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降解PVA混合菌系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其降解机理的研究

作 者: 周明
导 师: 郭雅妮
学 校: 西安工程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混合菌 降解 PVA降解酶
分类号: X1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聚乙烯醇(PVA)具有良好的膜强度、粘附性、耐磨性、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化工、造纸等多个领域。但其可生化性差,生物降解周期长,而全世界每年有大量的PVA废水产生,我国纺织业每年在经纱上浆过程中,在上浆剂中使用的PVA就有3万多吨,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极大的危害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在PVA废水的处理方法中,生物法因其处理效果好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PVA的生物降解对于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利用前期对取自西安市国棉三厂浆纱机底部水槽处的样品(黑色块状,黑样)进行处理,筛选出的一种能较好降解PVA的混合菌系,以及对该混合菌系分离纯化得到的七个单菌。通过摇瓶发酵,考察了种龄、接种量、装液量、温度、初始pH、渗透压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对混合菌系降解PVA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种龄为2448h,接种量为4%6%,装液量为100mL时混合菌生长较好,降解PVA速率较快;混合菌系降解PVA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佳pH=7.0;渗透压在NaCl浓度低于1g/L时不影响混合菌系降解能力;光照对混合菌系降解PVA的能力基本无影响。对混合菌系所产PVA降解酶的酶学性质及其酶催化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菌系所产PVA降解酶主要为胞外酶;在降解未完全时,该PVA降解酶酶活随着PVA降解效率的提高而降低,在降解完全后,趋于一定;随着PVA浓度的增大,该PVA降解酶酶活逐渐增大;该PVA降解酶的米氏常数Km=2.06×10-3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19.5单位/min。对混合菌系降解PVA的降解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菌系可以将发酵培养基中初始平均分子量为51260Da的PVA基本完全降解,且在降解过程中有羧酸和甲基酮类物质生成。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的7种单菌,均不能单独彻底降解PVA。混合菌系对PVA的降解是一个相互协同的作用,在降解初期,一些能够利用高聚合度PVA的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先优势生长,将大分子量的PVA降解为稍小分子量的聚合物,随着培养体系中PVA平均聚合度的下降,能够利用较低聚合度PVA进行生长的好氧菌开始占据优势,进一步将较小分子量的PVA降解。将该混合菌系应用于模拟废水中,考察混菌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染料后,混合菌系降解PVA不受影响,降解效率达99%左右,COD去除率达90%左右,但是混菌对于所添加染料的去除率很低,不到20%;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淀粉会影响混合菌对于PVA的降解,降解效率下降至92.83%,COD去除率不到80%。上浆棉织物的退浆实验结果表明,PVA降解酶退浆效果最好,优于热碱退浆和热水退浆,退浆率达95.08%;PVA降解酶退浆可以在退浆过程中实现棉织物上PVA的初次降解,降低退浆液的COD,增大其可生化性;还可减少热耗和水耗,降低棉织物的损伤。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10
1 绪论  10-18
  1.1 聚乙烯醇  10-11
    1.1.1 聚乙烯醇性质  10
    1.1.2 聚乙烯醇的生产及应用  10-11
  1.2 PVA 废水的处理  11-12
  1.3 生物降解 PVA 的研究现状  12-16
    1.3.1 降解 PVA 的微生物  12-13
    1.3.2 PVA 降解酶  13-14
    1.3.3 生物降解 PVA 的机理  14
    1.3.4 生物降解 PVA 的影响因素  14-15
    1.3.5 生物降解 PVA 的实际应用  15-16
  1.4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6-18
    1.4.1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  16-17
    1.4.2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  17-18
2 实验材料及仪器  18-21
  2.1 实验药品  18-19
  2.2 实验仪器  19
  2.3 实验试剂及材料  19-21
    2.3.1 显色剂的制备  19
    2.3.2 磷酸钾缓冲液的制备  19-20
    2.3.3 粗酶液的制备  20
    2.3.4 D、E 试剂  20
    2.3.5 渗透剂 JFC 的制备  20
    2.3.6 上浆棉织物的准备  20-21
3 环境因素对混合菌降解 PVA 能力的影响  21-29
  3.1 菌种培养  21
    3.1.1 菌种来源  21
    3.1.2 培养基  21
    3.1.3 培养方法  21
  3.2 实验方法  21-22
    3.2.1 菌体生长的测定  21
    3.2.2 PVA 含量和降解效率的测定  21-22
  3.3 结果与分析  22-29
    3.3.1 混合菌生长曲线和降解 PVA 曲线  22-23
    3.3.2 种龄对 PVA 降解能力的影响  23
    3.3.3 接种量对 PVA 降解能力的影响  23-24
    3.3.4 装液量对 PVA 降解能力的影响  24-25
    3.3.5 温度对 PVA 降解能力的影响  25-26
    3.3.6 初始 pH 对 PVA 降解能力的影响  26-27
    3.3.7 渗透压对 PVA 降解能力的影响  27
    3.3.8 光照对 PVA 降解能力的影响  27-29
4 PVA 降解酶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29-36
  4.1 菌种培养  29
    4.1.1 菌种来源  29
    4.1.2 培养基  29
    4.1.3 培养方法  29
  4.2 实验方法  29-30
    4.2.1 菌体生长的测定  29
    4.2.2 PVA 含量和降解效率的测定  29
    4.2.3 标准曲线的测定  29
    4.2.4 酶活的测定  29-30
    4.2.5. PVA 降解酶分布情况的测定  30
    4.2.6 PVA 降解酶活性与底物浓度的关系  30
  4.3 结果与分析  30-36
    4.3.1 PVA 标准曲线  30
    4.3.2 混合菌系所产 PVA 降解酶的酶学特性  30-31
    4.3.3 PVA 降解酶酶活与 PVA 降解效率的关系  31-32
    4.3.4 PVA 降解酶酶活与底物浓度的关系  32
    4.3.5 PVA 降解酶酶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32-34
    4.3.6 PVA 降解酶酶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的验证  34
    4.3.7 PVA 降解酶酶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的讨论  34-36
5 混合菌系降解 PVA 降解机理研究  36-49
  5.1 菌种培养  36-37
    5.1.1 菌种来源  36
    5.1.2 培养基  36
    5.1.3 培养方法  36-37
  5.2 实验方法  37-38
    5.2.1 菌体生长的测定  37
    5.2.2 PVA 含量和降解效率的测定  37
    5.2.3 UV-Vis 光谱分析  37
    5.2.4 HPLC 分析  37
    5.2.5 IR 分析  37
    5.2.6 高效凝胶色谱分析  37-38
  5.3 结果与分析  38-49
    5.3.1 研究降解机理时样品参数及特征  38-39
    5.3.2 发酵液 pH 与降解效率的关系  39
    5.3.3 UV-Vis 光谱分析  39-40
    5.3.4 HPLC 分析  40-41
    5.3.5 甲基酮验证实验  41
    5.3.6 IR 分析  41-42
    5.3.7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42-44
    5.3.8 降解过程中菌种间相互作用  44-47
    5.3.9 混合菌系降解 PVA 降解途径讨论  47-49
6 混合菌系处理模拟废水小试  49-55
  6.1 菌种培养  49
    6.1.1 菌种来源  49
    6.1.2 培养基  49
    6.1.3 培养方法  49
  6.2 实验方法  49-50
    6.2.1 菌体生长的测定  49
    6.2.2 PVA 含量和降解效率的测定  49
    6.2.3 COD 的测定  49
    6.2.4 BOD 的测定  49
    6.2.5 染料标准曲线的测定  49
    6.2.6 染料浓度的测定  49-50
    6.2.7 棉织物的退浆  50
    6.2.8 退浆率的测定  50
  6.3 结果与分析  50-55
    6.3.1 染料标准曲线  50-51
    6.3.2 混合菌系对模拟 PVA 废水的降解  51-53
    6.3.3 模拟退浆实验  53-54
    6.3.4 混合菌系对实际 PVA 废水的处理  54-55
7 结论与展望  55-57
  7.1 主要结论  55
  7.2 研究工作小结及展望  55-57
参考文献  57-6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63-66
致谢  66

