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和顺方言助词研究

作 者: 张慧芳
导 师: 辛菊
学 校: 山西师范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和顺方言 结构助词 动态助词 语气助词 特殊助词 对比分析 演变历程
分类号: H1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0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对和顺方言助词的各项用法做了详实准确的分析,通过方言与方言、方言与普通话等的比较,揭示、凸显了和顺方言的某些特点,提出、分析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共分为五章。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和顺县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接着介绍了助词研究概况,主要从山西境内晋语助词研究概况和非晋语区助词研究概况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另外,从和顺方言音系、和顺方言助词及和顺方言分片三个方面对和顺方言概况进行了描写;最后就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调查对象进行了阐述。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和顺东部片方言的各个助词,首先分析了结构助词“哩”在和顺方言中与普通话结构助词“的、地、得”相当的各项功能。“哩1”用法相当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的”,可以用于多种语义类型的定中短语中间起连接的作用;其次对动态助词做出分析,主要描写了动态助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哩4”和“佬”。“哩4”相当于普通话的动态助词“着”,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佬”作动态助词,宾语可分别表示时量、动量、程度和存现等;最后作者就语气助词进行分析,主要描写了语气助词“哩”、“兰”、“唻”和“佬”,这些语气助词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不同的语气,并具有足句作用。在表示疑问语气时,主要是用于不同的疑问句尾表示疑问,全句语调上升。用在感叹句句末,表示强调某一事实或者强调说话者强烈愿望的感叹语气。第二章分析了和顺西部片方言的各个助词,也主要是对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这三类助词进行探讨,首先探讨了与普通话相似的结构助词“的、地、得”,另外还有“些儿”、“动佬”。“些儿”近似于普通话的“点儿”,“动佬”相当于普通话的“…的时候”;在动态助词方面,主要描写了动态助词“得”和“佬”,动态助词附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不同的时态或状态;最后对语气助词做出分析,主要分析了语气助词“哇”“昂”和“佬”。“哇”在和顺方言中通常用于句尾,表示各种情态语气。“昂”作语气词时,相当于普通话中表示说话人态度或情感的一组语气词;“佬”做语气词,主要表虚拟语气。第三章重点讨论了和顺方言中四个特殊助词“那”、“连”、“地的”和“呀地”。“那”相当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的”,文章通过分析“那”的具体使用情况来表现它的特殊性;“连”相当于普通话动态助词“了”,表示动作的已然;“地的”和“呀地”也只是在和顺西部方言片中才使用的特殊助词,用于连接修饰和被修饰成分。第四章对和顺方言的几组助词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包括“哩”和“那”的对比分析,“唻”和“兰”的对比分析。“哩”和“那”都相当于普通话结构助词“的”,而具体用法却不相同,其中表现为在一定的语境下不可相互替换,“那”不用于“的”字结构,“哩”一般作为“的”字结构中附加后缀出现。另外“哩”可用于谓语动词后面强调动作的施事者或其他,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还相当于普通话中表示动补关系的“得”和状中关系的“地”,“那”都没有这些用法,可以说“那”的用法没有“哩”的用法广泛;另外对“唻”和“兰”也做了对比分析,唻”和“兰”都表示已然的语法意义,但是他们还是有细微区别的。“唻”表示的是过去不久前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或动作行为,“兰”表示的是现在已经发生或者完成的事情或动作行为。第五章分别对和顺方言助词中的“哩”和“那”等的演变历程和语法化过程做了分析。文章首先否定了“哩”和语气词“哩”、方位词“里”的同源关系,论证了结构助词“哩”是“的”、“地”、“得”的同音变体;然后又分析论证了和顺方言中的结构助词“那”是由指示代词的“那”发展而来。起初“那”进入“x+哩+那+Y”的结构,后来“那”的远指意义逐渐变为虚指,成为与“哩”作用相似的虚词。结语部分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总结归纳了对一些观点的看法,提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0 引言  11-17
  0.1 和顺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11-12
    0.1.1 地理概况  11
    0.1.2 历史沿革  11-12
  0.2 助词研究概况  12-13
    0.2.1 山西境内晋语助词研究概况  12
    0.2.2 非晋语区助词研究概况  12-13
  0.3 和顺方言研究概况  13-15
    0.3.1 和顺方言音系  13-14
    0.3.2 和顺方言助词  14
    0.3.3 和顺方言分片  14-15
  0.4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调查对象  15-17
    0.4.1 选题意义  15
    0.4.2 研究方法  15-16
    0.4.3 调查对象  16-17
1 和顺东部片方言助词研究  17-35
  1.1 结构助词  17-20
    1.1.1 哩_1  17-18
    1.1.2 哩_2  18-19
    1.1.3 哩_3  19-20
  1.2.动态助词  20-24
    1.2.1 哩_4  20-22
    1.2.2 佬  22-24
  1.3 语气助词  24-35
    1.3.1 哩_5  24-26
    1.3.2 兰  26-30
    1.3.3 唻  30-31
    1.3.4 佬  31-35
2 和顺西部片方言助词研究  35-45
  2.1 结构助词  35-37
    2.1.1 的  35
    2.1.2 地  35-36
    2.1.3 得  36
    2.1.4 些儿  36
    2.1.5 动佬  36-37
  2.2 动态助词  37-38
    2.2.1 得  37
    2.2.2 佬  37-38
  2.3 语气助词  38-45
    2.3.1 哇  38-40
    2.3.2 昂  40-42
    2.3.3 佬  42-45
3 和顺方言特殊助词研究  45-51
  3.1 那  45-46
    3.1.1 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  45
    3.1.2 用于状语与中心语之间  45-46
    3.1.3 由“那”构成的名词结构  46
  3.2 连  46-49
    3.2.1 从句类来分析  46-48
    3.2.2 从句型来分析  48-49
  3.3 地的  49-50
    3.3.1 与状态形容词一起作主语  49
    3.3.2.与状态形容词一起作宾语  49
    3.3.3 与状态形容词一起作定语  49-50
  3.4 呀地  50-51
4 和顺方言相关助词对比研究  51-57
  4.1 “哩” 和“那”对比分析  51-53
    4.1.1.用在定语的后面  51-52
    4.1.2.“的”字结构  52
    4.1.3.在谓语动词后面  52
    4.1.4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  52
    4.1.5 “哩” 表示动补关系  52-53
    4.1.6 “哩” 表示状中关系  53
  4.2 “唻”和“兰”的比较  53-57
    4.2.1.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  53-54
    4.2.2.陈述语气词的标记功能  54-57
5.和顺方言部分助词的发展历程  57-63
  5.1 和顺方言助词“哩”的演变历程  57-60
    5.1.1 和顺方言助词“哩”跟语气词“哩”与方位词“里”的关系  57-58
    5.1.2 结构助词“哩”是“的”、“地”、“得”的同音变体  58-60
  5.2 结构助词“那”的语法化过程  60-63
    5.2.1 有关“那”的研究现状  60-61
    5.2.2 “那”的语法化过程  61-63
6 结语  63-65
致谢  65-67
参考文献  67-71
附录  71

