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评价及策略研究

作 者: 高翔
导 师: 王汉斌
学 校: 太原理工大学
专 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煤矿应急管理 脆弱性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灰色系统 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分类号: X9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煤炭产量一直雄踞全球第一。但伴随着煤炭产业的高速发展,长期以来煤炭行业突发事件接连不断,这严重制约了煤炭行业的发展。尽管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煤矿安全,制定了相应地的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措施,但煤炭安全形势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好转。所有这一切,与对矿难发生、发展以及演变的机理了解还不完全,缺乏相应地应急管理理念与技术方法以及应急管理体系不科学不健全都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煤矿在其运行过程中,所有相关状态都是动态的、开放的,来自各方面的安全干扰和侵袭无法避免,只有及时发现危险源和脆弱性,才能实施有效控制,因此需要研究一套适合于煤矿应急管理的脆弱性因素辨识和评价方法,并提出一些更具适应性的提升煤矿应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所以开展针对煤矿的应急管理研究将对改善我国煤矿安全具有非常实际的现实意义。论文通过现场调研和广泛的资料收集,总结出煤矿应急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的内涵中分析了进行脆弱性评价的目的和意义,为了确定影响应急管理脆弱性的主要因素,运用辨识脆弱性因素的方法,根据相应的脆弱性辨识过程,对影响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的所有可能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影响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的四大类因素,即人员因素、物资因素、环境环境和管理因素,并对各个影响因素做了详细分析。根据确定评价指标的相关原则及方法,将脆弱性评价的一级指标体系分为人员脆弱性、物资脆弱性和环境脆弱性,其中二级评价指标共有9个,三级评价指标共有24个。然后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由于灰色系统的差异信息原理、解的非唯一性原理比较适合于解决评价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切、不完全的灰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评价的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通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专家打分求得评价矩阵、确定评价灰类、求得灰色评价系数、求得灰色评价向量和进行综合评价这一系列过程,根据最大权原则来确定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所属的灰类,从而得出综合脆弱性所属的层次。根据同样的原则,可以得到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所对应的具体应急管理脆弱性的等级,最后得出综合脆弱性指数,根据脆弱性指数和事件严重程度的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关系确定相应的突发事件严重程度。为了验证评价模型的实用性,以山西大宁煤矿为例。运用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评价的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可得煤矿的综合脆弱性指数VR为0.2008,据此可知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为“较低”,即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根据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得出该矿区有发生重伤事故的风险。通过评价,识别和发现应急管理中的问题和隐患,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最后,针对煤矿应急管理的主要问题和现状总结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论文对应急管理的研究从传统的以事中应急响应和救援为重点转变为以科学的应急准备和事前防灾减灾为核心的模式上,把事前应急准备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变被动应急为主动应急,把减灾的重心转移到脆弱性辨识及控制上面。通过科学的构建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理论运用到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评价问题上,为相关部门进行脆弱性评价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参考。对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进行多层次灰色综合模型评价,有利于全面掌握煤矿应急管理能力,提高了决策的准确度,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更具实用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1 绪论  11-23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3
    1.1.1 研究背景  11-12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3
  1.2 国内外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13-20
    1.2.1 国外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13-16
    1.2.2 国内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16-19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9-20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0-22
    1.3.1 研究的内容  20-21
    1.3.2 研究的思路  21
    1.3.3 研究的方法  21-22
    1.3.4 研究的创新点  22
  1.4 本章小结  22-23
2 相关理论  23-35
  2.1 事故致因理论和系统安全  23-24
    2.1.1 事故致因理论  23
    2.1.2 系统安全  23-24
  2.2 风险的基本理论  24-26
  2.3 突发事件基本理论  26-27
    2.3.1 突发事件的概念  26
    2.3.2 煤矿系统突发事件分类  26-27
  2.4 应急管理基本理论  27-29
    2.4.1 应急管理的定义  27
    2.4.2 应急管理的阶段  27-28
    2.4.3 应急管理系统  28-29
  2.5 脆弱性基本理论  29-33
    2.5.1 脆弱性及其评价  29-31
    2.5.2 脆弱性分类构成  31-33
  2.6 本章小结  33-35
3 我国煤矿应急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35-41
  3.1 我国煤矿应急管理发展现状  35-36
    3.1.1 应急预案管理发展现状  35
    3.1.2 应急救援技术发展现状  35-36
    3.1.3 决策辅助及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36
  3.2 煤矿事故概况及问题分析  36-39
  3.3 本章小结  39-41
4 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分析  41-47
  4.1 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的内涵  41-42
  4.2 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的影响因素辨识  42-43
    4.2.1 脆弱性因素辨识方法  42
    4.2.2 脆弱性因素辨识过程  42-43
  4.3 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43-46
    4.3.1 环境因素  44-45
    4.3.2 物质因素  45
    4.3.3 人员因素  45
    4.3.4 管理因素  45-46
  4.4 本章小结  46-47
5 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及评价模型构建  47-59
  5.1 确立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7-52
    5.1.1 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47-48
    5.1.2 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内容分析  48-52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2-53
  5.3 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53-58
    5.3.1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53-54
    5.3.2 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评价模型  54-57
    5.3.3 评价结果比较基准  57-58
  5.4 本章小结  58-59
6 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评价应用实例分析  59-71
  6.1 山西大宁煤矿简介  59-60
  6.2 山西大宁煤矿应急管理脆弱性评价  60-68
    6.2.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60-64
    6.2.2 专家打分求得评价矩阵  64
    6.2.3 确定评价灰类  64-65
    6.2.4 求灰色评价系数  65-66
    6.2.5 求得灰色评价向量  66-67
    6.2.6 进行综合评价  67-68
  6.3 评价结果分析  68-69
  6.4 本章小结  69-71
7 提升煤矿应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71-75
  7.1 人员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71-72
  7.2 环境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72
  7.3 物资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72-73
  7.4 本章小结  73-75
8 结论与展望  75-77
参考文献  77-81
致谢  81-83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3-85
附录  85-89

相似论文

  1. 基于GIS的保山市土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X826
  2. 雪茄外包皮烟关键栽培技术研究,S572
  3. 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及应用研究,F205;F224
  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高校教师评价研究,G645.1
  5. 神州数码营销渠道绩效评价研究,F426.6
  6. 河南省粮食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的研究,F326.11
  7. 住房需求的理论研究及青岛市住房需求的实证,F293.3
  8. 江门不锈钢产业优化与发展模式研究,F224
  9. 南平林分物种多样性分析评价研究,S718.5
  10.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实证研究,F273.1
  11. 新疆和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X171
  12. 灰色系统理论在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投资决策中的应用,F426.4
  13. 室内装修后空气中甲醛污染检测、分析与控制,X831
  14. 基于灰理论的代数加密算法的研究与实现,TP393.08
  15.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土地利用分析研究,P208
  16. 吐鲁番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与对策研究,X820.2
  17. 城镇化进程下的泽库县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与评价,X826
  18. 单桩竖向承载性状的实测与建模分析,TU473.11
  19. 岷江上游藏区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F224
  20. 滇中阳宗海流域岩溶地下水系统及其脆弱性评价,P641
  21.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算法研究,P228.4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安全科学 > 安全工程 > 矿山安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