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菜根谭》人生态审美探析

作 者: 马文君
导 师: 朱广贤
学 校: 西北民族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菜根谭》 人生态 审美文化
分类号: I207.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学读本《菜根谭》是晚明文人洪应明所著的一本清言小品文。其语言亲切精炼,雅俗兼采,因而它不艰涩难懂,并且琅琅上口,易于传诵;它又兼有诗词的意境、骈文的风韵、散文的气势,因而它不枯燥无味,并且意蕴深刻,回味悠远。所以《菜根谭》即可供阳春白雪式的鉴赏,亦可供下里巴人式的闲谈。《菜根谭》三百多则清言看似思想杂糅,甚至前后有矛盾之处,实则比较全面地融合了儒家、道家和释家的人生态审美智慧。“人生态”是朱广贤教授《文艺创造三位一体论》中“自然界——社会网——人生态”三位一体关系的构成要素,本文在这一要素及其三位一体关系的牵引下确立而起。人生态是人生之态亦是人之生态。人生之态是人的生命态、生存态、生活态;人生的状态,人生的姿态,人生的形态,人生的样态,人生的动态与静态,人生的常态与变态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等。人之生态即人的生生之态,人来自自然,归于自然,自然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更是安顿生命的精神家园。人生态具有多样、多变、不可复制、不可逆转等特性。笔者经过点——线——面的审美体验方式,认识到《菜根谭》巧妙融合了儒家社会本位的人生态、道家自然本位的人生态及释家心灵本位的人生态。而儒家、道家、释家不同的人生态共同具备“天人合一”的审美精神和圆融通达的人生审美境界。《菜根谭》中所蕴含的人生态审美智慧对当代人在自然界、社会网及当代人文精神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在自然界中我们应让一切生产活动不脱离自然界的法则;在不威胁后代生存条件的情况下适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把开发自然资源同保护自然资源结合起来;树立人与自然普遍共生的生态理念,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我们更应在自然界中不断追寻超功利的道德和审美价值,在大自然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依托。在社会网中我们汲取《菜根谭》人生态审美智慧的营养,重道义,强修养;节物欲,安身心;为疗救当代社会的精神疾病服下一剂良药。而作为人生态表征的人文精神需要经过自身的扬弃,并与当代社会的人文因素在发展中不断融合,与外来优秀的人文精神在碰撞中不断交流,发展为世界性的新型人文精神。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5
目录  5-8
引言  8-9
第一章 《菜根谭》人生态研究概观  9-16
  1.1 《菜根谭》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版本述评  9-11
    1.1.1 《菜根谭》国内研究状况  9-10
    1.1.2 《菜根谭》国外研究状况  10
    1.1.3 《菜根谭》版本述评  10-11
  1.2 《菜根谭》人生态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4
    1.2.1 人生态概念解读  11-13
    1.2.2 人生态内涵解读  13
    1.2.3 人生态特征解读  13-14
  1.3 《菜根谭》人生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6
    1.3.1 《菜根谭》人生态研究的目的  14-15
    1.3.2 《菜根谭》人生态研究的意义  15-16
第二章 《菜根谭》人生态审美的背景  16-22
  2.1 《菜根谭》著者洪应明的人生背景  16-18
    2.1.1 《菜根谭》著者洪应明的生平考  16-17
    2.1.2 《菜根谭》书名考  17-18
  2.2 《菜根谭》出现时的历史环境  18-20
    2.2.1 《菜根谭》出现时的政治环境  18-19
    2.2.2 《菜根谭》出现时的经济环境  19
    2.2.3 《菜根谭》出现时的人文环境  19-20
  2.3 《菜根谭》人生态审美体验方式:点——线——面  20-22
第三章 《菜根谭》人生态审美内涵  22-34
  3.1 《菜根谭》文本的审美特征及其审美价值  22-24
    3.1.1 《菜根谭》文体的审美特征及审美价值  22-23
    3.1.2 《菜根谭》语言形式的审美特征及审美价值  23-24
  3.2 《菜根谭》儒、道、释三学兼综的人生态审美精神  24-34
    3.2.1 儒家——社会本位的人生态审美意趣  24-27
    3.2.2 道家——自然本位的人生态审美意趣  27-29
    3.2.3 释家——心灵本位的人生态审美意趣  29-31
    3.2.4 “天人合一”的审美精神与圆融通达的人生审美境界  31-34
第四章 《菜根谭》人生态审美的当代启示  34-40
  4.1 对人在自然界中的启示  34-35
    4.1.1 爱护自然环境  34-35
    4.1.2 保卫精神家园  35
  4.2 对人在社会网中的启示  35-37
    4.2.1 重道义,强修养  35-36
    4.2.2 节物欲,安身心  36-37
  4.3 对当下人文精神发展的启示  37-40
    4.3.1 在传承中积淀  38
    4.3.2 在发展中融合  38-39
    4.3.3 在碰撞中交流  39-40
结语  40-41
参考文献  41-43
附录  43-46
致谢  46

相似论文

  1.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2.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3. 稻—蛙、瓜—蛙—鱼生态种养及养分平衡的研究,S-0
  4. 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X2
  5. 污染场地健康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X820.4
  6. 布克金生态政治学思想研究,D09
  7. 媒介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D422.7
  8.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9. 基于线虫群落分析的转Bt水稻土壤生态风险评价,S154.1
  10. 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S513
  11. 生态社会主义幸福观评析,B82-05
  12. 基于GIS和模型的区域生态农业评价研究,S-0
  13. 南京市区景观生态网架系统建构研究,TU986
  14. 连作烟田烟草青枯病的生态控制技术及其微生态机制,S435.72
  15. 抗高效氟吡甲禾灵日本看麦娘生态适应性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S451.2
  16. 生态条件对河南不同地区烤烟代谢及品质的影响,S572
  17. 延边不同类型土壤微生态环境及其对烟叶质量影响研究,S572
  18. 行政生态与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D630
  19. 无锡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研究,X176
  20. 晋、陕、宁、蒙锦鸡儿群落生态特征研究,Q948
  21. 基于人类行为下的生态环境构建,X17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散文、杂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