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

作 者: 余雪振
导 师: 梅昀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碳排放效应 土地利用强度(效益) 土地利用结构 武汉市
分类号: F2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气候急剧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我们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成为世界性环境难题得到各国都达成了共识,特别是温室效应增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30%。许多科学研究己经表明,对碳排放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类活动在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过程中来实现的。因此,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碳排放量,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和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为调控土地利用减少碳排放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实现发展低碳经济和创建“两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近些年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经济发展迅速的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在已有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武汉市1996-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和能源消耗等资料,通过相关计量模型计算了武汉市1996-2009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对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运用灰色相关分析模型和脱钩理论等计量方法,对武汉市13年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效益变化与该区域碳排放量的变化的关系分别进行分析,探究其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09年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从变化趋势上看,可以明显的分为三个阶段:平稳波动期(1996-2002)、快速增长期(2002-2006)、平缓下降期(2006-2009)。(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发挥着不同的碳汇和碳源功能。建设用地是最主要的碳源,占碳排放量的99%以上,并且增速较快。林地、牧草地、园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碳汇作用明显不足,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增长速度远大于其碳吸收速度。未来武汉市减排应在保持或增加现有碳汇作用土地利用类型的同时,重点放在降低建设用地碳排放量。(3)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利用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差异性的关联,并不是呈现出长期稳定的关系。在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变化的不同阶段,呈现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碳排放低效应阶段、高效应阶段和负效应阶段。由于建设用地在碳排放高效应期,在变化1%水平时,碳排放量变化54.89万吨,建设用地在碳排放高效应期具有明显的影响优势,因此在此阶段重点加强对建设用地面积的调控,能够有效控制碳排放量的过快增长。(4)武汉市建设用地强度和效益与建设用地碳排放之间呈现总体相对脱钩状态,但是不同时期显示出差异较大的脱钩状态,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效益对于碳排放影响效应不同。在碳排放高效应阶段,提高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化过程中,应加大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利用效益的控制,逐渐摆脱依赖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推行节能减排政策。

全文目录


目录  4-6
图表目录  6-7
摘要  7-8
Abstract  8-10
1 绪论  10-19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0-12
    1.1.1 选题背景  10-11
    1.1.2 研究意义  11-12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6
    1.2.1 土地利用与碳循环研究进展  12-13
    1.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研究进展  13-15
    1.2.3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之间影响关系数理测度模型研究进展  15
    1.2.4 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测算方法进展  15-16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8
    1.3.1 研究内容  16
    1.3.2 研究方法  16-17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7-18
  1.4 论文可能创新点  18-19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9-25
  2.1 相关概念的引入  19-22
    2.1.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  19
    2.1.2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  19-20
    2.1.3 土地利用结构  20
    2.1.4 土地利用强度与土地利用效益  20-21
    2.1.5 碳源与碳汇  21
    2.1.6 土地利用碳排放  21-22
  2.2 理论基础  22-25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2.2.2 脱钩发展理论  22-23
    2.2.3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23-24
    2.2.4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24-25
3 研究区域概况与土地利用状况  25-28
  3.1 研究区域概况  25-26
    3.1.1 自然地理条件  25
    3.1.2 社会经济概况  25-26
  3.2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状况  26-28
    3.2.1 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26-27
    3.2.2 土地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现状  27-28
4 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碳排放  28-46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8-30
    4.1.1 数据来源  28
    4.1.2 数据处理  28-30
  4.2 土地利用碳排放估算和排放系数确定  30-33
    4.2.1 土地利用直接碳排放量估算模型  30-31
    4.2.2 土地利用间接碳排放量估算模型  31-33
  4.3 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33-34
  4.4 武汉市土地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变化分析  34-35
  4.5 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及变化分析  35-37
    4.5.1 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计算  35-36
    4.5.2 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变化分析  36-37
  4.6 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分析  37-46
    4.6.1 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碳排放量影响效应分析  37-41
    4.6.2 武汉市土地利用强度和效益变化的碳排放量影响效应分析  41-46
5 构建低碳土地利用体系的措施与建议  46-50
  5.1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减小碳排放,增加碳吸收  46-47
  5.2 调控土地利用强度、效益,控制建设用地碳排放  47-48
  5.3 调整土地利用的能源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48
  5.4 发挥市场引导机制,优化土地低碳利用  48-49
  5.5 强化贯彻土地利用政策,促进土地低碳化利用  49-50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50-53
  6.1 论文研究成果  50-51
  6.2 论文不足之处  51-53
参考文献  53-57
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57-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基于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研究,X24
  2. 基于水资源安全的台上镇土地利用管理,F301
  3. 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发展模式研究,X26
  4. 武汉市旧工业建筑活化利用现状、方法及改进进究,TU984.114
  5. 武汉市经济适用房空间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F293.3
  6. 环境、资源约束下的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多目标优化研究,F127
  7. 武汉市廉租房现状调研及设计策略研究,TU241
  8. 武汉地区小高层住宅东西向太阳能辐射能量利用与研究,TU18
  9. 武汉市老年公寓环境景观设计研究,TU986.2
  10. 武汉城市公交站点情感设计研究,TU248.3
  11. 武汉城市“孤景”再生策略研究,TU986
  12. 武汉市第一医院战略管理研究,R197.3
  13. 武汉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D632.1
  14. 武汉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置法律制度研究,D922.181
  15. 武汉市城市营销中的政府行为研究,F299.2
  16. 武汉市外部都市发展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调控研究,TU984.113
  17. 城市湖泊污染的经济学分析,X196
  18. 基于AHP-FCE模型的土地整理项目后综合效益评价研究,F224
  19. 政府约束条件下的土地利用优化研究,F224
  20. 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云南省土地利用结构与碳排放量关系研究,F301
  2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德化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F30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国民经济管理 >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