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安乐死的伦理价值研究

作 者: 郝杰
导 师: 岳跃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安乐死 生命 死亡 伦理价值
分类号: D66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对生命死亡的认识也日益深化。人们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安乐死作为人们对待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方式和态度,必然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我国在很早以前就有关于安乐死问题的讨论,但是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是是否应该推进安乐死的合法化。分析安乐死所引发的争论,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大部分只是从安乐死问题的某一方面来展开论证,没有或者极少系统性地认识安乐死的实质。本论文分六个部分,探讨了安乐死的伦理价值。第一章绪论部分探讨了选题缘由、选题的意义、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可能性创新。论文认为,在安乐死的问题上,伦理学领域引起激烈的争论,由于支持和反对者各持己见,争论不断。而对以前安乐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和辨识,进而对其最基本的伦理理念和道德本质进行总结和研究,对解决安乐死面临的挑战与困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安乐死的定义及历史演变,首先主要分析了安乐死的定义和特征;进而对安乐死进行分类,安乐死主要分为:主动安乐死与被动安乐死;自愿安乐死与非自愿安乐死;直接安乐死与间接安乐死等等;最后,安乐死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只有追溯安乐死的发展历史,理清其发展脉络,才能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分析了古代和近代史上的安乐死以及西方现代安乐死的认识与实践及其制度化进程。第三章我国安乐死的现状及困惑,首先探讨了了安乐死在中国的现状,文章认为,我国至今为止还没有涉及安乐死立法问题。但在现实中,被动安乐死的情况还是较为普遍的。其次,目前我国围绕着安乐死的争论不断,主要表现为:生命权的归属之论争、生命价值目的之论争、医德之论争、安乐死可能性危害后果之论争。最后,分析了安乐死道德评价中的矛盾:生命神圣论与生命质量论、情感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矛盾、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矛盾。这几对矛盾的存在,使得人们在评价安乐死问题上,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矛盾双方都是从病人这个方面考虑而得出不同的结论。第四章安乐死问题的哲学思考,安乐死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涉及到哲学对当代医学的反思和对传统自然观、生命价值观的批判。对医学的哲学观点不同,对自然和人生命价值的哲学理解不同,对不同死亡方式的态度就不会相同。在第一节中,文章从人的本性及生命的本质入手,探讨了人的两重性的分化与统一,人的生命的客体与精神的统一及矛盾,人的生命的时间性特点。生命的存在是人类普遍的追求,但是,有生即有死。死亡作为生命的对立面,总是充斥在人生之中。在第二节内容中,分析了人死亡的定义和特点,探讨死亡的客观性,并由此而引出死亡的意义。第三内容从安乐死是生命的权利、安乐死是生命价值的选择、安乐死是社会正义的选择三个层面来分析安乐死的合理性。第五章实现安乐死的伦理和制度构想,安乐死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研究安乐的理论也是为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针对安乐死的种种问题,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实现安乐死的伦理与制度构想,即从伦理观念的变革角度和安乐死确立的道德原则入手,探讨了安乐死问题在观念上的解决,并由此建立了实现安乐死的制度。结论部分认为,通过文章对在安乐死的论证,安乐死符合我国伦理道德规范,是人的超越性的体现,符合人的本性,是人合理的选择。在安乐死的认识上,要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死观,提高对生命质量和价值的认识,认识到安乐死是一种有尊严的死亡。在安乐死的建构上,可以通过制度的构建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安乐死的实施提供制度支持。在安乐死的实施上,可以通过安乐死的立法规范和控制安乐死的实施。通过对安乐死伦理价值的分析,解决安乐死理论的争议,要超越现有理论中的局限性,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统一各种矛盾,消除分歧,形成对安乐死的正确认识。只有这样,安乐死的理论才能为我国的安乐死实践问题提供学理意义上的指导。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8
文献综述  8-12
第1章 绪论  12-15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3
  1.2 研究方法和可能性创新  13-15
第2章 安乐死的定义及历史演变  15-22
  2.1 安乐死的定义和特征  15-16
  2.2 安乐死的分类  16-19
  2.3 安乐死的历史演变  19-22
第3章 我国安乐死的现状及困惑  22-28
  3.1 安乐死在中国的现状  22
  3.2 安乐死的伦理争论  22-25
  3.3 安乐死道德评价中的矛盾  25-28
第4章 安乐死问题的哲学思考  28-41
  4.1 人的本性及生命的本质  28-32
  4.2 人的死亡的本质  32-35
  4.3 选择安乐死的合理性  35-41
第5章 实现安乐死的伦理和制度构想  41-48
  5.1 伦理观念的变革  41-43
  5.2 确立安乐死的道德原则  43-45
  5.3 安乐死的制度构建  45-48
结论  48-49
参考文献  49-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TV122.4
  2. 当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伦理分析,F014.5
  3.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人体健康损害评价体系研究,R131
  4. 关于曹操生命意识的哲学思考,B235.9
  5. 黄瓜—酸黄瓜抗霜霉病渐渗系分子标记的筛选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S436.421.11
  6.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7. 磷脂酶C和D在木聚糖酶诱导的水稻悬浮细胞抗病反应中的作用,S511
  8. 颅内动脉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R743.3
  9. 马采的生命美学观研究,B83-0
  10. 外源性NO对旋毛虫肌幼虫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532.14
  11. 近十年我院心内科住院死亡患者状况分析,R54
  12.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R657.51
  13. 农村高低计划自杀死亡者不同特点的心理解剖研究,B846
  14. 薯蓣皂苷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及作用机制研究,R285.5
  15. 脑卒中临床特征与短期预后影响因素研究,R743.3
  16. 死亡赔偿金制度研究,D923
  17. 交通肇事罪问题研究,D924.3
  18. 交通肇事罪疑难问题探析,D924.3
  19. 焦虑与解脱,I712.074
  20.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定罪研究,D924.3
  21.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青州市乡村旅游SWOT分析,F592.7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