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开腠泄浊药浴法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研究

作 者: 赵惠
导 师: 周春祥
学 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临床基础
关键词: 开腠泄浊 药浴 尿毒症 皮肤瘙痒 临床研究
分类号: R27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开腠泄浊药浴法治疗尿毒症伴有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尿毒症伴有皮肤瘙痒的治疗提供新途径。方法:选择24例尿毒症伴皮肤瘙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配合血液透析基础上,维持原有的纠正贫血、控制血压等药物治疗不变,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叶酸、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受体阻滞剂等。采用药浴疗法治疗。开始治疗前均未服用或外用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治疗组(13例)基础治疗加开腠泄浊药浴法治疗;对照组(11例)给予与治疗组同样的西医常规治疗,选用与开腠泄浊药浴剂相同颜色相同气味的试剂进行观察。以2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程度、情绪、行为、皮肤干燥程度以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素(PTH)、钙、磷、钙磷乘积、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1.改善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治疗后对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行为评分法(BRS)对治疗前两组瘙痒程度、情绪评分、皮肤干燥程度评分的进行比较发现,两组分值均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3.在降低肌酐、尿素氮方面,治疗组降低肌酐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与治疗前相比,除血沉(ESR)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外,对于实验室指标如血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素(PTH)、钙、磷、钙磷乘积、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腠泄浊药浴法在改善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和降低肌酐、尿素氮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因而提示,开腠泄浊药浴法确具一定的改善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和降低肌酐、尿素氮的作用。其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药外治法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理论,不仅为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治疗提供了有益的指导,而且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9
Abstract  9-11
前言  11-13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3-30
  一、尿毒症皮肤瘙痒的西医研究概况  13-18
    1. 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  13-14
    2. 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治疗概况  14-18
  二、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中医研究概况  18-25
    1. 张仲景论治皮肤瘙痒病症归纳  18-19
    2. 尿毒症皮肤瘙痒病因病机初探  19-21
    3. 尿毒症皮肤瘙痒中医外治概览  21-25
  参考文献  25-30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30-40
  一、病例选择  30-32
  二、一般资料  32-34
    1. 病例分组  32
    2. 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  32
    3. 两组治疗前基线可比性分析  32-34
  三、治疗方法  34-35
    1. 基础治疗  34
    2. 分组治疗  34
    3. 疗程、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4-35
  四、观察指标  35-36
    1. 安全性指标  35
    2. 疗效观察指标  35-36
  五、统计分析方法  36
  六、研究结果  36-38
  七、安全性观察  38-39
  参考文献  39-40
第三部分 分析和讨论  40-49
  一、尿毒症及尿毒症皮肤瘙痒病因病机简述  40-42
    1. 尿毒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40-41
    2. 尿毒症皮肤瘙痒病因病机的认识  41-42
  二、开腠泄浊法是治疗尿毒症皮肤痉痒重要方法  42
  三、开腠泄浊法药浴剂的组方原理及药物分析  42-47
    1. 组方依据及方药组成  42-43
    2. 组成药物配伍分析  43-45
    3. 开腠泄浊药浴法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作用机理  45-47
  四、本研究疗效分析  47
    1. 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47
    2. 有效降低肌酐、尿素氮  47
  五、问题与不足  47-48
  参考文献  48-49
附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49-5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50-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2.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3.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4.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5. 王焕禄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宣痹通络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6. 消瘤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R737.33
  7. 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R692.5
  8. 不同血压水平尿毒症患者左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的超声对比研究,R445.1
  9. 保留股骨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研究,R687.4
  10. 解氏肺癌2号方对肺癌伴恶性胸水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R734.2
  11. 中医药在咽喉反流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R259
  12. 热碘油TACE联合乙酸消融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R735.7
  13. 垂体瘤自拟方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临床研究,R736.4
  14. 辨证使用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R272
  15.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R692.5
  16.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内痔的临床观察,R657.18
  17. 尺骨钢板桡骨弹性髓内针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R687.3
  18. 补肾方药干预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性激素水平的研究,R544.1
  19.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近十年不明原因发热临床资料分析,R441
  20. 国产银杏叶提取物对轻度认知障碍及其痴呆转化率的临床研究,R285
  21.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综合干预的临床研究,R2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其他学科 > 中医泌尿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