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张竣投掷铅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兼评旋转式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作 者: 赖启财
导 师: 周继和
学 校: 成都体育学院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推铅球技术 旋转式推铅球 背向滑步推铅球 运动学分析
分类号: G82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对亚洲纪录保持者张竣比赛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录像进行解析,揭示其技术的运动学规律。同时本文选取了贾鹏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进行解析。分析两种技术的长处与不足,为张竣个人的技术动作的改善提供运动学的参考,也为我国的铅球运动的科学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星高钛3—D signal TEC V1.0C运动生物力学录像解析软件系统,对2011年3月成都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铅球比赛的现场拍摄的录像进行三维解析,得出运动学参数。结果:为了更好的细化运动学参数的研究,对两种不同技术进行了时相和阶段划分,把旋转式推铅球技术动作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分别划分为5个时相和4个阶段。文章通过对两名运动员成都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铅球比赛录像进行图像解析,数据处理和对比分析等工作。得出旋转式推铅球技术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运动学特点和规律。结论:(1)在预摆加速阶段张竣技术特征:在T1时肩髋轴夹角、左髋角、右髋角、左膝角、右膝角分别为44.2°、136.0°、125.0°、131.2°、134.3°;重心速度在T1为0.49m/s,T2为1.20m/s。铅球速度在T1为0.53m/s,T2为2.44m/s。左肩速度在T1为0.74m/s,T2为2.74m/s。在预摆加速阶段中,旋转式技术的左肩速度大于背向滑步技术的左肩速度。(2)在旋转阶段张竣技术特征:重心速度在T2为1.20m/s,T3为2.28m/s。铅球速度在T2为2.44m/s,T3为4.33m/s。旋转阶段用时为0.42s,占整个动作的28.38%。在旋转阶段(滑步阶段),旋转式技术的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要大于背向滑步技术的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背向滑步推铅球因在滑步阶段有个明显的停顿,导致重心和铅球速度下降,而旋转式技术却较为“流畅”,重心和铅球速度增加。旋转式技术动作的右腿外摆画弧动作是一种“补偿运动”,达到身体平衡。(3)在缓冲阶段张竣技术特征:重心速度在T3为2.28m/s,T4为2.48m/s。铅球速度在T3为4.33m/s,T4为4.15m/s。缓冲阶段用时为0.20s,占整个动作用时的13.51%。T4时的肩髋轴夹角为104.90°在缓冲阶段,旋转式技术的重心速度增加的幅度要比背向滑步技术的重心速度增加幅度大。旋转式技术的左脚着地时刻肩髋轴夹角角度要大背向滑步技术的22.7°旋转式技术比背向滑步技术的“超越器械”动作更好。(4)在最后用力阶段张竣技术特征:重心速度在T4为2.48m/s,T5为2.72m/s。铅球速度T4为4.15m/s,T5为12.59m/s。T5时左支撑脚膝关节角度为171.8°,T5时右蹬脚的膝关节角度为162.3°。T5时双支撑两脚距离为0.67m,占出手高度的33.67%。肩轴角速度为673°/s。T5时出手速度、角度、高度分别为12.98m/s、38.20°、1.99m。T4至T5的出手位移、时间、平均速度分别为1.22m、0.22s、5.54m/s。在最后用力阶段,张竣在最后用力阶段铅球平均速度大于贾鹏,张竣最后铅球出手速度大于贾鹏出手速度。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前言  10-13
  1.1 文献综述  10-13
    1.1.1 铅球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10-11
    1.1.2 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研究现状  11-13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6
  2.1 研究对象  13-14
  2.2 研究方法  14-16
    2.2.1 文献检索法  14
    2.2.2 三维录像解析法  14-15
    2.2.3 数据统计法  15
    2.2.4 比较分析法  15
    2.2.5 专家访谈法  15-16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16-26
  3.1 相关指标释义  16
  3.2 旋转式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阶段划分  16-17
    3.2.1 旋转式推铅球动作技术的时相和阶段划分  16-17
    3.2.2 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技术的时相和阶段划分  17
  3.3 预摆加速阶段动作技术分析  17-19
    3.3.1 旋转式预摆肩髋角最大时刻(T1)的分析  17-18
    3.3.2 预摆加速阶段人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的分析  18
    3.3.3 预摆加速阶段左肩速度分析  18-19
  3.4 旋转阶段 (滑步阶段)动作技术分析  19-20
    3.4.1 旋转阶段(滑步阶段)人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的分析  19
    3.4.2 旋转阶段(滑步阶段)用时分析  19-20
    3.4.3 旋转推铅球过程右脚的外摆画弧分析  20
  3.5 缓冲阶段动作技术分析  20-21
    3.5.1 缓冲阶段人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的分析  20
    3.5.2 缓冲阶段用时分析  20-21
    3.5.3 缓冲阶段左脚着地时刻(T4)肩髋轴夹角分析  21
  3.6 最后用力阶段动作技术分析  21-26
    3.6.1 最后用力阶段的人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的分析  21-22
    3.6.2 最后铅球出手时刻(T5)左支撑脚和右蹬脚的膝关节角度分析  22-23
    3.6.3 最后铅球出手时刻(T5)双支撑两脚距离分析  23-24
    3.6.4 最后用力阶段肩轴角速度分析  24-25
    3.6.5 最后铅球出手时刻(T5)出手速度、角度、高度分析  25-26
    3.6.6 最后用力阶段出手位移、时间、平均速度分析  26
4 结论与建议  26-28
  4.1 结论  26-27
  4.2 建议  27-28
5 本研究不足之处  28-29
6 参考文献  29-30
7 致谢  30-31
8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1-32

相似论文

  1.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力学分析及有限元优化设计,TU621
  2. 上肢康复机器人设计与运动规划,TP242
  3. 移动式液压泵站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TH137.51
  4. 十一届全运会女子铅球冠、亚、季军推铅球技术三维运动学研究,G824.1
  5. 我国男子高水平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主要用力肌群表面肌电分析,G824.1
  6. 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背向滑步推铅球适宜教学手段的研究,G824.1-4
  7. 四足机器人机构分析及仿真研究,TP242
  8. 异型接头管道焊接机器人系统的研究,TP242
  9. 轮腿式移动机器人平台运动学分析,TP242
  10. 仿水黾型水上行走机器人基础技术研究,TP242
  11. 类SCARA动平台可连续回转并联机器人的性能分析,TP242
  12. 轮履变结构反恐机器人设计与研究,TP242.6
  13. 羽毛球反手高远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G847
  14. 新型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TP242
  15. 不同重量标枪对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影响的研究,G824.3
  16. 西安市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调查及常见慢性损伤致病因素的运动学分析,G847
  17. 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跳跃阶段起跳运动学特征的研究,G804.62
  18. 在动作学习过程中对原地掷标枪动作协调特征的研究,G824.3
  19. 软式排球正面发球技术运动学分析,G842
  20. 对投掷专项大学生推铅球技术训练手段的研究,G824.1
  21. 教学用六足机器甲虫步态研究,TP24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田径运动 > 投掷 > 铅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