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修复式正义问题研究

作 者: 杨鹏
导 师: 沈德咏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诉讼法学
关键词: 修复式正义 有限刑民一体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诉讼 非诉讼
分类号: D915.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70年代开始,北美和澳大利亚发展起一种新的刑事司法模式——修复式正义。修复式正义是与报复式正义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的司法观,在域外和国内引起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近几年来,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推行宽严刑事政策,无不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刑事和解更是与修复式正义理念息息相通,因此,解读修复式正义的内涵,借鉴域外的经验,从理论与实证的两个层面对我国修复式正义展开分析就是本文写作的主要思路。本文的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梳理篇,运用文献分析、对比的方法,分析修复式正义的内涵,辨析域外修复式正义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包括第一章到第六章的内容。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篇,以故意伤害为例案,选定25位人员走访座谈,收集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包括第七章到第八章。第一章修复式正义基本概述。本论文从正义展开,从法哲学上正义的解读到刑事司法上正义的思考,引申出修复式正义的讨论,界定修复式正义的概念、价值、效能,通过与传统刑事司法正义的比对辨析修复式正义的优点和实践的局限性,最后归结到修复式正义的核心价值关系的修复。第二章修复式正义域外考察。选定有代表性的六个国家,从修复式正义的实践状况、法律适用规范、实施的对象和范围、参与人员的角色和功能、修复式正义执行的情况等五个方面对六个国家的修复式正义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第三章修复式正义理论基础。有限刑民一体观,从刑民的融合到刑民界分再到有限的融合,国内修复式正义的价值体现在刑民责任的相互影响。犯罪是严重的侵权行为,民事违法是侵权行为,刑民案件能否必然的分开,真的能泾渭分明吗?对轻微的犯罪案件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笔者提出修复式正义的理念即有限的刑民融合或者叫交叉,从刑事和解视角看公法私法化的倾向,从刑事调解析私法公法化的趋势。第四章修复式正义政策依据。通过考察国外修复式正义的政策基础,提出中国修复式正义的政策依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视域下,分析修复式正义在我国的实践现状。第五章修复式正义诉讼运用分析。通过分析国外修复式运用的模式,提出中国修复式正义理想模式—整合式模式,在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四个刑事诉讼阶段辨析修复式正义在诉讼阶段的运用。第六章修复式正义非诉讼运用分析。通过域外修复式正义非诉讼运用的观察,分析中国修复式正义非诉讼运用发展方向,指出其未来主要在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两个方面,具体途径体现为刑案的转向处遇。第七章修复式正义实证问题设计。从实证的角度对修复式正义进行具体的研究,选定有代表性的犯罪案件——故意伤害案件为样本,先分析卷宗归纳出故意伤害的犯罪特征,选定25位受访对象,根据对象的不同,分别设计访谈提纲,采取走访座谈的方式搜集修复式正义的资料,对访谈录音资料进行文字整理和归纳。第八章修复式正义实证问题分析。笔者把25为受访对象分为四组,从是否有类似修复式正义的法规条文,是否有修复式正义的做法、刑事政策的运用、修复式正义参与的主体、资源整合情况等五个方面对修复式正义在现实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实践中有修复式正义做法的结论,如刑事和解与调解,肯定修复式正义的理念但需要整合资源。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5
绪论  15-18
  一、问题提出  15
  二、研究目的  15-16
  三、研究方法  16
  四、研究背景  16-18
第一章 修复式正义基本概述  18-49
  第一节 正义  18-21
    一、正义的内涵解读  18-19
    二、法哲学维度下正义的思考  19-20
    三、刑事司法维度下正义的思考  20-21
  第二节 修复式正义  21-25
    一、修复式正义的基本内涵  22-23
    二、修复式正义的效能  23-25
  第三节 修复式正义与传统刑事正义  25-31
    一、报应式正义  25-27
    二、矫正式正义  27-28
    三、赔偿式正义  28-29
    四、修复式正义与传统刑事正义的比较  29-31
  第四节 修复性刑事责任  31-43
    一、修复性刑事责任的界定与特征  32-36
    二、赔偿与刑罚——对刑事责任的影响  36-38
    三、修复性刑事责任的产生背景  38-41
