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功能及其技术选择研究

作 者: 刘晓玲
导 师: 孟宪学
学 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 业: 农村与区域发展
关键词: 北京山区 生态屏障 功能分区 技术选择
分类号: X1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北京市加大了对山区生态建设的力度,进行了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对改善首都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京郊山区资源的过度利用、城镇乡村的开发建设、不合理的功能定位、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使山区生态与环境质量持续下降,以及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导致的环境破坏与生态退化尚未完全得到遏制和修复,而山区发展又成为21世纪初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攻坚战,必然会带来资源、能源需求的增长,从而造成生态与环境负荷加重,给有限的生态资源带来更大的压力,由此造成的山区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体现生态友好、环境友好的原则,保护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北京山区生态屏障建设成为当前亟待攻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首都山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划分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功能区,对首都山区的生态屏障功能进行分区研究,针对不同功能区生态建设的技术现状及需求,综合分析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建设的技术选择,为北京山区生态屏障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2
第一章 绪论  12-14
  1.1 立题背景  12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3
    1.2.1 研究目标  12
    1.2.2 研究意义  12-13
  1.3 技术路线  13-14
第二章 生态屏障的基本理论  14-19
  2.1 生态屏障概述  14-16
    2.1.1 生态屏障的由来  14-15
    2.1.2 生态屏障的内涵  15
    2.1.3 生态屏障的特点  15-16
  2.2 生态屏障的主要功能  16-17
    2.2.1 净化功能  16
    2.2.2 调解与阻滞功能  16
    2.2.3 水源涵养功能  16-17
    2.2.4 土壤保持功能  17
    2.2.5 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  17
  2.3 生态屏障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17-19
    2.3.1 生态屏障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生态安全意义深远  17
    2.3.2 生态屏障建设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7
    2.3.3 生态屏障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17-19
第三章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建设现状  19-44
  3.1 首都山区的位置与范围  19-20
  3.2 首都山区自然环境特征  20-33
    3.2.1 气候  20-22
    3.2.2 地貌  22-25
    3.2.3 土壤  25-28
    3.2.4 水文  28-31
    3.2.5 植被  31-33
  3.3 首都山区社会经济环境特征  33-39
    3.3.1 人口相对稀少,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33-36
    3.3.2 “十一五”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36-37
    3.3.3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三产比重偏低  37-39
    3.3.4 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特色生态型农业格局初步形成  39
    3.3.5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39
  3.4 首都山区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39-42
    3.4.1 水土流失严重  39-41
    3.4.2 局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41
    3.4.3 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41
    3.4.4 资源压力严峻—水资源短缺  41-42
    3.4.5 坡陡土薄、土地质量差  42
  3.5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建设现状  42-43
    3.5.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42
    3.5.2 山区关停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42
    3.5.3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42-43
  3.6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建设存在的问题  43-44
    3.6.1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43
    3.6.2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不完善  43
    3.6.3 环境建设后续管理水平较低  43-44
第四章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建设战略  44-56
  4.1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建设目标  44
    4.1.1 总体目标  44
    4.1.2 近期目标  44
    4.1.3 远期目标  44
  4.2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4-45
    4.2.1 指导思想  44-45
    4.2.2 基本原则  45
  4.3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功能分区  45-54
    4.3.1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功能分区的目标  45-46
    4.3.2 生态屏障功能分区的原则  46
    4.3.3 生态屏障功能分区的方法  46-47
    4.3.4 生态屏障功能分区方案  47-54
  4.4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建设的策略与基本途径  54-56
    4.4.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54
    4.4.2 全面调查科学规划  54-55
    4.4.3 重视新技术研发与推广  55
    4.4.4 加强体制与制度创新  55
    4.4.5 加强宣传全民参与  55-56
第五章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建设的技术选择  56-65
  5.1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建设技术需求分析  56-57
  5.2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建设技术选择的原则  57-58
    5.2.1 因地制宜原则  57
    5.2.2 生态屏障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57
    5.2.3 保护、开发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57-58
  5.3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建设技术现状分析  58-60
    5.3.1 封山育林技术  58-59
    5.3.2 人工造林技术  59
    5.3.3 飞播造林技术  59-60
    5.3.4 爆破整地造林技术  60
  5.4 首都山区生态屏障建设技术选择  60-65
    5.4.1 生态恢复技术  61-62
    5.4.2 生态保护技术  62
    5.4.3 生态治理技术  62-64
    5.4.4 生态开发技术  64-65
第六章 主要结论  65-66
参考文献  66-69
致谢  69-70
作者简历  70

相似论文

  1. 需求不确定下企业竞争的战略技术选择,F426.31
  2. 望城区空间发展模式研究,TU984.113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的构建策略研究,X24
  4. 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及应用,X53
  5. 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一、二级分区研究,X321
  6. 沥青路面功能分区理论和方法研究,U416.217
  7. 异质性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F832.6;F224
  8. 光子晶体光纤选择性空气孔塌缩技术研究,TN253
  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研究,F205
  10. 西安大学校园绿化空间的规划研究,TU985.124
  11. 休闲农园景观规划分析,TU986
  12. 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研究,F592.7
  13. 技术选择与企业战略匹配研究,F273.1
  14. 基于技术集成创新的企业外部技术获取和选择研究,F224
  15.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F301
  16. 中国战略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F204
  17. 辽河流域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Q178
  18. 基于遥感的赣江上游流域生态功能价值变化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F301;F205
  19. 以新的视角探究当代中国大规模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TU984.14
  20.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及政策建议,F127
  21. 黑龙江省边疆口岸东宁县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P208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