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韩国语表示比较·比喻关系的助词在汉语中的对应研究

作 者: 侯欣然
导 师: 张英美
学 校: 延边大学
专 业: 亚非语言文学
关键词: 比较·比喻 助词 语义特点 句法特点 对应关系
分类号: H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比较·比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日常生活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类表达所思所想的重要手段。每一种语言都具备比较·比喻这一表达方式,韩国语通过形态、语义或句法方式来比较事物的属性、性质、状态等方面的异同。虽然“比较·比喻”这一表达方式在每一种语言中都得到非常普遍的应用,但在不同的语言中却不尽相同。本文以表示比较·比喻的助词“(?)”,“(?)”,“(?)”,“-(?)”为研究对象,在语义、句法以及汉语中的对应关系等层面对四者分别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四者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对语言研究及第二语言学习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四者在语义层面上所表达的比较·比喻意义是不同的。在使用表示比较·比喻表现的助词时,“-(?)”是首当其冲并且最具代表性的表示比较意义的助词,而“-(?)”具备比较·比喻双重表现形式,在书面语和口语表达方面最为常见和普遍。“-(?)”几乎全部用于比喻表达上,虽然比较的表达形式也有,但是极少使用。“-(?)”用于比喻的表达,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在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第二,比较·比喻助词“-(?)”,“-(?)”,“-(?)”,“-(?)”在句法特点上,从先行名词特征,以及与其相搭配的谓词性特征,否定句中的限制,惯用型特征等四个方面具有不同特点,受到制约和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这样就为对他们进行比较分析创造了条件。第三,通过与汉语中对应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四者中“-(?)”,“-(?)”,“-(?)”不管是在语义、句法或是在汉语对应层面都具有很多的共同点,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能与“-(?)”进行互换,但也存在不通用的情况:“-(?)”在先行词为表示具体存在的模样或样貌时的使用不自然,句法方面受到较多制约;“-(?)”在句法表达的比较关系上使用率比较低,比喻表达时除特殊情况外都可与“-(?)”互换使用;“-(?)”的句法特点是能够在其文章或者诗歌中表现出浓厚的文学色彩,仅用于比喻表达时使用。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10
目录  10-11
正文  11-54
参考文献  54-56

相似论文

  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的偏误研究及其教学对策,H195
  2. 藏语文法《三十颂》与安多(古浪堤)方言语法的比较研究,H214
  3. 中国人韩国语学习者副词格助词的偏误分析,H55
  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气助词教学,H195
  5. 《红楼梦》前80回助词计量研究,H146
  6. 动态助词“过”研究综述,H146
  7. 天镇方言动态助词及其相关成分研究,H17
  8. “的”字动态助词用法研究,H146
  9. 认知语法配价关系探索,H04
  10.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分合问题研究,H146
  11. 汉语语气助词“吗”、“呢”、“啊”研究,H146
  12. 韩国学生习得介词“给、对、跟”的偏误分析,H195
  13. 关于授受表现的中日对比研究,H36
  14. 第二语言习得中表示对象的格助词的习得研究,H36
  15. 越南留学生汉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习得研究,H195
  16. 日语谓语动词与格的对应关系研究,H36
  17. 《红楼梦》林黛玉话语中句末语气助词的英译研究,I046
  18. 外国学生汉语语气助词“吧”的习得情况的调查研究,H195
  19. 《碧岩录》助词研究,H141
  20. 音乐驱动的舞蹈动作自动生成方法的研究,TP391.41
  21. 中国日语学习者格助词“に”的使用和误用状况分析,H3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 > 朝鲜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