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情景预测

作 者: 刘葛巍
导 师: 张颖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集约利用评价 情景预测 四平市
分类号: F30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侧重于城市土地、农用地的研究,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研究薄弱,且深度和广度均有不足,探讨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现实问题,从理论上引导农村居民点用地由粗放的利用模式向集约的方向转变,在丰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内容的同时,也完善了该研究的理论体系。本文吸取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先进经验,以土地稀缺理论、土地报酬规律理论、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城乡一体化理论为基础,针对我国现阶段农村居民点的实际特征,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应用情景分析法预测未来农村居民点用地在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的集约利用程度,并提出改善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以四平市为例,从四平市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出发,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3个项目层,选取8个评价指标。对于指标权重的确定选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计算出综合评价值。对2009年四平市6个县进行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对其影响显著的因素设置三种不同的情景,基准情景、发展优先情景和适度发展情景。预测2015年及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经计算2009年四平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最高的是铁西区,最低的是公主岭市。在基准情景下,四平市各县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高,除了铁西区、伊通县在2015年、2020年集约程度是提高的外,其余县区的集约程度是降低的。论文框架由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技术路线和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对农村居民点及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进行概念确定,研究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所依据的相关理论,增强了文章的指向性和针对性。第三部分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首先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征,目前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集约利用的必要性,最后得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主要是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介绍构建评价指标的原则、指标选取范围及选取方法,从而构建指标体系,确定权重,集约利用综合值的求取。第五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情景预测。采用情景分析法,设置三种情景来预测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第六部分是文章的实证研究,对四平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并应用情景分析法预测未来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第七部分是结论部分及政策建议的提出。

全文目录


摘要  10-12
ABSTRACT  12-14
1 绪论  14-24
  1.1 研究背景  14-15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7
    1.2.1 研究目的  15
    1.2.2 研究意义  15-17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21
    1.3.1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  17-18
    1.3.2 农村居民点的研究  18-19
    1.3.3 情景分析法的研究  19-21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23
    1.4.1 研究内容  21
    1.4.2 研究方法  21-23
  1.5 研究技术路线  23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3-24
    1.6.1 可能的创新  23
    1.6.2 存在的不足  23-24
2 研究理论依据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24-32
  2.1 基本概念  24-28
    2.1.1 居民点的概念以及类型  24
    2.1.2 居民点的产生  24
    2.1.3 农村居民点  24-26
    2.1.4 农村居民点规模  26
    2.1.5 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  26-27
    2.1.6 情景分析法  27
    2.1.7 基准情景  27
    2.1.8 发展优先情景  27-28
    2.1.9 适度发展情景  28
  2.2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所依据的理论  28-32
    2.2.1 土地稀缺理论  28
    2.2.2 区位理论  28-29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9-30
    2.2.4 土地报酬规律理论  30
    2.2.5 城乡一体化理论  30-32
3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  32-40
  3.1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征  32-33
    3.1.1 区域性特征  32
    3.1.2 动态性特征  32-33
    3.1.3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特征  33
  3.2 农村居民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必要性分析  33-36
    3.2.1 农村居民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3-35
    3.2.2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  35-36
  3.3 影响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因素分析  36-40
    3.3.1 人口因素  36
    3.3.2 经济因素  36-37
    3.3.3 科技因素  37
    3.3.4 制度与规划因素  37-38
    3.3.5 自然、生态因素  38-40
4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构建  40-46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40-41
    4.1.1 区域性和针对性原则  40
    4.1.2 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兼顾原则  40
    4.1.3 指标的全面性和典型性原则  40
    4.1.4 数据的一致性原则  40
    4.1.5 可比、可量化、可行性原则  40
    4.1.6 前瞻性和指导性原则  40-41
  4.2 评价指标选取的范围与方法  41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范围  41
    4.2.2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41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42
  4.4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  42-46
    4.4.1 指标标准化处理  43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45
    4.4.3 集约度综合指标值的确定  45-46
5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情景预测设置  46-52
  5.1 情景分析法概述  46-49
    5.1.1 情景的类型  46
    5.1.2 情景分析法的特点  46-47
    5.1.3 情景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47-49
  5.2 运用情景分析法预测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程度  49-52
    5.2.1 情景主题和关键事件的确定  49
    5.2.2 三种情景设置  49-52
6 实证研究—以四平市为例  52-80
  6.1 四平市概况  52-58
    6.1.1 四平市农村居民点数量与分布  54-55
    6.1.2 农村居民点面积  55-57
    6.1.3 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  57-58
  6.2 2000-2009年四平市农村居民点规模变化情况  58-59
    6.2.1 2000-2009年农村居民点变化情况  58-59
    6.2.2 2000-2009年人均农村居民点变化情况  59
  6.3 2009年四平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  59-64
    6.3.1 确定权重  59-60
    6.3.2 指标标准化处理  60-62
    6.3.3 综合值的求取  62-63
    6.3.4 评价结果分析  63-64
  6.4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情景预测  64-80
    6.4.1 情景一:基准情景预测  68-70
    6.4.2 情景二:发展优先情景预测  70-72
    6.4.3 情景三:适度发展情景预测  72-74
    6.4.4 情景分析对比  74-80
7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0-88
  7.1 研究结论  80-81
  7.2 农村居民点整理难点  81
  7.3 政策建议  81-85
  7.4 讨论  85-88
参考文献  88-92
致谢  92

相似论文

  1. 湖北省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综合研究,F426.2
  2. 岳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F301
  3. 望城区格塘镇农民集中安置模式创新研究,F301.3
  4.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F301
  5.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F301
  6.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模式研究,F301
  7. 怀化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F301
  8.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F301
  9.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F301
  10. 诸城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及其整理潜力分析,F301.2
  11.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F224
  12. 福建省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及区域变异规律研究,F301.2
  13. 基于GIS技术的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F301
  14. 日照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及集约节约利用潜力研究,F301.2
  15. 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F293.2
  16. 重庆主城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F293.2
  17. 农村居民点用地与住房建设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TU982.29
  18.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研究,TU982.29
  19.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F301
  20. 县域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F301
  21. 靖安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适宜性研究,P208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土地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