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系列闭合型金属碳硼烷夹心配合物电子结构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研究

作 者: 邹海艳
导 师: 仇永清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物理化学
关键词: Fe(II)碳硼烷 Re碳硼烷 夹心配合物 DFT 二阶NLO性质
分类号: O64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金属碳硼烷是指C原子、B原子、H原子和金属原子之间以各种方式结合的一类无机聚多面体原子簇。其中一种很典型的结合方式就是形成二茂铁结构的夹心配合物。由于金属碳硼烷配合物具有刚性的笼状结构、疏水性及高度电子离域性所带来的化学及热力学的稳定性,因此它们引起了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已有很多实验和理论方面关于金属碳硼烷的研究报导,近些年来,研究发现金属碳硼烷也是潜在的非线性光学(NLO)材料,表现出良好的NLO性质,而且具有相对较好的光学透明性。本文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并结合有限场方法对含Fe(Ⅱ)和Re金属碳硼烷的NLO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CAM-B3LYP方法对系列7,10,12顶点Fe(Ⅱ)碳硼烷与1,2,4,5-Me4C6H2(dur1),1,2,3,4-Me4C5H(dur2)形成的夹心配合物的NLO性质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Fe(Ⅱ)碳硼烷的顶点数和硝基的取代位置影响分子的几何构型,从而影响分子的NLO性质;Fe(Ⅱ)碳硼烷夹心配合物的偶极矩与极化率随碳硼烷的顶点数增加而增大;10顶点Fe(Ⅱ)碳硼烷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差较小,其第一超极化率tot值大于12及7顶点Fe(Ⅱ)碳硼烷分子;硝基与Fe(Ⅱ)处于对位时,其tot值大于未取代分子;硝基与Fe(Ⅱ)处于邻位时, tot值较未取代分子小;在此类Fe(Ⅱ)碳硼烷夹心配合物中,碳硼烷既可以作电子给体,也可以作电子受体。(2)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三个系列具有3/4条腿钢琴凳形状的12顶点Re碳硼烷夹心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其中3/4条腿钢琴凳指的是(-Re(CO)3or-Re(CO)3I)基团)。自然键轨道分析表明向分子中引入碘原子改变了Re离子与碳硼笼和3/4条腿钢琴凳之间的成键形式。第一和第三个系列的氧化还原转换的NLO性质的变化是不同的:其中比较显著的是配合物231e的总βtot值的变化大约是它的母体配合物3的20倍。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解释了造成氧化还原转换的二阶NLO性质的原因。3系列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图和电子密度差图展示了碘原子、Re离子及碳硼笼之间的相互作用在3系列分子氧化还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目录  7-8
第一章 前言  8-16
  1.1 硼烷、碳硼烷及金属碳硼烷简介  8-9
  1.2 非线性光学的原理与材料进展  9-11
    1.2.1 非线性光学原理  9
    1.2.2 非线性光学材料进展  9-11
  1.3 硼烷类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11-14
    1.3.1 碳硼烷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11
    1.3.2 金属碳硼烷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11-14
  1.4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原理  14
    1.4.1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14
    1.4.2 自然键轨道(NBO)计算  14
  1.5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4-16
第二章 7,10,12 顶点铁(Ⅱ)碳硼烷夹心配合物 NLO 性质的 DFT 研究  16-24
  2.1 引言  16
  2.2 计算模型和方法  16-17
  2.3 结果和讨论  17-23
    2.3.1 分子的几何构型  17-18
    2.3.2 分子的偶极矩和极化率  18-20
    2.3.3 分子的二阶 NLO 系数  20-21
    2.3.4 TD-DFT 计算  21-23
  2.4 结论  23-24
第三章 12 顶点铼碳硼烷夹心配合物电子结构及二阶 NLO 性质的理论研究  24-41
  3.1 引言  24-25
  3.2 计算模型与方法  25
  3.3 结果与讨论  25-39
    3.3.1 几何结构  25-29
    3.3.2 自然键轨道计算  29-35
    3.3.3 1 和 3 系列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  35-39
  3.4 结论  39-41
参考文献  41-47
致谢  47-48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48

相似论文

  1. 基于TS101的DFT输出子集算法研究及软件实现,TN911.72
  2. 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电子光谱和氧化还原性质的理论研究,O627
  3. Pt基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TM911.4
  4. CeO2基催化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O469
  5. WnC0,±(n=1-6)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O641.1
  6. (OsnN)0, ±(n=1-6)团簇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O641.1
  7. 芴—噻吩共轭低聚物光物理性质及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O633.5
  8. 多金属钒酸盐电子结构及氧化还原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O641.1
  9. 杂环酞菁和杂环萘酞菁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DFT研究,O641.4
  10. 三联吡啶型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研究,O626.1
  11. 电网电能质量控制装置的研究与设计,TM76
  12. 智能控制的电力核相技术研究,TP368.1
  13.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信号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TN911.7
  14. TS-1分子筛的结构及吸附性能的理论研究,TQ424.25
  15. 基于一阶矩的DFT的FPGA实现,TN911.72
  16. 光栅莫尔条纹CCD细分技术研究,TP212
  17. 通过确定初始电离位点来预测吲哚类生物碱的质谱特征裂解规律,O657.63
  18. CO在高催化活性催化剂Cu-CeO_2(111)表面吸附与氧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O469
  19.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金团簇和有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O561
  20. 基于DFT的矢量地理空间数据数字水印技术研究,TP309.7
  21. 未知电路板检测机理和方法研究,TN710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结构化学 > 络合物化学(配位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