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福建世界级自然型旅游景区客流时空特性比较研究

作 者: 佘赛芬
导 师: 骆培聪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客流 时空特性 自然型旅游景区 武夷山 太姥山 泰宁金湖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福建省武夷山太姥山、泰宁金湖作为世界级旅游景区,游客人数增长迅速,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开展它们的客流时空分布特性的比较研究对各景区旅游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大量数据获取的基础上,借助统计分析工具,采用年度变动指数、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季节变动指数、季节性强度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客源吸引半径模型和旅游气候舒适度模型等方法,对武夷山、太姥山、泰宁金湖三个景区的客流时空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2004—2011年三个景区的年游客数量总体上呈递增趋势,武夷山景区年游客接待量最大,年均增长幅度最高,太姥山景区客流年际变动最小,泰宁金湖景区年际变动幅度最大;武夷山景区客流年内变化最小,变化曲线呈“三峰三谷”型,太姥山为“两高峰、三次谷、一低谷”,泰宁金湖景区则为不规则的双峰型,且客流年内变化最大;三景区黄金周游客接待量逐年增长,周内变化明显,第二天到第四天是客流高峰期。②三个景区与福建省的国内游客主要市场基本一致,主要为省内和临近东部沿海省市;武夷山国内客源市场分布广泛均匀,太姥山和泰宁金湖客源市场集中程度较大,省内游客比重大;三个景区旅游客流空间使用曲线基本上属于Maxwell-Boltzman型;三个景区中武夷山的国内客源吸引半径最大,吸引范围最大,吸引力最强,太姥山和泰宁金湖吸引范围相对较小;近年来武夷山客源市场集中度有所降低,吸引半径逐渐扩大,而泰宁金湖的市场集中性有稍微加强、吸引半径有略微减小的不稳定趋势。本文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三个风景区客流时空分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相应的提出风景区开发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5
中文文摘  5-8
目录  8-11
绪论  11-19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2
    1.1 研究背景  11
    1.2 研究意义  11-12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6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4
    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4-16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18
    3.1 研究内容  16-17
    3.2 研究方法  17-18
  4 数据来源  18-19
第一章 研究对象概况  19-27
  1.1 世界“双遗产”武夷山  19-20
    1.1.1 旅游景区发展基础  19-20
    1.1.2 旅游业发展概况  20
  1.2 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  20-22
    1.2.1 旅游景区发展基础  21-22
    1.2.2 旅游业发展概况  22
  1.3 世界自然遗产和地质公园泰宁金湖  22-24
    1.3.1 旅游景区发展基础  22-23
    1.3.2 旅游业发展概况  23-24
  1.4 景区基本特征比较  24-27
第二章 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性比较研究  27-37
  2.1 武夷山、太姥山、泰宁金湖旅游客流年际变化分析  27-32
    2.1.1 武夷山、太姥山、泰宁金湖客流量年际变化  27-29
    2.1.2 年度变动指数  29-31
    2.1.3 年际变化强度指数  31-32
  2.2 武夷山、太姥山、泰宁金湖旅游客流年内季节变化分析  32-35
    2.2.1 旅游季节性  32
    2.2.2 季节变动指数  32-34
    2.2.3 季节性强度指数  34-35
  2.3 武夷山、太姥山、泰宁金湖黄金周客流变化分析  35-37
    2.3.1 黄金周客流量年际变化  35-36
    2.3.2 黄金周内客流量变化  36-37
第三章 旅游客流空间特性比较研究  37-47
  3.1 武夷山、太姥山、泰宁金湖国内客源地空间分布  37-41
    3.1.1 武夷山、太姥山、泰宁金湖国内客源空间分布结构  37-40
    3.1.2 太姥山和泰宁金湖省内客源地空间分布  40-41
  3.2 旅游客流空间使用曲线  41-42
  3.3 客源吸引半径  42-44
  3.4 武夷山和泰宁金湖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演变  44-47
    3.4.1 客源吸引力变化分析  44-45
    3.4.2 客源市场集中度变化分析  45-47
第四章 客流时空分布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47-57
  4.1 宏观因素  47-48
    4.1.1 政治环境因素  47
    4.1.2 济环境因素  47-48
    4.1.3 社会因素  48
  4.2 中观因素  48-53
    4.2.1 气候因素  48-50
    4.2.2 景区知名度  50-51
    4.2.3 对外交通条件  51-52
    4.2.4 旅游产品结构多元化  52-53
    4.2.5 旅游管理制度及管理水平  53
  4.3 微观因素  53-57
    4.3.1 旅游价格水平因素  53-54
    4.3.2 景区旅游投资变化情况  54
    4.3.3 旅游业的服务水平  54-55
    4.3.4 景区营销对客流的影响  55-57
第五章 风景区开发建议  57-61
  5.1 强调开发与保护并重  57
  5.2 充分挖掘地域自然和文化特色,丰富景区旅游产品结构  57-58
  5.3 加大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58
  5.4 合理化解季节性客流量差异  58-59
  5.5 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及从业者服务水平  59
  5.6 加大景区的宣传力度  59-61
第六章 结论  61-65
参考文献  65-71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71-73
致谢  73-75
个人简历  75-76

相似论文

  1.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动态研究,S153.6
  2. 基于GPS/GIS的城市公交信息管理系统,TP311.52
  3. 武夷山茶文化研究,TS971
  4. 旅游度假地度假氛围研究,F592.7
  5. 群控电梯客流密度实时识别技术研究,TP391.41
  6. 武夷山生态公园典型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数量特征研究,S718.54
  7.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际高速铁路客流成长分析模型研究,U293.13
  8. 数据挖掘技术在世博客流与社交媒体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TP311.13
  9. UGM-Markov模型在轨交票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U293.13;U239.5
  10. 基于非集计模型的常规公交—拟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转移研究,U12
  11. 武夷山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研究,U491.1
  12. 城市客运枢纽客流集散问题研究,U115
  13. 区域城际铁路换乘问题的研究,U239.5
  14. 轨道交通枢纽个体乘客流线组织研究,U293.1
  15. 武夷山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研究,F326.12
  16. 世界遗产地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资源价值评估,X26
  17.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研究,P942
  18. 基于GIS的武夷山区植被分布与环境梯度关系分析,Q948
  19. 福建武夷山区生物多样性生态补偿研究,X176
  20. 基于IC卡数据和公交车GPS信息的公交OD矩阵推算,U491.17
  21.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客流预测及规模确定方法研究,U239.5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