相似论文

  1. 云南高原湖泊底泥堆积区生态条件下磷、氮等污染物的转化规律,X131.2
  2. Miccoli手术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对比分析,R653
  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的偏误研究及其教学对策,H195
  4. 日韩留学生习得汉语量词的偏误分析,H195
  5. 从中介语视角分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应对策略,G633.41
  6. 中国人韩国语学习者副词格助词的偏误分析,H55
  7. 冷锋型和蒙古气旋型沙尘暴过程的对比研究,P445.4
  8. 汉英情景喜剧言语行为语用策略对比研究,H313
  9. 面向双语平行语料库的英藏句子结构研究,H214
  10. 从一个村庄的变迁看村民自治的民主化进程,D422.6
  11. 高职学校学生英语写作的错误分析,H319
  12. 汉英报刊体育新闻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对比,H315
  13. 城乡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话语结构的比较研究,G633.41
  1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气助词教学,H195
  15. 对比分析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195
  16. 动态助词“过”研究综述,H146
  17. 天镇方言动态助词及其相关成分研究,H17
  18.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汉英动物谚语对比,H313
  19. 俄汉语颜色形容词固定词组对比研究,H136
  20. 基于语料库对TAKE用法的比较研究,H319
  21.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常见错误成因分析,G633.4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方言 > 北方话(官话方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