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与文化响应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作 者: 魏宝祥
导 师: 王乃昂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民族地区旅游 旅游者行为 文化响应 旅游目的地形象 旅游目的地选择 旅游满意度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以旅游者理论为基础,采用社会问卷调查、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区旅游者行为和民族文化响应。根据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与民族文化响应研究结果,提出了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政策建议。我国西部地区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多彩浓郁,有着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甘肃作为西北多民族的省份,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类别众多,民族文化深厚,风格迥异,为开发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区旅游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旅游开发却不尽如人意,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旅游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特别是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影响是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但在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研究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旅游影响研究着重于旅游对于旅游区域文化的影响,而民族地区对于旅游响应研究甚少。正是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本论文将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研究和民族文化响应作为研究内容。旅游者行为理论贯穿旅游者整个旅游过程,包括游前、游中和游后三个阶段,因此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理论体系。在实际研究中,旅游动机、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旅游者旅游决策和旅游满意度等方面的内容是旅游者行为研究的重点。国内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研究集中在主客交互方面,主客交互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的文化影响、社区居民对于旅游现象和行为的感知上。在研究中,将民族地区旅游行为研究分成两个部分:一般研究和专项研究。民族文化响应本是旅游者行为中主客交互行为的组成部分,但为了和目前研究惯例相衔接,将其作为独立部分列出。在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一般研究中,采用了社会调查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临夏民族地区旅游者的一般行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游前行为方面,从旅游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上看,亲朋好友的介绍是最重要的信息源。在旅游动机方面,休闲度假是旅游者到临夏旅游的最重要目的。在各类旅游资源中,最吸引旅游者的是临夏的穆斯林风情。游中行为方面,在组织方式上,被访游客的组织方式最常见的是与家人出游。在出行方式上,乘坐公交者最多。在逗留时间上,被访游客中在临夏的逗留时间最多的是一天。游后行为方面,有非常高比例的旅游者愿意再次来临夏旅游和向别人推荐来临夏旅游。临夏旅游流研究表明,临夏是一个过境型和终点型的旅游目的地,临夏州旅游者内部旅游比例很高。在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专项研究中,临夏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也采用了社会调查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表明,临夏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个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的度假型旅游目的地。这里的居民热情友善,饮食美味可口,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穆斯林民族风情,旅游具有安全感。但商品和服务价格偏高,城市景观建设较为滞后。旅游决策过程研究以方式-目的理论为基础理论,采用了阶梯价值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民族地区旅游者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依次为文化、景观和距离等因素。文化因素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求同倾向。这种追求同质文化的特征与宗教信仰有很大关系。景观因素方面,选择顺序依次为历史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表现出民族地区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也有寻求异质文化的特点。距离方面,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顺序在唤醒阶段和最终决策阶段表现出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民族地区旅游者满意度研究采用了期望行为分析法和差值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法。研究表明民族地区旅游者总体旅游满意度高。在分项评价中,临夏景区景点门票价格较低,交通、通信服务评价较好。临夏旅游的安全状况和社会秩序满意度评价高。在旅游行为满意度评价中,参观文物古迹、照相摄影的满意度高。总之,景区景点满意度评价均值较高,但一致性较差,旅游行为满意度评价均值较低,但一致性较好。在导游与景点服务、友好程度、卫生状况和环境保护方面满意度较低。民族文化响应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方法。研究表明在临夏州地区,旅游的开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自觉与重构,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民族核心文化得以保持,民族文化发生了积极响应。从松鸣岩花儿代表性传承人马金山的案例来看,旅游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对花儿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从松鸣岩花儿会的大众民族文化响应来看,花儿得到了民族大众的喜爱,民族大众认为花儿的生存环境并没有恶化,支持对花儿艺术进行旅游开发,愿意为花儿的传承和保护贡献力量。从马家农家乐的案例来看,民族社会文化积极响应旅游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但回民族所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并没有改变,核心文化得以保存和发扬。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1
