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中的主人公人物形象分析

作 者: 李惠贤
导 师: 段晓英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物质主义者 精神空虚 个性丢失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描写刚劲有力,栩栩如生而且以机智幽默创造新型性格的才能”出自辛克莱·刘易斯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评语。虽然美国国内外的文学评论家对他的作品褒贬不一,但对于美国文学来说,刘易斯的获奖标志着这个新兴国家的文学步入了世界文坛神圣的殿堂。辛克莱·刘易斯的成功力作《巴比特》作为他的诺贝尔获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巴比特这一活生生的市侩形象,通过描写主人公巴比特力图摆脱盲从却又无法成功的故事,借以批判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社会。小说中巴比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物质主义者,追求金钱,结交权贵,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手段,精神又极度空虚,虽然曾经试图最求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摆脱社会对他所作的束缚,但最终又以失败告终,丢失了个性。本文旨在结合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和阿希的群体理论对巴比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第一章,巴比特是一个物质主义者。从场景的描述,对待教育的观点和商业道德的缺失可以揭露出他的物质主义价值观。除了结交权贵,他的宗教信仰和政治观点可也以深刻的揭露出他对社会地位的野心。第二章,分析了巴比特是一个精神空虚的受害者。他的痛苦主要表现在社会的标准化与对自由的渴望的冲突之间和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之间。标准化的生活与标准化的思维方式使他痛苦不堪,同时对自由的渴求而又不得更加剧了他的痛苦,只能通过抽烟,酗酒和暴饮暴食来抒发他的不满。同时,结合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分析了他的“梦中仙女”在现实中存在的不可能性,更加剧了他的精神空虚。第三章,巴比特是一个丢失了个性的人。本章主要分析了丢失个性的原因,结合阿希的群体理论,指出来自于社会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使得他不堪重负,不得不向残忍的现实低头。社会中的谣言,家庭和朋友等等的压力,再加上对妻子的内疚,绝望以及缺乏反抗的勇气使得他不得不屈服,放弃了自己的个性。结论部分指出了本次研究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在于:巴比特身上暴露出的问题仍然存在于我们当代人和当今社会中。虽然人们如今变得更加自由了,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变得越来越陌生了。此外,发生在巴比特身上的“中年危机”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次研究可以帮读者反思这些社会问题,避免重演巴比特的社会悲剧。

全文目录


Abstract  5-7
摘要  7-10
Introduction  10-19
  A.Lewis’s Life and His Babbitt  10-13
  B.Th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13-17
  C.Theory Review  17-19
Chapter ⅠBabbitt: A Pursuer of Materialism  19-34
  A.An Individual with Materialistic Value  19-28
  B.An Individual with Social Ambition  28-34
Chapter ⅡBabbitt: A Sufferer of Spiritual Vacuum  34-47
  A.Torment between Standardization and Freedom  34-43
  B.Agitation between Dream and Reality  43-47
Chapter ⅢBabbitt: A Forfeiter of Individuality  47-58
  A.Surrendering to the Community Pressure  47-54
  B.Resignation to Psychological Pressure  54-58
Conclusion  58-61
Notes  61-66
Bibliography  66-69
Acknowledgements  69

相似论文

  1. 从尼采的虚无主义角度解读霍尔顿的“迷失”,I712
  2. 网络群体无聊问题研究,C912.6
  3. 自我放纵中的自我追寻,I712.074
  4. 令人窒息的精神荒原——论《青草在歌唱》,I561.074
  5. 艾略特诗歌中的都市及漫游者,I561
  6. 走出创伤,I712.074
  7. 《最蓝的眼睛》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I712.074
  8. 经历·记忆·叙述,I712.074
  9. 论后现代历史书写的不可能性:《天秤星座》中的叙事,I712.074
  10. 不确定性和元小说:《马赛克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研究,I712.074
  11. 荒谬与反抗:对《在路上》的哲学解读,I712.074
  12. 《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存在主义解读,I712.074
  13.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I712.074
  14. 斯坦贝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I712.074
  15.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不确定性,I712.074
  16. 解读《宠儿》中的颜色象征,I712.074
  17. 《我的安东尼亚》的叙事艺术,I712.074
  18. 女性主义视角下《恩惠》的主题解读,I712.074
  19. 《自动钢琴》和《时震》中的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研究,I712.074
  20. 杰克·伦敦作品中的意象分析,I712.074
  21. 福克纳主要作品中的父子关系研究,I712.07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