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中医黄疸与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的研究

作 者: 朱文芳
导 师: 孙克伟
学 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结合临床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 黄疸 肠道菌群 血浆内毒素
分类号: R2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1、比较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的临床特点;2、比较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证型的肠道菌群特点;3、比较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证型的血浆内毒素水平。[方法]1、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常见症状、体征及舌脉等中医四诊资料以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别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患者和经历了由阳黄-非典型阴阳黄的演变过程的同一患者黄疸的不同阶段进行脾虚证证候积分分析,以及阴黄化相关因素分析。2、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行大便培养,测定肠道菌群:肠球菌、肠杆菌、类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3、测定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1、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出现几率达到50%以上的症状、体征有:以身目发黄、尿黄、倦怠乏力、胃脘痞满、食少纳差、性欲降低、面色晦暗、肢体困重、恶心厌油、口干、少气懒言、排便困难(便滞)、腹胀、失眠多梦、肝掌、口苦、蜘蛛痣、水肿、腰膝酸软等;舌象有:舌红、舌暗、舌下脉络增粗等、舌苔厚、舌有瘀斑、舌苔腻、舌苔黄;脉象有:沉、数、弦、细、虚脉。2、以黄疸辩证,阳黄患者占55.6%(20/36);阴黄患者占2.8%(1/36);非典型阴阳黄患者占41.6%(15/36)。3、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证患者脾虚证证候积分非阳黄证(阴阳黄证)高于阳黄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患者黄疸的不同阶段脾虚证的证候积分非阳黄(阴阳黄证)阶段高于阳黄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6例患者中,基础病变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非阳黄发生率为15%,而基础病变为肝硬化的患者非阳黄发生率为60%,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早期患者非阳黄的发生率为17%,而中/晚期患者非阳黄发生率为68%,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2周的非阳黄发生率为75%,而未用/<2周抗生素的非阳黄发生率为29%,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5、阳黄组与健康组比较,肠道菌群变化表现为肠球菌、肠杆菌的显著增多(P<0.05;P<0.01);阴阳黄组与健康组比较,肠球菌进一步显著增多(P<0.01),而肠杆菌与健康人比较稍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67);双歧杆菌明显减少(P<0.001),乳酸杆菌亦减少(P<0.05);阳黄组(湿热蕴结)与阴阳黄组(脾虚为主兼有湿热)相比较,肠球菌显著增多(P<0.01);而肠杆菌的数量反而减(P<0.0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双歧杆菌的进一步减少(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乳酸杆菌有下降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6、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阳黄证、阴阳黄证与健康人比较,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P<0.01)。7、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血浆内毒素与双歧杆菌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508P=0.001,与肠球菌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527P=0.000,有统计学意义。与其它菌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瘀、湿热(毒)、虚”为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主要的病因,虚实夹杂证为其病机特点,以“湿热(毒)、瘀热”为实,以“脾虚”为虚。病位主要肝、胆、脾、’肾。2、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黄疸的演变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阳黄与阴黄转化过程中存在一个特殊阶段-阴阳黄阶段。脾虚因素贯穿了整个病程之始终。基础病为肝硬化、中/晚期病程以及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是导致黄疸的阴黄转化的相关因素。3、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阳黄-阴阳黄-阴黄”过程中,随着脾虚症状的加重,肠道菌群失调的程度也愈来愈明显,血浆内毒素水平逐步增高,存在阴黄化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8
Abstract  8-12
引言  12-18
第一部分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中医黄疸的临床特点  18-34
  资料与方法  18-23
    1 病例选择标准  18-20
      1.1 诊断标准  18-19
        1.1.1 西医诊断标准  18-19
        1.1.2 中医诊断辩证标准  19
      1.2 纳入标准  19
      1.3 排除标准  19-20
    2 研究方法  20-23
      2.1 病例来源  20
      2.2 病例分组  20
      2.3 观察指标  20-21
      2.4 实验方法  21
      2.5 统计学处理  21-23
  结果与分析  23-29
    1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中医四诊资料分析  23-25
    2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类型的脾虚证证候积分比较  25-26
    3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黄疸演变过程中脾虚证证候积分比较  26
    4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黄疸阴黄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26-29
  讨论  29-34
    1 中医对黄疸传统的认识  29-30
    2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黄疸演变的特殊性  30-32
    3 脾虚因素贯穿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始终  32
    4 导致阴黄化的相关因素  32-34
第二部分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中医黄疸与肠道菌群、内毒素的相关性研究  34-48
  材料与方法  34-40
    1 研究对象  34
    2 实验材料  34-37
      2.1 实验设备  34
      2.2 选择性培养基  34-37
      2.3 主要试剂  37
      2.4 实验耗材  37
    3 实验方法  37-39
      3.1 标本收集  37-38
      3.2 粪便标本的处理  38
      3.3 肠道菌群鉴定  38
      3.4 血浆内毒素检测  38-39
    4 统计学方法  39-40
  结果与分析  40-43
    1 肠道菌群培养结果  40-41
    2 血浆内毒素检测结果  41-42
    3 血浆内毒素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42-43
  讨论  43-48
    1 正常人群的肠道菌群  43
    2 慢性肝病肠道菌群的变化  43-44
    3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44-46
    4 脾虚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46-48
结论  48-49
参考文献  49-54
致谢  54-55
综述  55-62

相似论文

  1. 植物精油对仔猪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及免疫性能的影响,S828.5
  2. 抗生素干预小鼠及菌群相关疾病患者肠道菌群蛋白组分研究,R446.5
  3. 几种天然保鲜剂的抑菌机理,TS201.3
  4. 高频超声对婴儿胆道闭锁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R445.1
  5. 胆汁淤积时肝组织线粒体功能改变及mtDNA损伤的临床分析,R575
  6. 设置特需护理员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影响研究,R473.71
  7. 卢秉久教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经验总结,R249
  8. 肿瘤合并黄疸病人的中医临床特征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R259
  9. 梗阻性黄疸大鼠NF-κB的变化及其对肝脏免疫应答的影响,R657.4
  10.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R445.1
  11. 魔芋甘露寡糖对黄颡鱼的益生功能研究,S963
  12. 恶性阻塞性黄疸术前胆道引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循证研究,R735
  13. 谷氨酰胺对梗阻性黄疸大鼠门静脉阻断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R657.4
  14.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IL-18的作用,R657.4
  15.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R657.4
  16. ~(99m)Tc-EHIDA肝胆断层显像对婴儿持续性黄疸常见病因的鉴别诊断价值,R817.4
  17. 胆红素水平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影响及术前减黄的应用价值分析,R735
  18. 两种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对比研究,R735
  19. 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R272
  20. 血清及胆汁肿瘤标志物在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R657.4
  21.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肠黏膜IL-6变化的影响,R57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