第一章 绪论  11-33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4
    1.1.1 选题背景  11-13
    1.1.2 选题意义  13-14
  1.2 民族旅游与民族地区旅游  14-16
  1.3 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综述  16-29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9-32
    1.4.1 研究方法  29-30
    1.4.2 技术路线  30-32
  1.5 本文研究区概况  32-33
第二章 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理论  33-46
  2.1 民族地区旅游者游前行为  33-40
    2.1.1 旅游动机  33-35
    2.1.2 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  35-36
    2.1.3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36-38
    2.1.4 旅游决策行为  38-40
  2.2 民族地区旅游者游中行为  40-43
    2.2.1 旅游空间行为  40-41
    2.2.2 客主交互行为  41-42
    2.2.3 旅游者满意度  42-43
  2.3 民族地区旅游者游后行为  43-44
  2.4 本章小结  44-46
第三章 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一般研究  46-54
  3.1 民族地区旅游者  46
  3.2 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一般研究  46-53
    3.2.1 临夏地区旅游者一般研究社会人口学特征  46-48
    3.2.2 游前行为  48-49
    3.2.3 游中行为  49-51
    3.2.4 游后行为  51-52
    3.2.5 临夏旅游流分析  52-53
  3.3 本章小结  53-54
第四章 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专项研究  54-73
  4.1 临夏旅游目的地形象专项研究  54-57
    4.1.1 研究方法  54
    4.1.2 统计结果  54-57
    4.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7
  4.2 旅游者决策行为——目的地选择专项研究  57-66
    4.2.1 研究方法  57-61
    4.2.2 统计结果  61-66
    4.2.3 结论与意义  66
  4.3 民族地区旅游者满意度研究  66-72
    4.3.1 研究方法  67
    4.3.2 统计结果  67-71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71-72
  4.4 本章小结  72-73
第五章 民族地区文化响应研究  73-88
  5.1 花儿对民族地区旅游的响应研究  73-77
    5.1.1 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  73-74
    5.1.2 甘肃松鸣岩花儿代表性传承人马金山  74-75
    5.1.3 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响应  75-77
  5.2 大众民族文化响应研究  77-82
    5.2.1 研究方法  77-78
    5.2.2 统计结果  78-81
    5.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81-82
  5.3 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响应研究  82-87
    5.3.1 临夏农家乐  82
    5.3.2 折桥马家农家乐  82-83
    5.3.3 马家农家乐民族社会文化响应  83-85
    5.3.4 民族社会文化响应验证  85-86
    5.3.5 农家乐民族社会文化响应的解读  86-87
  5.4 本章小结  87-88
第六章 结语  88-90
  6.1 主要结论  88
  6.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及政策建议  88-90
  6.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  90
参考文献  90-105
旅游者一般行为调查表  105-107
旅游目的地形象调查表  107-109
旅游满意度调查表  109-112
松鸣岩花儿会大众文化响应调查表  112-114
临夏农家乐文化响应调查表  114-115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115-116
致谢  116

相似论文

  1. 基于旅游者交通行为的青岛旅游交通对策研究,F512.7
  2. 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位研究,F224
  3. 西湖景区旅游者游览行为的Semi-Markov时空模拟研究,F224
  4. 滨海旅游景区老年游客满意度研究,F224
  5. 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F592.7
  6. 旅游者个体特征与环保行为之关系研究,F592
  7. 珠江三角洲居民旅游偏好研究,F592.7
  8. 网络议程设置与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研究,F592
  9. 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F592.7
  10.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分析,F224
  11. 语篇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中的效用,F592
  12. 敦煌高端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F592.7
  13. 新形势下桂林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及传播研究,F592.7
  14. 浙江省全新世早期环境变化与文化响应,P534.6
  15. 基于生存环境演变的良渚文化信息图谱,K872
  16. 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592.7
  17. 武夷山风景区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F205
  18. 西安旅游目的地形象及传播研究,F592.7
  19. 基于外国旅游者感知的城市形象及传播途径研究,F592.7
  20. 社会学视角下以目的地为导向的旅游者行为研究,F590
  21. 红色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实证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