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五要素对公司财务舞弊影响的实证研究

作 者: 姚丁菱
导 师: 张力上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财务管理
关键词: 内部控制五要素 财务舞弊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舞弊三角理论
分类号: F2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9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内部控制作为任何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关键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各界关注。现代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两权分离也使更多群体对企业内部控制寄予厚望,希望通过优化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来抑制财务舞弊行为,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外频频发生的财务舞弊和造假事件为背景,以我国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的纷纷出台为契机,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相关领域研究中尚存的一些不足,围绕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五大要素对财务舞弊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探索,以期丰富和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现有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1)我国直到2010年4月才颁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三个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导致现阶段国内学者较少以我国新出台法规中所提出的内部控制评价框架为依据,对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舞弊内在关系进行研究。(2)现有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不够完善、指标相对较少,导致指标体系不能充分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此外,评价标准的制定存在一定随意性,缺乏充分论证,导致评价标准的客观合理性难以保证。本文为弥补现有研究不足,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舞弊三角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六大研究假设,设计出41个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将框架式评价方法作为内部控制具体评价方法,并综合使用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再以事先制定的各项评价标准为基础,对115家舞弊上市公司和115家对比非舞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各项指标分别评分。通过描述性统计、对比检验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研究结果出发,综合舞弊三角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相应内部控制改进措施。本文具体框架如下: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首先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其次,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提出本文的贡献与不足。第二章,国内外文献综述。首先,对国外内部控制研究方向和内部控制与公司舞弊相关性进行回顾与梳理;其次,对国内公司内部控制与财务舞弊相关性,以及内部控制评价进行综述。第三章,内部控制评价、财务舞弊及相关性分析。本章首先对内部控制评价进行分析,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考虑到研究的适用性和可移植性,选择框架式评价方法对公司内部控制实施评价,在处理数据和评价打分过程中,综合使用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其次,对财务舞弊的定义、种类和动因进行分析,选择舞弊三角理论作为本文财务动因研究的基础理论。最后,对公司内部控制与财务舞弊相关性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四章,内部控制对财务舞弊影响研究设计。首先,提出六大研究假设:(1)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可能性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负相关,内部控制整体质量越高,公司财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越小。(2)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可能性与公司内部控制环境负相关,内部控制控制环境越差公司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大。(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可能性与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准确性和及时性负相关。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越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公司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大。(4)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可能性与内部控制活动负相关。内部控制控制活动越全面、越有效、越有针对性,公司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小(5)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可能性与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及时性和准确性负相关。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越及时、准确,公司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小。(6)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可能性与内部监督质量负相关。内部监督质量越差,公司舞弊的可能性越大。其次,确定数据来源和研究样本;然后,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分标准的制定。最终的评价指标是在对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取舍、优化和增补后确立的。在评分标准制定方面,本文均以CSMAR数据库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和已有研究为基础确定。最后,选取研究变量并构建两个Logistic模型,分别研究内部控制五大要素和内部控制整体对财务舞弊的影响程度。第五章,内部控制对财务舞弊影响实证分析。首先,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对比检验分析;其次,分别对内部控制五要素和内部控制整体与财务舞弊的关系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建议。首先,提出本文最终研究结论;其次,结合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描述性统计、对比检验分析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舞弊公司与非舞弊公司在内部控制整体和五大要素之间确实存在差异,非舞弊公司的内部控制整体和五大要素质量均高于舞弊公司。除内部监督要素质量差异不显著外,两组公司在内部控制整体和其他四大要素方面的差异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2)内部控制五要素对财务舞弊的影响程度分为三类: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以及信息与沟通要素对财务舞弊发生可能性的影响在1%的水平下显著。分别证实了假设二、假设三和假设五。②控制活动对财务舞弊的影响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上市公司的控制活动越全面、越有效,公司发生财务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越小,证实了假设四的正确性。