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吴大澂与吴禄贞在延边地区戍边活动的比较研究

作 者: 刘聪聪
导 师: 李洪锡
学 校: 延边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吴大澂 吴禄贞 延边地区 领土主权
分类号: K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吉林省东部的延边地区,西抵长白山脉,东临俄国的海参崴,南隔图们江与朝鲜的钟城、会宁相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而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沙俄为了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势力,于是将侵略扩张的重点由欧洲移向远东和中国东北地区。日本在日俄战争胜利后,打破了战前俄国独占东北的局面,变成为俄据其北,日占其南的瓜分局面,其侵略扩张的野心也随之进一步扩大。由此,延边地区成为了沙俄和日本的觊觎之地,东北边疆的危机也随之开始了。为了应对东疆危机,保全延边地区免受沙俄和日本的侵略,吴大澂吴禄贞先后被派到东部边疆防务,这也与他们自身优秀有很大关系。吴大澂和吴禄贞在来延边之前已表现很出色,分别受到了李鸿章和徐世昌的赏识与举荐,这也是他们能先后来到延边的重要原因。吴大澂东到延边主要为的是防范沙俄,而吴禄贞是为了防御日本。吴大澂与吴禄贞东到延边地区后,为了保卫其边疆的安宁和领土完整,针对沙俄和日本的侵略展开了不同的应对方法。吴大澂在延边期间主要以开禁开发延边地区为主,与沙俄没有军事对抗,而吴禄贞则以维护延边地区资源为主,与日本有军事方面的对抗。吴大澂与吴禄贞在延边地区的活动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先后展开了军事防务、发动民间爱国力抵抗日俄、勘测争议边界和发展延边经济等。吴大澂与吴禄贞的东疆边务生涯,无论是对保卫延边地区的领土方面还是对开发延边地区的经济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都先后推动了延边地区的近代化进程。相比两人对延边地区的作用,其中吴大澂在确立中俄边界和开发边疆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而吴禄贞在对中朝边界的研究及安抚民心方面的作用更明显。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0
第一章 绪论  10-14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0-11
  1.2 研究状态  11-13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13-14
第二章 吴大澂吴禄贞来延边的原因之比较  14-25
  2.1 吴大澂与吴禄贞生平  14-17
  2.2 吴大澂与吴禄贞来延边原因的相似性  17-21
  2.3 吴大澂与吴禄贞来延边原因的不同点  21-25
第三章 吴大澂与吴禄贞在廷边的活动之比较  25-35
  3.1 吴大澂与吴禄贞在延边活动的相似性  25-29
  3.2 吴大澂与吴禄贞在延边活动的不同点  29-35
第四章 吴大澂与吴禄贞对延边历史作用之比较  35-40
  4.1 吴大澂与吴禄贞对延边历史作用的相似性  35-37
  4.2 吴大澂与吴禄贞对延边历史作用的不同点  37-40
第五章 结论  40-41
参考文献  41-44
致谢  44

相似论文

  1. 延边地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F272.92
  2. 延边朝鲜族传统民居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TU-05
  3. 延边地区100例泌尿系经结石成份分析及代谢评价,R691.4
  4. 延边地区城市文化建设研究,G127
  5. 试析吴禄贞在“间岛问题”交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K312
  6. 延边地区汉族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60-4
  7. 从吴大澂《七言篆联》之考辨看其中期书法艺术,J292.1
  8. 延边地区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F127
  9. 吴大澂的金石研究及其书学成就,J292.1
  10. 略论吴大澂的传古之功,K252
  11. 国际法视域下无居民海岛领土主权探究,D993.5
  12. 延边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F205
  13. 延边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F127
  14. 延边地区边境贸易比较研究,F752.8
  15. 构建延边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研究,G522.3
  16. 延边地区幼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G619.2
  17. 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633.96
  18. 延边地区中小学师德现状调查研究,G635.1
  19. 延边地区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施的研究,G633.7
  20. 延边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R512.63
  21. 延边地区乳腺癌抑癌基因P_(16)甲基化的分析,R737.9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 清后期(1840~1911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