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研究

作 者: 白镁妮
导 师: 陈洪江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关键词: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主党派 参政能力建设 执政党
分类号: D6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3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代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格局下存在着八个民主党派,分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致公党、中国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涵义,具体说来包括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合作共事能力等5各方面。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历史性课题,具有时代意义。我国的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经历了4个历史时期,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总结了一些基本经验。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就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发展的现状来说还存在着与参政党地位和形势发展的要求不太适应,同履行参政党职能不太适应的地方,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民主党派整体参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参政能力建设的理论还不成熟;参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基础还比较薄弱;参政能力建设的机制还不健全;高素质的参政人才队伍还较缺乏,组织建设还有待加强等方面。参政党的参政能力要想进一步得到提升,就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创新理论,激发民主党派参政的积极性。要不断贯彻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重视调研,全面掌握社情民意;要善于借鉴,用他山之玉来攻石;还要加强交流合作,注重创新。其次要探索民主党派参政方式的不同渠道,搭建丰富多样的实践平台。要注意增强党际交流,丰富参政内容;加强党内协作,最大程度发挥成员功能;开拓实践空间,创新参政形式。第三要继续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党派成员参政的有序性,要从领导工作机制、机关工作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推进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机制建设。最后是要注重人才培养,提供大量高素质的参政人才。要严格按照标准发展党派成员,加强领导干部的选拔,尤其要重视对基层人才的培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5-7
引言  7-16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7-9
  (二) 研究现状  9-16
    1. 从研究成果的来源看,目前理论成果主要都来自国内  9
    2. 从研究者的身份来看,国内研究学者主要来自为统战系统和高校理论研究者  9-10
    3. 从研究成果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10-14
      (1) 讨论“参政党参政能力”的内涵  10-11
      (2) 讨论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1-12
      (3) 讨论参政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等问题  12-14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6
一、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内涵分析  16-25
  (一) 民主党派的概念  16-17
  (二) 参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分析  17-25
    1. 政治把握能力  18-19
    2. 参政议政能力  19-21
    3. 民主监督能力  21-22
    4. 组织领导能力  22-24
    5. 合作共事能力  24-25
二、我国参政党能力建设的历史回顾  25-28
  (一) 萌芽与起步阶段  25
  (二) 曲折发展阶段  25-26
  (三) 恢复发展阶段  26-27
  (四) 全面发展新阶段  27-28
三、当前参政党参政能力存在的问题  28-37
  (一) 参政能力建设的理论还不成熟  28-29
  (二) 参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基础还比较薄弱  29-33
    1. 执政党支持和重视不够  29
    2. 民主党派整体建言献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9-30
    3. 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监督还比较乏力  30-31
    4. 民主党派的利益表达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1
    5. 民主党派内部的参政实践发展也不平衡  31-32
    6. 民主党派的参政领域比较狭窄,各党派的团结协作不够  32-33
  (三) 参政能力建设的机制还不健全  33-35
    1. 保障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外部机制尚不健全  33-34
    2.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内部工作机制不健全  34-35
  (四) 高素质的参政人才队伍还较缺乏,组织建设还有待加强  35-37
    1. 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遇到困难  35
    2. 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安排存在问题  35-36
    3. 党派基层组织涣散无力  36-37
四、新时期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路径思考  37-46
  (一) 创新理论,激发民主党派参政的积极性  37-40
    1. 贯彻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37-38
    2. 重视调研,全面掌握社情民意  38-39
    3. 善于借鉴,他山之玉可以攻石  39
    4. 加强交流合作,注重创新  39-40
  (二) 探索民主党派参政方式的不同渠道,搭建丰富多样的实践平台  40-42
    1. 增强党际交流,丰富参政内容  40
    2. 加强党内协作,最大程度发挥成员功能  40-41
    3. 开拓实践空间,创新参政形式  41-42
  (三) 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党派成员参政的有序性  42-43
    1. 领导工作机制方面  42
    2. 机关工作机制方面  42-43
    3. 评价机制方面  43
  (四) 注重人才培养,提供大量高素质的参政人才  43-46
    1. 严格按照标准发展党派成员  43-44
    2. 重视对基层人才的培养  44-45
    3. 加强领导干部的选拔  45-46
结语  46-48
注释  48-51
参考文献  51-5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3-54
致谢  54-55

相似论文

  1.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2. 网络时代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3. 建国后陈云执政党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232
  4. 列宁执政党理论建设研究,A821
  5. 邓小平执政党监督思想研究,A849.1
  6. 西方发达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及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D25
  7.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执政党建设研究,D333.3
  8. 刘少奇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D092
  9. 互联网发展与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研究,TP393.0
  10. 和谐社会背景下执政党建设研究,D261
  11. 列宁关于执政党党风问题的探索,A821
  12. 越南和古巴执政党建设的比较,D375.1
  13. 新社会组织党建问题研究,D267
  14. 论刘少奇执政党建设理论及其时代价值,D261
  15. 陈云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D261.1
  16. 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理论思考,D665
  17. 参政党民主监督问题研究,D665
  18. 毛泽东执政党廉政建设的基本思路研究,A841
  19. 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执政党的政治发展模式研究,D25
  20.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与执政党的引导策略,D663
  21. 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研究,D23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 > 民主党派及其活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