    四、修复性刑事责任的法益  41-43
  第五节 修复式正义的核心价值---关系修复  43-47
    一、主流刑事司法的基本价值  43-44
    二、修复式正义的核心价值  44-46
    三、修复式正义的价值取向  46-47
  本章小结  47-49
第二章 修复式正义域外考察  49-81
  第一节 新西兰  49-53
    一、修复式正义实践状况  49-51
    二、修复式正义法律规范  51
    三、修复式正义实施对象和范围  51
    四、修复式正义参与人员的角色和功能  51-52
    五、修复式正义的执行情况  52-53
  第二节 澳大利亚  53-63
    一、修复式正义实践状况  53-54
    二、修复式正义法律规范  54-57
    三、修复式正义实施对象和范围  57-60
    四、修复式正义参与人员的角色和功能  60-61
    五、修复式正义的执行情况  61-63
  第三节 美国  63-67
    一、修复式正义实践状况  63-65
    二、修复式正义法律规范  65
    三、修复式正义实施对象和范围  65
    四、修复式正义参与人员的角色和功能  65-66
    五、修复式正义执行情况  66-67
  第四节 加拿大  67-71
    一、修复式正义实践状况  67-69
    二、修复式正义法律规范  69-70
    三、修复式正义实施对象和范围  70
    四、修复式正义参与人员的角色和功能  70
    五、修复式正义执行情况  70-71
  第五节 日本  71-73
    一、修复式正义实践状况  71-72
    二、修复式正义法律规范  72
    三、修复式正义实施对象和范围  72
    四、修复式正与参与人员的角色和功能  72
    五、修复式正义执行情况  72-73
  第六节 德国  73-79
    一、修复式正义实践状况  73-76
    二、修复式正义法律规范  76-77
    三、修复式正义实施对象和范围  77-78
    四、修复式正义参与人员的角色和功能  78
    五、修复式正义执行情况  78-79
  本章小结  79-81
第三章 修复式正义理论基础——有限刑民一体观  81-103
  第一节 刑民关系的模糊地带  81-85
  第二节 刑民责任的融合与转换  85-89
    一、刑民有限融合的根源——不法行为  86-88
    二、刑民有限融合的本源——不法责任  88-89
  第三节 从刑事和解看刑事责任实现的私法化  89-92
    一、刑事和解与修复性刑事责任  89-90
    二、刑事和解中刑事责任实现的私法化  90-92
  第四节 从刑事调解看民事责任实现的公法化  92-95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  92-94
    二、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民事责任的公法化  94-95
  第五节 刑民一体观的价值分析  95-103
    一、有限刑民一体观与正义  96-98
    二、有限刑民一体观与秩序  98-101
    三、有限刑民一体观与宽容  101-103
第四章 修复式正义政策依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103-131
  第一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解读  103-112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与历史渊源  103-107
    二、宽严相济—“宽”“严”“济”三者之间的关系  107-112
  第二节 修复式正义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关系  112-118
    一、修复式正义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在联系  112-113
    二、修复式正义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外在表现  113-115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  115-118
  第三节 域外修复式正义践行的政策依据  118-122
    一、两极化刑事政策  118-120
    二、刑事被害人保护政策  120-122
  第四节 国内修复式正义践行的政策分析  122-131
    一、修复式正义在我国践行的刑事政策依据  122-123
    二、修复式正义在我国刑事司法中的体现  123-131
第五章 修复式正义诉讼运用分析  131-153
  第一节 诉讼运用概述  131-139
    一、域外修复式正义模式  131-135
    二、我国实务中存在的修复式正义模式  135-136
    三、我国理想中修复正义模式——整合模式  136
    四、诉讼运用的基本原则  136-138
    五、诉讼运用的案件范围  138-139
  第二节 公安侦查阶段运用分析  139-143
    一、公安阶段运用情况的区分  139-141
    二、原则与理念  141
    三、适用条件与内容  141-142
    四、日本微罪处分制度的借鉴  142-143
  第三节 检察起诉阶段运用分析  143-145
    一、运用的方式:不起诉  143-144
    二、起诉制度的利用与改造  144-145
    三、适用范围和程序  145
  第四节 审判量刑阶段运用分析  145-148
    一、刑事调解  146
