研究,J217
  12. 延吉市城市色彩景观研究,TU984
  13. 陕西民间吉祥图案在现代小礼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TS941.2
  14. 材料的地域性因素对建筑的影响,TU-0
  15. 新疆“双语”幼儿园地域特色艺术教育活动的个案研究,G612
  16. 地域文化符号在商业平面广告中的运用,J524.3
  17. 阿尔瓦·阿尔托建筑作品及创作思想研究,TU-86
  18. 高要市蚬岗镇八卦村传统聚落研究,K928.5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农业园环境艺术设计研究,TU986.5
  20. 高铁站点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及景观特色策略研究,TU984.113
  21. 文昌十八行“梳式”聚落的成因及形态特征研究,TU98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工业区规划、商业区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