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选择性胸静脉起搏时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特点

作 者: 张棠
导 师: 刘浩
学 校: 广西医科大学
专 业: 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房性心律失常 胸静脉起源 P波 定位诊断
分类号: R541.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胸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12导联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特点,识别触发房颤的房性早搏和房性心动过速,为心律失常定位提供帮助。方法:35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常规放置高位右心房,冠状静脉窦及右室电极。行射频消融前,将消融电极分别送入胸静脉进行起搏后,记录体表12导联心电图P波图形,分析p波的振幅、时限、极性等形态特点。结果:与窦性P波相比,起源胸静脉的p波时限在各导联上有差异。左肺静脉来源的P波时限比右侧来源的P波时限长;上腔静脉P波时限比窦率的P波时限长;而右侧肺静脉的P波时限要比上腔静脉的P波时限长。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有差异,而胸导联无差异。上肺静脉P波振幅比下肺静脉的P波振幅要高;上腔静脉P波振幅比窦率的P波振幅要高。腔静脉起源的P波极性在胸导联都为正向,窦率和上腔静脉的P波极性在V1-2导联呈正向、负向及双向。其余为正向。当Ⅰ导联<55uV时或者Ⅰ导联极性为负向时对诊断来源于左肺静脉来源的P波敏感性为100%,但特异性相对较低。avL导联振幅/Ⅰ导联的振幅>1.55对诊断左肺静脉来源的P波敏感性有70%,特异性为85%。avL导联极性为正向或者V1导联极性为非负向对窦性心律和上腔静脉来源的敏感性为100%。avF导联振幅/Ⅰ导联振幅≥1.8,诊断上腔静脉来源的P波敏感性为88.6%.对于上下肺静脉来源的P波时,avF导联振幅≥95uV时,敏感性为94.3%。结论:总结胸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P波形态特点,并通过其形态特点定位异位来源P波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全文目录


中英文对照表  4-5
摘要  5-7
Abstract  7-10
前言  10-13
资料与方法  13-17
结果  17-26
讨论  26-33
结论  33-34
参考文献  34-40
综述  40-58
  参考文献  51-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基于超声波的泥浆密度测试机理的研究,TE256.7
  2. 光学零件表面轮廓干涉测量方法研究,TG84
  3. 超声波钎焊填缝及钎缝优化工艺研究,TG454
  4. 基于FPGA的电磁超声检测系统的研究,TH878.2
  5. 慢光光纤陀螺信号检测电路设计,V241.5
  6. 光纤陀螺信号处理线路FPGA实现,V241.5
  7. 基于SVM的高速公路路面浅层病害的自动检测算法研究,U418.6
  8. 低频方波小功率金卤灯电子镇流器的研究,TM923.61
  9. 远程多轴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系统的研制,TM383.6
  10. 航天继电器时间参数测试分析技术的研究,TM58
  11. 三相交流斩波调压及其谐波消除技术研究,TM423
  12. 交流永磁电机的驱动策略对损耗影响的研究,TM351
  13. 二维人体心室心肌缺血模型中的折返波仿真研究,R318.0
  14.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变换研究,TN761
  15. 海杂波背景下的舰船目标雷达成像算法研究,TN958
  16. 海杂波建模及其对ISAR成像的影响,TN957.54
  17. 8毫米波直接检波式辐射计研究,TN850.7
  18. 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仿真与信号处理算法研究,TN958.93
  19. 图像的稀疏表示及编码模型研究,TP391.41
  20. 唇读中的特征提取、选择与融合,TP391.41
  21. 桡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信号的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心律失常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