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IL-8,IL-10及其比值与冠心病及介入诊疗关系的研究

作 者: 陈雷
导 师: 姚丽梅
学 校: 广西医科大学
专 业: 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超敏C反应蛋白
分类号: R54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 ion, PCI)发展迅速。在近20多年内,派生了一系列新的介入治疗技术,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等。目前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虽然CHD患者经PC工治疗后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PCI可致冠状动脉损伤,激发炎症反应,引起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并可引起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这严重影响PCI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对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炎症因子包括:IL-1、IL-4、IL-6、IL-8、 IL-10、TNF-a等参与PCI术后的ISR和MACE的发生,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最受关注。IL-8是一种由多种细胞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它对中性粒细胞起趋化作用,它在冠脉介入术后发挥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IL-10是一种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能通过抑制单核、巨嗜等细胞产生致炎因子和趋化因子,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它在抑制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RP是反映炎性过程的敏感指标。PCI术后不单引起炎症反应,而且可能引起炎症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间关系的失衡。目前,PCI术后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间是否发生失衡,影响其失衡的因素有哪些。这类研究比较少,国内外也较少报道。目的:1.通过检测不同类型CHD患者术前血清工L-8,IL-10,h s CRP的水平,探讨不同类型CHD患者术前体内炎症反应强度及抗炎状态是否有差异。2.对比CAG或PCI术前与术后血清IL-8,IL-10,h s CRP的变化,探讨CAG术和PCI术后炎症状态的变化。3.通过比较CAG和PCI术前及术后工L-8与工L-10比值的变化,以术后IL-8/IL-10比值为因变量、术前IL-8/IL-10比值、Gensini积分、植入支架总长度、临床分组(赋值:SA1组=1,SA2组=2,UA组=3)为自变量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探讨炎症因子失衡与冠心病及介入治疗的关系。对象与方法:对象:2011年4月—2011年10月连续入选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及心内科拟诊冠心病而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 nary angiogr aphy, CAG)检查或接受PCI的患者,除外合并冠脉左主干病变、心脏瓣膜病、心肌病、恶性肿瘤、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风湿性疾病等,研究对象103例。方法:根据患者CAG的结果及临床表现将研究对象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单纯造影组(SAl)31例,稳定型心绞痛PCI组(SA2)34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PCI组(UA)组38例,各组入选对象均包含高血压或糖尿病病人。用ELISA法检测工L-8、IL-10等。连续型变量形式的实验数据以x±s表示,2组数据间比较用两样本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构成比之间比较用x2检验。以术后IL-8/IL-10比值为因变量、术前IL-8/IL-10比值、Gensini积分、植入支架总长度、临床分组(赋值:SA1组=1,SA2组=2,UA组=3)为自变量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SA1组、SA2组与UA组术前各指标水平比较:UA组IL-8水平较SA1组升高(P<0.05);术前hs-CRP水平UA组较SA1,SA2组升高(P<0.05);IL-10水平三组间无差别。(2)SA1组、SA2组与UA组手术前后各指标比较:SA1组术前与术后IL-10,IL-8无明显差别(P>0.05,P>0.05),hs-CRP明显升高(P<0.01);SA2组术后IL-10,IL-8较术前升高(P<0.05,P<0.01),hs-CRP明显升高(P<0.01);UA组术前与术后IL-10无差别(P>0.05),IL-8,hs-CRP明显升高(P<0.01,P<0.01)。(3)IL-8/IL-10比值比较:SA2组及UA组术后IL-8/IL-10比值高于术前(P<0.05,P<0.01)。术后UA组IL-8/IL-10比值高于SA1及SA2组(P<0.05,P<0.05)。(4)术后IL-8/IL-10比值相关因子分析:术前IL-8/IL-10比值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状态与术后IL-8/IL-10比值相关。结论:(1)在不同类型CHD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强度有差异,以UA组反应强度明显。(2)PCI术后会引起血管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3)PCI术后表明存在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而且以术前存在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的不稳定心绞痛状态患者更明显。

全文目录


1:英汉缩略对照表  4-5
2:中文摘要  5-9
3:英文摘要  9-14
4:前言  14-17
5:资料与方法  17-24
6:结果  24-27
7:讨论  27-32
8:结论  32-33
9:参考文献  33-38
综述  38-48
  参考文献  46-48
致谢  48-4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9

相似论文

  1. 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及颈椎间盘TNF-α、IL-1β的表达,R681.55
  2.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与载脂蛋白C3、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R743.33
  3. 穴位埋线对哮喘模型大鼠IL-4等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4. 重组hIL-10抗家兔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对IL-2、IFN-γ、GCs、T细胞凋亡的影响,R392
  5. 亚洲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R541.4
  6. 生长分化因子-15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初步研究,R541.6
  7.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LOX-1的变化及意义,R541.4
  8.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R541.75
  9. 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ACS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探讨,R541.4
  10. 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CD34~+的相关性分析,R541.4
  11. CISS分型与TOAST分型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及意义(附210例病例分析),R743.3
  12. 踝臂指数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脉病变的判定价值,R541.4
  13.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6的测定及临床意义,R725.6
  14. 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及相关生化hs-CRP和LDL-C的变化,R743.3
  15. p38MAPK对变应性鼻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IL-5的影响,R765.21
  16. 2型糖尿病个体中血清补体因子H,hs-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R587.1
  17. 硫化氢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作用,R576
  18. 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青蒿琥酯的干预,R595.4
  19. 重组hIL-10抗家兔皮肤移植反应中CC、IL-8/CXCL8趋化因子的变化,R392.4
  20. 重组hIL-10抗家兔皮肤移植反应中TLRs的变化,R392.4
  21. 重组hIL-10抗家兔皮肤移植反应中IL-17家族的变化,R392.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