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牙面pH变化与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的相关性研究

作 者: 侯夏沛
导 师: 曹军
学 校: 第四军医大学
专 业: 口腔临床医学
关键词: 牙面pH 釉质脱矿 固定矫治 微型蜂式pH电极
分类号: R78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釉质脱矿是正畸治疗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釉质脱矿不易察觉,当釉质脱矿达到一定量时,釉质呈现白垩色病变,甚至形成牙体组织的缺损,影响牙齿健康和美观。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的根本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临床常见的预防措施并不能完全防止釉质脱矿的发生。Gorelick[6]、Artun J[12]等报道指出:固定矫治中上颌切牙和下颌第一磨牙釉质脱矿发生率较高,且主要发生于唇颊面,以托槽边缘最为明显。胡炜等人[9]的研究显示:固定矫治患者上颌牙齿的脱矿率及脱矿程度显著高于下颌。一些关于龋病发生过程中牙面脱矿机制方面的研究[59-61,64,68]显示:牙齿脱矿与其所处环境pH的降低相关。那么,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是否也与局部牙面pH的降低有相关性呢?本研究拟从该问题入手,应用微型蜂式pH电极原位测量法,研究上前牙与下前牙牙齿唇面pH的差异性,以分析固定矫治中上前牙相对于下前牙易发生釉质脱矿的原因;并通过对固定矫治中发生釉质脱矿牙面与未发生釉质脱矿牙面pH的差异性研究,进一步分析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发生机制是否与局部环境pH的降低相关。一、固定矫治脱矿患者、固定矫治无脱矿患者及未治疗个体间前牙唇面pH的差异性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固定矫治患者、固定矫治无脱矿患者及未治疗个体三组间前牙唇面pH的差异性,以探讨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与牙面pH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固定矫治脱矿患者17例、固定矫治未脱矿患者43例和未治疗个体60例,应用微型蜂式pH电极原位测量法,分别测量各组患者前牙唇面pH,取平均值,并分析各组间上、下颌前牙唇面pH的差异性。结果:1固定矫治过程中釉质脱矿患者、未脱矿患者及未治疗个体间上颌前牙唇面pH的对比分析经LSD-t检验可知:三组间上颌前牙唇面pH固定矫治脱矿组(5.85±0.19)低于固定矫治无脱矿组(6.47±0.21)和对照组(6.93±0.23),三组间前牙唇面p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上颌前牙唇面pH的降低与其在固定矫治中发生的釉质脱矿问题有相关性。2固定矫治过程中釉质脱矿患者、未脱矿患者及未治疗个体间下颌前牙唇面pH的对比分析经LSD-t检验可知:三组间下颌前牙唇面pH固定矫治脱矿组(6.59±0.24)低于固定矫治无脱矿组(7.26±0.27)和对照组(7.42±0.31);固定矫治脱矿组、对照组下颌前牙唇面p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矫治无脱矿组下颌前牙唇面pH虽然较对照组低,但差别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固定矫治中易于发生脱矿患者的下颌前牙唇面pH也存在降低情况。结论:固定矫治脱矿患者前牙唇面pH均较未治疗患者低,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的发生可能与牙面pH相关,牙面pH降低可能是其发生的机制之一。二、不同部位牙齿唇面pH的差异性研究目的:通过进一步研究固定矫治中易发生釉质脱矿牙位与不易发生脱矿牙位间牙齿唇面pH的差异性,进一步探讨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的发生机制。方法:随机选取固定矫治脱矿患者17例、固定矫治未脱矿患者43例和未治疗个体60例,应用微型蜂式pH电极原位测量法分别测量各组患者前牙唇面pH,取平均值,并分析个体上、下颌前牙唇面pH的差异性;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上颌左右侧中切牙(I1)、侧切牙(I2)、尖牙(C)唇面pH及下颌左右侧中切牙(I1)、侧切牙(I2)、尖牙(C)唇面pH,取每颗牙齿唇面pH的平均值为该牙齿的唇面pH,对比不同部位牙齿唇面pH的差异性。结果:1上、下颌前牙唇面pH的差异性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由结果可知:三组中均有同一个体上颌牙齿唇面pH低于下颌牙齿唇面pH,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同一个体口腔中,易于发生脱矿的上颌前牙唇面pH较下颌前牙唇面pH低。2同一牙弓中左右侧同名前牙间牙齿唇面pH的差异性应用配对t检验,对同一牙弓中左右侧同名前牙间牙齿唇面pH进行统计分析,由结果可知:无论上、下颌,左、右侧同名前牙间牙齿唇面pH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提示:同一个体口腔中,同一牙弓中左右侧同名前牙间牙齿唇面pH水平相一致。3同一牙弓中左右侧非同名前牙间牙齿唇面pH的差异性应用LSD-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由结果可知:上颌尖牙唇面pH(6.91±0.17)高于同颌中切牙(6.71±0.15)(P<0.05),二者牙面pH均明显高于同颌侧切牙(6.46±0.20)(P<0.05);下颌中切牙唇面pH(7.34±0.21)与侧切牙(7.30±0.14)无明显差异(P>0.05),二者均稍高于同颌尖牙唇面pH(7.10±0.26)(P<0.05)。结果提示:固定矫治中易于发生脱矿的牙位(如上颌侧切牙)较其他牙位唇面pH低。结论: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的发生与牙齿所处环境的pH有一定的相关性,固定矫治中牙面pH降低、牙面酸性环境增强可能是釉质脱矿发生的机制之一。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不同固定矫治器在前牙排齐阶段的摩擦力比较及牙齿三维移动趋势研究,R783.5
  2. 固定矫治器拆除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定量检测和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R783.5
  3. 固定矫治前后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量改变的临床调查,R783.5
  4. 氟保护漆预防釉质脱矿效果及对托槽粘结强度影响的体外研究,R783.5
  5. 不同干预措施对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口腔卫生维护的影响,R783.5
  6. 固定矫治致切牙牙根吸收的相关研究,R783.5
  7. 不同人格青少年固定矫治初期焦虑状态的调查,R783.5
  8. 配戴固定矫治器患者口腔卫生维护方法比较,R783.5
  9. 定量PCR检测正畸治疗前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R783.5
  10. CPPs影响人牙脱矿及再矿化作用的体外研究,R783.5
  11. 固定矫治器治疗对青少年患者心理影响的初步研究,R783.5
  12. 固定矫治对牙周微生态环境的影响,R783
  13. 唇侧和舌侧托槽对菌斑附着影响的研究,R783.5
  14. 脉冲Nd:YAG激光照射预防正畸托槽周围釉质脱矿的实验研究,R783.5
  15. 乳杆菌代谢产物对于固定矫治患者牙周指数和龈下菌群的敏感性研究,R783.5
  16. 冷光美白对牙釉质影响的实验研究,R781.05
  17. 自酸蚀粘接技术对牙釉质脱矿影响的实验研究,R783.5
  18. 固定正畸患者龈沟液中sICAM-1含量变化的研究,R783.5
  19. 安氏Ⅱ~1错(牙合)早期不同矫治方法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R783.5
  20. 两种粘结剂对托槽周围釉质脱矿程度及氟水平的影响,R783.3
  21. Nd:YAG激光对预防正畸牙釉质脱矿的观察,R783.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口腔科学 > 口腔矫形学 > 口腔正畸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