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路权交易的交通拥挤治理问题研究

作 者: 王哲
导 师: 雷定猷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关键词: 道路交通拥挤 路权交易 产生机理 治理模式 运行机制
分类号: U4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和道路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造成严重的道路交通拥挤。本文在阐述道路交通拥挤产生机理的基础上,采用路权交易方法,提出并设计道路交通拥挤的路权交易治理模式运行机制和实施原则,深入研究道路交通拥挤治理问题。以道路交通拥挤及其治理为研究对象,阐述道路资源的稀缺性、模糊性和负外部性等特征,明确道路资源隶属于准公共性物品范畴,并采用博弈理论,研究道路交通拥挤的产生机理,进一步明确道路交通拥挤的治理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道路交通拥挤的路权交易行为,设计基于最大化边际成本、差异化路权消费和最大化剩余价值的交通拥挤的路权交易治理模式,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论述交通拥挤路权交易治理模式效用。分析道路交通拥挤的路权交易运行流程,确定路权总量与初始分配,提出路权交易和消费的具体实施原则,分析交通拥挤路权交易监管与调控体系,明确道路交通拥挤的路权交易运行机制。采用路网中道路饱和度来表征道路的拥挤程度,以饱和度超限量的旅行时间为上层目标、出行者用户均衡为下层规划,构建基于饱和度超限量的双层规划模型,设计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遗传算法和Polyak算法的组合算法对其求解,提出基于饱和度的路权消费标准与方法。最后,以太原市城区主干道交通拥挤治理问题为例,运用所提出的交通拥挤路权交易治理模式和基于饱和度超限量的双层规划模型及其算法,对比分析了实施路权交易治理前后的交通拥挤状况,实例表明:所提出的交通拥挤路权交易治理模式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理效果。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绪论  8-15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8-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3
    1.2.1 国外研究现状  9-1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1-13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5
第二章 道路交通拥挤产生机理  15-24
  2.1 道路资源的特性分析  15-18
    2.1.1 道路资源的稀缺性  15
    2.1.2 道路资源产权的模糊性  15-16
    2.1.3 道路资源的负外部性  16-17
    2.1.4 道路资源的准公共物品性  17-18
  2.2 道路交通拥挤的产生机理  18-21
    2.2.1 交通拥挤的博弈论分析  18-20
    2.2.2 道路交通拥挤产生机理  20-21
  2.3 道路交通拥挤的治理目标  21-22
  2.4 本章小结  22-24
第三章 道路交通拥挤的路权交易治理模式  24-40
  3.1 交通拥挤的路权交易行为  24-28
    3.1.1 路权与路权交易  24-26
    3.1.2 交通拥挤的路权交易行为分析  26-28
  3.2 交通拥挤的路权交易治理模式实施机理  28-31
    3.2.1 边际成本最优化手段  28-29
    3.2.2 路权消费差异化手段  29-31
    3.2.3 剩余价值最大化手段  31
  3.3 交通拥挤的路权交易治理模式效用  31-35
    3.3.1 微观效用分析  31-33
    3.3.2 宏观效用分析  33-35
  3.4 交通拥挤的路权交易治理模式运行机制  35-39
    3.4.1 路权交易运行流程  35-36
    3.4.2 总量确定与分配  36-38
    3.4.3 路权消费与交易  38
    3.4.4 路权交易监管与调控  38-39
  3.5 本章小结  39-40
第四章 基于饱和度的路权消费模型与算法  40-47
  4.1 问题分析  40
  4.2 路权消费标准决策模型建立  40-43
    4.2.1 道路饱和度  40-41
    4.2.2 交通出行费用分析  41
    4.2.3 模型建立  41-43
  4.3 模型求解  43-45
    4.3.1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最佳收费路段决策算法  43-45
    4.3.2 模型求解算法  45
  4.4 特殊路权消费标准决策准则  45-46
  4.5 本章小结  46-47
第五章 实例  47-58
  5.1 实力背景  47-50
  5.2 路段流量及饱和度  50-54
    5.2.1 路权交易实施前的结果  50-51
    5.2.2 总量控制下的结果  51-52
    5.2.3 密度控制下的结果  52-54
  5.3 结果对比分析  54-57
    5.3.1 总出行成本  54-55
    5.3.2 总饱和度超限量  55
    5.3.3 道路拥挤程度  55-57
  5.4 本章小结  57-5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58-60
  6.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58-59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9-60
参考文献  60-64
致谢  64-65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5

相似论文

  1. 当代广告舆论化现象研究,G206
  2.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3. 侵蚀红壤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肥力质量评价,S158
  4. 基于供应链的食品物流运行模式及机制研究,F426.82
  5. 煤炭企业节能运行机制评价研究,F206
  6.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F276.5
  7. 青海柴达木地区荒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X171
  8.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环境研究,F293.3
  9. 哈尔滨市农田退化土壤治理技术模式研究,S158.1
  10. 基于运输通道的货运交通需求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U492.313
  11. 区域货运需求预测方法研究,F224;U492.313
  12. 甘肃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建设发展研究,F542
  13. 国家实验室运行机制研究,G311
  14.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F273.1
  15.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及运行机制研究,F832.39
  16.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发展银行的战略定位与运行机制研究,F832.33
  17.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图书馆界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网建构研究,G252.6
  18. 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F205
  19.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G718.5
  20. 我国大学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研究,G807.4
  21. 安徽省普通高校群体竞赛现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G807.4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 >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