③内部监督要素对财务舞弊的影响并不显著,假设六未得到证实。(3)内部控制整体对财务舞弊行为发生可能性的影响在1%的水平下显著。内部控制整体质量越高,财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证实了假设一的正确性。(4)舞弊公司往往具有更高的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更大,非舞弊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5%的水平下显著低于舞弊公司,但资产负责率差异对财务舞弊的影响并不显著。非舞弊公司通常总资产净利润率更高,盈利能力更强,其总资产净利润率在1%的水平下显著高于舞弊公司,但对财务舞弊的影响同样不显著。由于样本公司选取规则的原因导致两组公司总资产规模差异很小对财务舞弊的影响也不显著。本文最后以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这四个对财务舞弊影响显著的要素入手,结合舞弊三角理论中提出的舞弊动机和内部控制各大要素中的关键控制点,提出如下建议:(1)上市公司应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公司治理结构两方面完善内部控制环境,让财务舞弊无“机”可乘。(2)上市公司应注重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防范和应对策略,引入风险预警和紧急事项应急处理机制,让财务舞弊无“压”可迫。(3)上市公司应提升控制活动的执行效率与效果,做到控制面与控制点的有机结合,保证控制活动的高效实施。(4)上市公司应加强信息与沟通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避免不同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交换和沟通不充分成为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机会。本文的贡献主要表现在:(1)本文在结合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提供参考依据。(2)本文从内部控制整体和五大要素两方面研究内部控制对财务舞弊的影响,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丰富了现有研究的研究角度。(3)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内部控制整体及其各大要素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实证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不足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导致的研究不足表现为: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受笔者本身的理论基础和实际研究能力所限,尽管本文通过41个评价指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描述,但仍不能保证这些指标能够涵盖公司内部控制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因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力存在一定影响。客观原因导致的研究不足主要包括:研究样本规模有限,一方面难以避免小样本研究固有的信赖不足问题,另一方面缺乏进行分行业研究的条件;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程度和披露信息的质量制约。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3
1. 导论  13-22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16
    1.1.1 研究背景  13-14
    1.1.2 研究意义  14-16
  1.2 研究思路  16-19
  1.3 主要贡献与不足  19-22
    1.3.1 主要贡献  19-20
    1.3.2 研究不足  20-22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27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4
    2.1.1 内部控制研究方向综述  22-23
    2.1.2 内部控制与公司舞弊相关性综述  23-24
  2.2 国内文献综述  24-27
    2.2.1 内部控制与公司财务舞弊相关性综述  24-25
    2.2.2 内部控制评价综述  25-27
3. 内部控制评价、财务舞弊及相关性分析  27-35
  3.1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分析  27-30
    3.1.1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27-29
    3.1.2 框架式评价与应急式评价  29-30
  3.2 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分析  30-32
    3.2.1 财务舞弊定义  30
    3.2.2 财务舞弊种类  30-31
    3.2.3 财务舞弊动因  31-32
  3.3 公司内部控制与公司财务舞弊相关性分析  32-35
4. 内部控制对财务舞弊影响研究设计  35-56
  4.1 研究假设  35-36
  4.2 数据采集  36-41
    4.2.1 数据来源  36-37
    4.2.2 样本选取  37-41
  4.3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53
    4.3.1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41-42
    4.3.2 内部控制评分标准制定  42-53
  4.4 变量与模型  53-56
    4.4.1 变量设计  53-54
    4.4.2 模型设计  54-56
5. 内部控制对财务舞弊影响实证分析  56-64
  5.1 描述性统计与对比检验分析  56-58
  5.2 Logistic回归分析  58-64
    5.2.1 内部控制五要素与公司财务舞弊回归分析  59-61
    5.2.2 内部控制整体与公司财务舞弊回归分析  61-64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4-69
  6.1 研究结论  64-65
  6.2 研究建议  65-69
参考文献  69-72
附录  72-98
后记  98-99
致谢  99-100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0

相似论文

  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控制评价体系研究,F239.45
  2. 从公司治理角度防范财务舞弊的实证研究,F275
  3.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研究,F832.51;F224
  4. A石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设计,F426.72
  5.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F276.6;F224
  6.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要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F275;F224
  7. 财务舞弊的发现与公司治理的改善,F276.6
  8. 企业内部控制评估体系构建-基于S省移动公司的案例研究,F626.115
  9. CFO特征与财务舞弊来自上市公司经验数据,F275
  10.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F224
  1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F276.6
  12.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的实证研究,F276.6
  13.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研究,F275;F224
  14.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问题研究,F231.6
  15. 独立董事、股权结构与财务舞弊,F275;F224
  16.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F275
  17.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与治理研究,F276.6
  18. 财务舞弊、企业价值与独立董事声誉,F832.51
  19.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舞弊的相关性研究,F832.51;F224
  20. 基层人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F832.3
  2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评价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财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