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亚致死低温对驼绒藜属植物不同季节耐寒性影响

作 者: 淖敏胡
导 师: 易津; 乌仁其木格
学 校: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驼绒藜属植物 耐寒性 生理指标
分类号: Q9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不同季节采用人工模拟亚致死低温处理3种驼绒藜属植物4种材料(1-NX:驼绒藜宁夏生态型;2-HB1:5年生华北驼绒藜;3-HB2:3年生华北驼绒藜;4-KE、华北驼绒藜科尔沁生态型),评价其不同季节植物抗寒性的差异;实验采用6种生理指标探讨了其耐寒生理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植物细胞透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逐渐下降,4种材料的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这表明人工模拟低温处理后4种材料的膜系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植物细胞透性能够直接反应植物材料间耐寒性差异。用细胞伤害率来评价4种材料的耐寒性排列为:华北驼绒藜科尔沁生态型(4-KE)>5年生华北驼绒藜(2-HB1)>宁夏生态型驼绒藜(1-NX)>2年生华北驼绒藜(3-HB2)。2.驼绒藜属植物耐寒性生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4种材料的测定的各生理指标在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脯氨酸含量积累在4个季节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3.各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相关性达极显著,说明驼绒藜属植物以积累可溶性蛋白质为主来增强耐寒性。而丙二醛、POD、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不稳定。4.从不同季节季节测定的6个生理指标来看,在冬季4种材料的抗寒性最强。所以选择冬季研究人工模拟低温下植物耐寒性更能接近植物本身的耐寒能力。因为有些植物经过了秋季自然低温锻炼后在冬季耐寒性加强。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引言  7-16
  1.1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7-12
    1.1.1 植物形态特性与抗寒性  7
    1.1.2 植物膜系统与抗寒性  7-8
    1.1.3 植物生理生化指标与抗寒性  8-11
    1.1.4 植物激素与抗寒性  11-12
  1.2 驼绒藜属植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6
    1.2.1 驼绒藜属植物种子特性研究  12-13
    1.2.2 驼绒藜属植物空间格局研究  13
    1.2.3 驼绒藜属植物生殖生态方面的研究  13-14
    1.2.4 驼绒藜属植物育种研究  14-15
    1.2.5 驼绒藜属植物抗性的研究  15
    1.2.6 驼绒藜属植物生理方面的研究  15-16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16-19
  2.1 试验地概况  16
  2.2 试验材料  16-17
  2.3 试验方法  17-19
    2.3.1 室内模拟低温处理方法  17
    2.3.2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17-19
  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19
3 结果与分析  19-40
  3.1 春季材料耐寒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19-24
    3.1.1 人工低温处理后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19-20
    3.1.2 人工低温胁迫下驼绒藜属植物各生理指标的变化  20-23
    3.1.3 低温胁迫理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23-24
  3.2 夏季实验结果与分析  24-29
    3.2.1 人工低温处理后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24-25
    3.2.2 人工低温胁迫下驼绒藜属植物各生理指标的变化  25-28
    3.2.3 低温胁迫理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28-29
  3.3 秋季实验结果与分析  29-34
    3.3.1 人工低温处理后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29-30
    3.3.2 人工低温胁迫下驼绒藜属植物各生理指标的变化  30-33
    3.3.3 低温胁迫理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33-34
  3.4 冬季实验结果与分析  34-39
    3.4.1 人工低温处理后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34-35
    3.4.2 人工低温胁迫下驼绒藜属植物各生理指标的变化  35-38
    3.4.3 低温胁迫理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38-39
  3.5 四个季节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39
  3.6 不同季节细胞伤害率的分析  39-40
4 讨论  40-42
  4.1 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与丙二醛含量的关系  40
  4.2 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与脯氨酸含量关系  40
  4.3 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与相对电导率关系  40-41
  4.4 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与POD含量的关系  41
  4.5 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关系  41-42
  4.6 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与可溶性蛋白质关系  42
  4.7 建立未致死状态下植物抗寒性综合评价体系的探讨  42
5 结论  42-44
  5.1 驼绒藜属植物耐寒性评价结果  42-43
  5.2 不同季节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生理基础差异的研究  43-44
致谢  44-45
参考文献  45-51
作者简介  51

相似论文

  1. 热应激肉牛营养与环境调控技术及其行为研究,S823
  2. 改良剂对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研究,X53
  3. 不同光周期盲蝽蟓种群生命参数及受害寄主生理指标研究,S435.622
  4.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芽期和苗期耐盐性鉴定与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S565.4
  5. 氮素对高羊茅耐寒性生理机制研究,S688.4
  6. 不同基质配比对容器大叶女贞苗生长与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S687
  7. 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抗晚霜冻能力鉴定及相关生理指标研究,S512.11
  8. 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及耐寒性研究,S476.3
  9. 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生理和物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S572
  10. 糜子化杀剂筛选及杀雄效果研究,S482.99
  11. 草原公路光环境对驾驶员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U491.254
  12. 甜高粱茎秆采后生理特性及乙醇发酵工艺研究,TS262.2
  13. 苜蓿叶象甲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S433
  14. 红皮糙果茶和毛枝连蕊茶的群落学特征、繁育与抗寒性研究,S685.14
  15. 三星黄萤叶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及耐寒性研究,S433
  16. 中华稻蝗的胚胎发育及卵耐寒性的地理变异,S433
  17. 美国及国际水稻所引进粳稻品系遗传多样性和特性的研究,S511.22
  18. 中国东南沿海秋茄(Kandelia candel)遗传多样性、光合特性及耐寒性研究,S718.4
  19. 菠萝种质苗期抗旱性与耐寒性评价研究,S668.3
  20. 4个狗牙根品种(系)的耐寒性评价,S688.4
  21. 苜蓿叶象甲实验种群生命表及翅型分化研究,S435.4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