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足浴法配合口服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作 者: 曲展
导 师: 李红梅
学 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妇科学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足浴法 临床观察
分类号: R271.1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7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观察足浴法配合口服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方法:本研究选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108例和健康人36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6例。36例健康人为正常组。A组采用足浴法配合口服少腹逐瘀颗粒治疗。于经前7d开始中药足浴,1剂/1次。同时配合口服少腹逐瘀颗粒,1袋日3次,共连用10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B组采用A组足浴治疗方法。C组采用A组中口服少腹逐瘀颗粒的治疗方法。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三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血流变变化情况。并随访患者3个月经周期,观察其复发率研究结果:1.三组患者痛经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85.3%、82.9%,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C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2.2%、44.1%、45.7%,A组与B、C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三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79.4%、77.1%;治愈率分别为55.0%、29.4%、22.9%,A组与B、C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C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A组治疗后积分明显低于B、C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三组患者的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后A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C组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C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A组在改善血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稠度上明显优于B、C组,且B、C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5.三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比较,A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中药足浴法配合口服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确切,在改善中医症状、血流变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还可以降低其复发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全文目录


缩略词表  4-5
摘要  5-7
ABSTRACT  7-10
引言  10-11
综述  11-34
  1 祖国医学对痛经的认识及治疗  11-26
    1.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1
    1.2 病因病机  11-13
    1.3 治疗  13-26
  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发病机理认识及治疗  26-30
    2.1 发病机制  26-28
    2.2 治疗  28-30
  3 中药足浴法  30-33
    3.1 中药足浴法的理论依据  30-31
    3.2 中药足浴法的作用机制  31-33
    3.3 中药足浴法的特点  33
  4 小结  33-34
临床研究  34-41
  1 临床资料  34-37
    1.1 病例来源  34
    1.2 诊断标准  34
    1.3 病例选择标准  34-35
    1.4 痛经评分标准  35-36
    1.5 痛经轻重分级标准  36-37
  2 治疗方法  37-39
    2.1 药物选择及分组  37
    2.2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37
    2.3 疗效判定标准  37-38
    2.4 统计方法  38
    2.5 一般资料  38-39
  3 结果  39-41
    3.1 痛经疗效比较  39
    3.2 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39
    3.3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39-40
    3.4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40
    3.5 远期疗效比较  40-41
讨论  41-50
  1 立题依据  41
  2 药物组成及分析  41-46
    2.1 中药足浴药物组成  41
    2.2 中药分析  41-44
    2.3 现代药理学研究  44-46
  3 本法治疗本病的机理探讨  46-48
    3.1 血瘀证与血流变学的关系  46-47
    3.2 对血流变学的影响  47-48
  4 临床疗效评价  48
  5 问题与展望  48-50
结论  50-51
致谢  51-52
参考文献  52-59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9-61
个人简历  61

相似论文

  1. 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肾两虚证的临床观察,R272
  2. 宁心缓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实验研究,R285.5
  3. 温经止痛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R289.5
  4. 谢亚莉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总结,R271.113
  5. 孟安琪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验总结,R271.113
  6. 脐疗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综合症状的影响,R246.3
  7. 两种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R687.3
  8. 没药中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应物质基础研究,R285.5
  9. 原发性痛经易感体质与证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R271.9
  10. 针刺单穴与组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即刻镇痛作用时效规律研究,R246
  11. 原发性痛经与瘀血体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R271.1
  12. 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观察和机理研究,R244.1
  13. 益肾降脂汤治疗老年高脂血症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研究,R259
  14. 头、体针联合应用分期治疗中风病后瘫痪(软瘫期、痉挛期)的临床研究,R246.6
  15. 柴板汤治疗流行性感冒表寒里热证的临床观察及对患者血清IL-2和IFN-r含量的影响,R254.9
  16. 护心胶囊治疗心房颤动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R541.75
  17. 复方明珠软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R657.16
  18. 盆宁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阻型)的临床观察,R711.3
  19. 化瘀消癥汤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R714.22
  20. 麻杏化痰汤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热哮)的临床观察,R272
  21. 加味桑菊饮治疗小儿风热咳嗽的临床观察,R27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妇产科 > 妇科病 > 经病 > 痛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