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湘方言本字研究

作 者: 彭娟
导 师: 贺福凌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本字 新方言 学术史 汇纂
分类号: H1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8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方言中,经常有一些词我们知道它们的读音和意义,却不知道该怎样书写,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本字。“本字”历来是方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正确的考证本字能帮助我们重新建立起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联系,理清现代汉语方言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更好的研究汉语方言。从本质上说,考本字就是对汉语方言最初书写形式的追索。自章太炎《新方言》始,本字研究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期更有黄侃的《蕲春语》。发展到现代,李荣前辈为本字考做出了重大贡献,后来学者如李如龙等更是循着他的脚步在考证本字的理论和实践上跨出了一大步。就湘方言来说,早期杨树达便发表了《长沙方言考》、《长沙方言续考》两文,运用早期考本字方法考证出了一批本字,且大部分为人们接受。发展到现代,彭逢澍的《湘方言考释》共考出本字360余条,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出版的湘方言研究系列丛书中也考出部分本字,还有一些本字考证的文献散见于《方言》、《古汉语研究》等杂志中。本文拟从学术史和本字汇纂两个角度,概括方言本字考的理论,梳理本字考理论的源流与发展阶段,明确本字考的局限与制约因素,寻找本字考订的手段和普遍规律。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对湘语区本字考求的成果进行穷尽性的搜集,以期促进湘语区方言本字考求以及湘方言研究工作的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引言  7-12
  第一节 湖湘语言学学术史研究背景  7-10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材料来源  10-12
第二章 二十世纪汉语方言本字研究的学术历程  12-31
  第一节 20世纪汉语方言本字研究的两个发展阶段  12-17
  第二节 关于汉语方言考本字基本原理的讨论  17-25
  第三节 考求本字的意义及局限  25-31
第三章 湘方言本字研究的学术平议  31-45
  第一节 导夫先路:杨树达《长沙方言考》  31-34
  第二节 文献之功:古汉语学者的本字研究  34-40
  第三节 田野之力:方言学者对本字研究的贡献  40-45
第四章 湘方言本字汇编  45-126
附录  126-135
结语  135-136
参考文献  136-138
后记  138-140

相似论文

  1. 中国考古学大众化历程研究,K872
  2. 中国康藏研究史综论,K28
  3. 王瑶现代学术思想研究,I209
  4. 《臣辰盉》铭文研究,K877
  5. 胡廷光《伤科汇纂》学术思想研究,R274
  6. 郑振铎戏曲史学论,J809.2
  7. 郭璞《山海经图赞》研究,I206.2
  8. 当代西方社会学的日常生活转向及其方法论意义,C91-06
  9. 安新方言儿缀音变研究,H17
  10. 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史研究,G250
  11. 生命与学术的交汇,I207.42
  12. 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K092
  13. 明代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K901.9
  14. 论唐弢在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上的贡献,I206.6
  15. 法律史的思维世界,D909.2
  16. 浙江上虞百官镇方言音系,H173
  17. 西方汉学家泰山信仰研究述论,K207.8
  18. 沈从文与美术考古研究,K879
  19. 《荀子·非十二子》研究,B222.6
  20. 唐人论唐文研究,I206.2
  21. 阳新方言被动句研究,H17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方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