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政绩观视角下的中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

作 者: 孙必胜
导 师: 谢世诚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外政治制度
关键词: 政绩观 公信力 弱化
分类号: D6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政府公信力既是民众对政府的一种信任,也是政府赢得民众信任的一种能力。本文认为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我国地方政府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其公信力有所提升。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特别是错误政绩观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也出现逐步弱化的状况,这不仅恶化了干群之间的关系,更是不断侵蚀着我国地方政府的执政合法性根基。因而,提升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在树立科学政绩观和确立正确思想认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当前的行政体制和监督机制,协调好地方政府同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创建良好的行政环境,提升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自身的素质。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绪论  8-13
第一章 地方政府政绩观公信力概述  13-19
  一、地方政府的概念  13-14
  二、政绩观的概念  14
  三、公信力的相关概念  14-16
  四、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涵义及特征  16-19
    (一)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涵义  16
    (二)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特征  16-19
第二章 地方政府政绩观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的影响分析  19-26
  一、科学政绩观指导与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  19-22
    (一) 地方政府积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9-20
    (二) 地方政府积极应对地区性灾害和公共危机  20-21
    (三) 地方政府内部不断涌现一批忠于职守的好干部  21
    (四) 地方政府殷切关注弱势群体利益  21-22
  二、错误政绩观影响与地方政府公信力损害  22-26
    (一) 地方政府行政行为存在违法、权力异化、腐败等现象  22
    (二)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及真实性受到公众质疑  22-23
    (三) 地方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的信息沟通渠道不通畅  23-24
    (四) 地方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矛盾凸显  24-26
第三章 当前地方政府政绩观扭曲与公信力受损的原因分析  26-39
  一、思想认识的偏差  26-28
  二、体制原因  28-32
    (一) 压力型体制的影响  28
    (二) 监督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28-30
    (三) 行政体制自身弊端产生的影响  30-31
    (四) 干部人事制度存在弊端  31-32
  三、利益主体博弈的影响  32-34
    (一)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利益博弈  32
    (二) 地方政府自身内部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  32-33
    (三) 地方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博弈  33
    (四) 地方政府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利益博弈  33-34
  四、社会原因  34-36
    (一) 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  34-35
    (二) 公民整体政治素质水平不高  35-36
    (三) 大众传媒误导的结果  36
  五、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自身的原因  36-39
    (一) 地方政府公务人员整体行政能力一般  36-37
    (二) 地方政府公务人员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不高  37-39
第四章 科学政绩观的树立和公信力提升的具体途径  39-54
  一、确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39-40
    (一) 树立科学政绩观是关键  39-40
    (二)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40
    (三) 淡化领导干部的权力意识  40
  二、创建科学、合理、公正的行政体制  40-44
    (一) 改革当前行政体制  40-41
    (二) 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41-42
    (三) 加大行政透明度  42-43
    (四) 创建行政信息交流和咨询平台  43-44
  三、保障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和监督渠道的畅通  44-46
    (一) 落实地方人大的监督作用  44-45
    (二) 保障司法监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45
    (三) 充分发挥民间社会组织、大众传媒和公众的监督作用  45-46
  四、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46-47
    (一) 进一步促进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46
    (二) 进一步改进当前干部任用和选拔标准  46-47
  五、协调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47-49
    (一) 协调好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  47-48
    (二) 协调好地方政府与其自身内部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  48
    (三) 协调好地方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48-49
    (四) 协调好地方政府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利益关系  49
  六、创建良好的行政环境  49-51
    (一) 健全利益表达机制  49-50
    (二) 提高公民整体政治素质  50
    (三) 规范大众传媒的运作  50-51
  七、提升地方政府公务人员的能力素质和道德水平  51-54
    (一) 加强地方政府公务人员的能力建设  51-52
    (二) 提升地方政府公务人员的整体道德水平  52-54
结语  54-55
参考文献  55-59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9-60
致谢  60

相似论文

  1. 论林权登记制度,D923.2
  2. 当前我国社会政府公信力探析,B82-05
  3. 新形势下典型人物报道社会功能弱化现象研究,G212
  4. 乡村学校教育功能弱化问题的个案研究,G521
  5. 资本弱化的税法规制研究,D922.22
  6.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弱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G641
  7. 汽车内饰面板激光弱化系统及其剩余厚度控制研究,TP273
  8. 轧制Mg-Zn-Ce-Zr(Mn)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TG339
  9. 防范资本弱化的税收制度研究,F812.42
  10. 社会转型中公共政策信用构建的行政逻辑,D630
  11. 21世纪初美元国际地位变化及其影响研究,F832.6
  12. 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弱化问题探究,F276.7
  13. 急斜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煤放出的可控性研究,TD823.49
  14. 农村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弱化的成因及对策探讨,G633.3
  15. 防范跨国公司资本弱化避税的对策研究,F812.42
  16. 企业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研究,F275
  17. 近代中央权威弱化下的经济现代化研究,K258
  18. 跨国公司利用资本弱化避税法律问题研究,D922.22
  19. 论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制度,D922.291.91
  20. 涉外特别纳税调整规则研究,F812.42
  21. 我国政府执行力问题研究,D63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