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环境空气中典型醛类化合物的采样及分析方法研究

作 者: 申晨
导 师: 王正萍
学 校: 南京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醛类 PFPH/GC DNPH/HPLC 采样 检测
分类号: X8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挥发性有机物(VOCs)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针对其中毒性危害大的几种典型醛类化合物,本文建立了采样管采样-气相色谱分析的检测方法。首先,分别研究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测定丙烯醛的方法。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器(GC/ECD)法中,采用五氟苯肼(PFPH)为衍生剂,0.05%甲酸催化衍生反应,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2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3%-8.2%;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法中,采用2,4-二硝基苯肼(DNPH)为衍生剂,1.0%磷酸催化衍生反应,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4.8%-11.9%。设计模拟气体室进行样品采集,自制大气采样管,管内填充涂布衍生剂(PFPH或DNPH)的硅胶颗粒(60-80目)。采集样品过程中,丙烯醛与硅胶表面衍生剂进行反应,样品采集后,溶剂洗脱硅胶,色谱法测定。优化了两种采样管的采样过程:在采集丙烯醛气体时,经GC/ECD分析,PFPH-采样管的衍生剂涂布量为0.4mgPFPH/200mg硅胶、采样速率为300mL/min、采样时间为20-90min(丙烯醛浓度低于0.15mg/m3)或小于60min(丙烯醛浓度高于0.3mg/m3),此时采样效率达到98%以上,该采样管采集样品后,室温下(25℃)可保存至少5天,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9.3%-108.3%;经HPLC/UV分析,DNPH-采样管的衍生剂涂布量为0.3mgDNPH/200mg硅胶、采样速率为800mL/min、采样时间为小于60mmin,此时采样效率达到95%以上,因该法中衍生产物不稳定,采样管采集样品后需立即进行洗脱分析,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78.0%-103.0%。实验结果表明PFPH-采样管采样-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丙烯醛的方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进而将该方法应用于空气中甲醛与苯甲醛的测定分析。该方法对甲醛的检出限为17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8%-2.2%,加标回收率为88.9%-109.1%;对苯甲醛的检出限为35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5%-4.2%,加标回收率为88.6%-109.5%。在模拟气体室中分别注入甲醛、苯甲醛,进一步从衍生剂涂布量、采样时间、采样速率三个方面探究并优化了PFPH-采样管对这两种醛类物质的采样效率。实验选取了交通要道、实验室楼顶、新装修室内以及吸烟室四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分析,三种醛类物质均可被检测到,浓度范围在几个至几十个μg/m3。同时分析了不同污染源、气候及高度下醛类污染物含量的变化规律。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1 绪论  10-21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背景  10-11
  1.2 三种主要的醛类化合物  11-12
    1.2.1 丙烯醛  11
    1.2.2 甲醛  11
    1.2.3 苯甲醛  11-12
    1.2.4 三种醛类化合物的来源  12
  1.3 研究进展  12-19
    1.3.1 丙烯醛的研究进展  12-16
    1.3.2 甲醛的研究进展  16-18
    1.3.3 苯甲醛的研究进展  18-19
  1.4 总结  19-20
  1.5 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20-21
2 两种色谱法测定丙烯醛及采样方法的研究  21-43
  2.1 衍生化反应原理  21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21-22
  2.3 实验部分  22-27
    2.3.1 气相色谱法测定丙烯醛  22-23
    2.3.2 液相色谱法测定丙烯醛  23-24
    2.3.3 丙烯醛气样采集  24-27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7-42
    2.4.1 气相色谱法  27-31
    2.4.2 液相色谱法  31-35
    2.4.3 二种方法的结果比较  35
    2.4.4 采样管性能评价  35-42
  2.5 本章小结  42-43
3.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醛、苯甲醛  43-57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43-44
  3.2 实验部分  44-45
    3.2.1 气相色谱条件优化  44
    3.2.2 甲酸催化研究  44
    3.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44
    3.2.4 采样分析  44-45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55
    3.3.1 气相色谱条件优化  45-46
    3.3.2 甲酸催化作用  46-47
    3.3.3 标准曲线  47-50
    3.3.4 采样管的分析评价  50-55
  3.5 本章小结  55-57
4. 环境空气实际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57-67
  4.1 确定采样点  57-58
  4.2 现场采样步骤  58-59
  4.3 结果与分析  59-65
  4.4 本章小结  65-67
结论  67-68
致谢  68-69
参考文献  69-78
附录  78

相似论文

  1. 基于DSP的离焦信号同步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TH741
  2. 光纤陀螺信号处理线路FPGA实现,V241.5
  3. 路面平整度检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和定位技术研究,U416.2
  4. 基于SVM的高速公路路面浅层病害的自动检测算法研究,U418.6
  5. 图像拼接技术研究,TP391.41
  6. 基于人眼检测的驾驶员疲劳状态识别技术,TP391.41
  7. 双传感器图像联合目标检测及系统实现研究,TP391.41
  8. 舌图像中瘀斑瘀点检测技术研究,TP391.41
  9. 多币种纸币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TP391.41
  10. 基于嵌入式图像处理单元的运动目标跟踪系统研究,TP391.41
  11. 基于主动方式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研究,TP393.08
  12. 面向嵌入式超声检测系统的图形接口设计与应用,TP274.53
  13. 移动机器人视觉检测和跟踪研究,TP242.62
  14. 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甲烷浓度检测仪,TP216
  15. 基于ARM的TFT-LCD面板检测设备软件的研究,TN873.93
  16. 拟南芥胱硫醚-γ-合成酶(D-AtCG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血清制备,Q943.2
  17.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G712.3
  18. 一种老年人移动健康监护系统的研究,TN929.5
  19. 基于地理位置的WSNs路由算法研究与改进,TN929.5
  20. 基于随机森林的植物抗性基因识别方法研究,Q943
  21.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鼻咽癌与胃癌检测方法研究,R739.6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 环境监测 > 大气监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