    二、司法判决  146-147
    三、审判量刑阶段运用的程序  147-148
    四、审判量刑阶段运用适用应注意的问题  148
  第五节 判决执行阶段运用分析  148-153
    一、执行阶段修复式正义考量因素  149
    二、修复式正义在执行阶段的意义  149-150
    三、调解——执行阶段修复式正义的方法  150-151
    四、执行阶段修复式正义的环境  151-153
第六章 修复式正义非诉讼运用分析  153-174
  第一节 非诉讼运用概述  153-155
    一、社区的界定  153-154
    二、人民调解  154-155
  第二节 人民调解运用分析  155-161
    一、人民调解的历史沿革  155-156
    二、加拿大和新加坡的经验  156-157
    三、修复式正义下的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  157-161
  第三节 社区矫正运用分析  161-170
    一、社区矫正域外实践的考察  161-164
    二、社区矫正参与的主体与程序  164-165
    三、修复式正义下的我国社区矫正  165-169
    四、修复式正义与社区的关系  169-170
  第四节 案件的转处  170-174
    一、刑罚与赔偿的关系  171-172
    二、侦查阶段的转处  172-173
    三、审判阶段的转处  173-174
第七章 修复式正义实证分析设计——以故意伤害案件为例  174-198
  第一节 阅卷分析  174-185
    一、问题提出  174-175
    二、实证路径  175-176
    三、数据分析  176-180
    四、故意伤害案件的特点  180-182
    五、故意伤害案件产生的原因  182-183
    六、故意伤害案件防范对策  183-185
  第二节 走访座谈  185-198
    一、资料收集  185-186
    二、文献分析  186
    三、走访座谈  186-187
    四、研究问题  187-188
    五、访谈纲要  188-192
    六、访谈样本  192-195
    七、信度控制  195-196
    八、研究范围  196-197
    九、研究流程  197
    十、研究限制  197-198
第八章 修复式正义实证问题分析  198-238
  第一节 法院系统人员访谈分析  198-212
    一、实务现状  198-203
    二、刑事政策  203-205
    三、参与主体  205-208
    四、资源利用  208-210
    五、价值理念  210-212
  第二节 检察系统人员访谈分析  212-221
    一、实务现状  212-215
    二、刑事政策  215-216
    三、参与主体  216-218
    四、资源利用  218-219
    五、价值理念  219-221
  第三节 公安系统人员访谈分析  221-230
    一、实务现状  221-224
    二、刑事政策  224-226
    三、参与主体  226-228
    四、资源利用  228
    五、价值理念  228-230
  第四节 社区矫正系统人员访谈分析  230-235
    一、实务现状  230-231
    二、刑事政策  231-233
    三、参与主体  233-234
    四、资源利用  234
    五、价值理念  234-235
  本章总结  235-238
结论与建议  238-240
  结论  238-239
  建议  239-240
主要参考文献  240-256

相似论文

  1. 论环境权的可诉性,D922.68
  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925.1
  3. 劳动争议受案范围探析,D922.5
  4. 环境司法实证研究,D925
  5. 论我国石油行业垄断的法律规制研究,F426.22
  6.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之完善新论,D922.1
  7. 大规模侵权责任的民法救济,D923
  8.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922.291.91
  9.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925
  10. 我国行政和解制度研究,D925.3
  11. 论民事诉讼之管辖权异议,D925.1
  12. 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权利保护,D925.2
  1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死刑控制问题研究,D924.13
  14. 我国法院立案调解制度建立之价值与设想,D925.1
  15. 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研究,D925.2
  16. 张富存诉路世伟不动产确认纠纷案分析,D923.2
  17. 对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实证分析,D925.1
  18. 论恶意诉讼,D925.1
  19. 量刑程序改革研究,D925.2
  20.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925.2
  21. 社会保险权纠纷行政诉讼解决机制初探,D922.182.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