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QR码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

作 者: 卢镔
导 师: 孙权森
学 校: 南京理工大学
专 业: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关键词: QR码 RS码 图像预处理 二值化 图像定位 透视变换
分类号: TP39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媒介,从传统的纸质媒介,到丰富多彩的电子媒介。条形码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在出现之初就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早期的条形码技术是具有横向存储数据能力的一维条形码,主要作为数字传递的媒介,完整的应用需要借助网络和数据库为其提供支持,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业和商业领域的部分问题,但其数据容量的局限仍然阻碍了它的普及。二维条形码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具有横向纵向双向存储能力的二维条形码,大大增加了数据容量,人们可以在不借助大量设备的情况下进行较多数据信息的传递,同时,数据容量的增加也加大了条形码编码范围,中文数据的编码也成为可能。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更是可以通过手机下载软件,轻松实现二维条形码的解码,对二维条形码的普及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二维条形码得到最大推广的主要是PDF417码(Portable Data File,便携数据文件)和QR码(Quick Response Code,快速响应矩阵码),而作为民用普及最广的是QR码。QR码在民用上的普及,使得许多研究人员的注意力转向了对QR码编码及识别的进一步研究。本文结合我国与2000年发布的《快速响应矩阵码》国家标准,深入研究了QR码的编译码规范和识别技术,设计了基于可移植平台Qt的QR码生成及识别原型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二维条形码的发展历程,研究分析了部分常见二维条形码的结构及特性,对QR码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给出了基于QR码自身特性的几项前瞻性应用和研究方向。(2)介绍了QR码编码及译码的基本流程,研究了RS错误控制码在QR码编码及译码过程中的使用原理。(3)研究了QR码在译码前的图像识别工作,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定位、透视校正,完成QR码在译码前的准备工作。(4)基于QR码的编码及译码基本流程和图像预处理研究,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可移植平台Qt的QR码生成及识别原型系统,为QR码的进一步商业化应用打下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绪论  8-18
  1.1 选题背景  8-9
  1.2 二维条形码  9-13
    1.2.1 二维条形码典型码制  9-11
    1.2.2 二维条形码特性  11-13
  1.3 QR码应用研究与展望  13-16
    1.3.1 QR码应用现状研究  13-15
    1.3.2 QR码应用前景展望  15-16
  1.4 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6-18
2 QR码编码及译码原理  18-33
  2.1 QR码特性  18-20
    2.1.1 主要特性  18
    2.1.2 符号特性  18-20
  2.2 RS错误控制码  20-23
    2.2.1 RS码编码算法  21
    2.2.2 RS码译码算法  21-23
    2.2.3 RS码在QR码中的编码过程  23
  2.3 QR码编码原理  23-29
    2.3.1 编码流程  23-24
    2.3.2 数据编码模式  24-29
  2.4 QR码译码原理  29-33
    2.4.1 译码流程  29-30
    2.4.2 译码算法  30-33
3 QR码图像识别方法研究  33-49
  3.1 QR码图像识别方法及研究现状  33-34
  3.2 图像预处理  34-40
    3.2.1 灰度化  34-35
    3.2.2 图像滤波  35-36
    3.2.3 二值化  36-39
    3.2.4 实验结果  39-40
  3.3 图像定位  40-45
    3.3.1 边缘提取  40-42
    3.3.2 Hough变换  42-44
    3.3.3 获取角点  44
    3.3.4 实验结果  44-45
  3.4 透视校正  45-49
    3.4.1 逆向映射  46-47
    3.4.2 双线性插值法  47
    3.4.3 透视变换  47-48
    3.4.4 实验结果  48-49
4 基于可移植平台Qt的QR码生成及识别原型系统  49-55
  4.1 系统概述  49-50
    4.1.1 实现目标  49
    4.1.2 系统构件设计  49-50
  4.2 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50-53
    4.2.1 系统主界面  50
    4.2.2 QR码生成模块  50-51
    4.2.3 QR码分步识别模块  51-52
    4.2.4 QR码集成识别模块  52-53
  4.3 系统实验结果  53-55
5 结论与展望  55-57
  5.1 结论  55
  5.2 展望  55-57
致谢  57-58
参考文献  58-60

相似论文

  1. 舌图像中瘀斑瘀点检测技术研究,TP391.41
  2.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炮兵侦察定位中的应用研究,E919
  3. 红外图像目标识别及跟踪技术研究,TP391.41
  4. 车牌识别系统中车牌定位算法的研究,TP391.41
  5. 基于大字符集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方法研究,TP391.41
  6.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织物疵点检测与分类方法的研究,TP274
  7. 工程图样矢量化与三维重建系统研究,TP391.41
  8. RS码技术的研究,TN911.2
  9.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纠错码算法仿真研究与实现,TN911.22
  10. 基于机器视觉的高速公路车辆测速研究,TP274
  11. 星载一体化小卫星高可靠通信编码技术研究,TN927.2
  12. 人脸特征点自动标注及表情生成,TP391.41
  13. 汽车轮胎表面标识识别系统的设计与研究,TP391.41
  14. 基于图像处理的监控时延自动化测试系统,TP391.41
  15. 虹膜识别关键技术的研究,TP391.41
  16. 二维QR码识别算法研究及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TN929.53
  17. 云存储环境下数据完整性检验和出错数据恢复技术研究,TP333
  18. 面向供应链管理的二维条码设计,TP391.44
  19. 指纹识别相关算法的改进研究,TP391.41
  20. RS乘积码及其FPGA实现,TN911.22
  21. 大尺寸测量的点云自动拼合技术研究,TG80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图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