相似论文

  1. 乙草胺降解株Y3B-1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X172
  2. 三种中药浸膏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及降解动力学研究,TQ461
  3. 低分子量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TS254.9
  4. 负载铈活性炭催化臭氧化氯霉素研究,X703
  5. 静电纺丝法制备TiO2及其光催化行为的研究,O614.411
  6. Cu2+/Co2+催化漂白桉木浆工艺与机理研究,TS745
  7. 稻飞虱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S435.112.3
  8. PVA基复合包装材料纳米SiO2改性及其对咸鸭蛋保鲜效果的影响,TS253.46
  9. 生物催化/光催化联合降解毒死蜱的研究,X592
  10. 微囊藻毒素的降解与消除方法研究,X173
  11. 聚乙烯醇/聚苯乙烯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TQ340.1
  12. 中空球型纳米Bi2WO6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X703.1
  13. 两种涂层基质雷帕霉素支架治疗冠脉弥漫性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R541.4
  14. 蜘蛛丝/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的研制与开发,R318.08
  15. 聚乙烯醇/聚氨酯共混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荧光改性,TB383
  16. 超级电容器炭电极材料制备与表征,TM53
  17. 混合菌处理乳制品废水的效能研究,X703
  18. 生物降解塑料PBS的共混改性研究,TQ323.4
  19. 抗紫外线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B383.2
  20. 黄麻纤维PLA复合材料性能研究,TB332
  21. 基于PCS7的聚乙烯醇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273.5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