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巨灾债券设计与定价

作 者: 韦勇凤
导 师: 巴曙松
学 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金融工程
关键词: 巨灾债券 公共私人合作 巨灾风险管理 政府公共部门 保险市场 资本市场 巨灾建模 债券设计 债券定价
分类号: F2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巨灾损失不断攀升的趋势下,对巨灾风险管理和融资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际上最为认可和支持的是通过发展巨灾保险来拓展巨灾损失的融资渠道。然而,由于巨灾风险自身的特点,很多国家商业性的巨灾保险市场出现了供需双冷的局面,巨灾的灾前融资机制并没有起到人们预期中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巨灾风险融资具有准公共品性,而巨灾风险融资的准公共品性,可以通过公共私人合作的方式解决。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为了提供某种公共服务,可通过公共私人合作方式,建立起一种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能在这样的伙伴关系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提供公共服务,共同分担风险、分享收益。目前,一方面,我国在公共私人合作方面已具有初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另一方面,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创新发展,使得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能够连接起来,越来越多的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进行多种渠道的投资,而资本市场的雄厚的资金实力也为一些巨灾损失提供一定的保障,这为巨灾风险证券化奠定了基础。本文正是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理论,结合巨灾风险证券化中最为成功的巨灾债券的实践和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包含政府公共部门,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在内的巨灾风险管理融资体系,并运用实证分析、案例分析、均衡分析、博弈分析及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对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巨灾债券进行了设计和定价。第1章为导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思路方法、文章主要内容、结构安排及创新点等。近年来,巨灾损失频繁发生,对巨灾风险管理和融资理论的研究对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一章对巨灾债券、公共私人合作、政府通过公共私人合作来干预巨灾风险管理等相关文献及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并阐述了论文的框架和创新点。第2章首先对巨灾及巨灾风险管理进行了概念阐述,对巨灾风险证券化最为成功的产品——巨灾债券的运作机制、触发机制、定价等方面进行了概念的梳理。介绍了巨灾债券发行的基本概况,并基于投资组合理论,利用国际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公司债券市场、商品市场以及巨灾债券市场的指标数据,对巨灾债券对投资组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详细分析了巨灾债券在金融危机前后以及金融危机期间对投资组合的影响。第3章从巨灾风险融资的准公共品性入手,分析了巨灾风险的不可保性,巨灾市场保险失灵以及政府通过公共私人合作的方式如何干预巨灾保险市场,考察了政府与私人保险公司之间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风险分担机制对保险市场均衡的影响,具体举措包括政府向私人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服务、支付巨灾保险业务佣金以及政府发行巨灾债券等。最后给出了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巨灾风险管理的一些案例并进行评析与总结。第4章对巨灾融资水平进行阐述,并基于公共私人合作,为在巨灾融资水平3以上的国家,构建了包含了政府公共部门、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在内的巨灾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并对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巨灾债券的参与主体、具体结构、发行流程进行了设计。第5章对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巨灾债券的风险分担进行研究。首先基于信息传递博弈理论分别对政府公共部门与保险市场的巨灾风险分担、政府公共部门与资本市场的巨灾风险分担进行分析,得到混同策略和分离策略下的完美贝叶斯均衡的条件。最后结合巨灾建模理论、巨灾债券定价模型、随机利率分布模型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基于公共私人合作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与定价步骤。第6章对较为成功的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巨灾债券——2006年墨西哥政府发行的纯参数巨灾债券的设计及其定价进行了实证分析。第7章在分析中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中国地震巨灾债券,包括中国地震巨灾债券的基本框架、参与主体与具体结构等。并以中国大陆1996——2011年间的地震巨灾损失数据作为样本,对地震巨灾损失进行建模,利用中国现行的基准利率及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进行利率建模,结合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中国地震巨灾债券的具体结构给出了由政府发起的,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中国地震巨灾债券的具体定价结果。第8章是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1章 绪论  12-27
  1.1 研究背景  12-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4-23
    1.2.1 巨灾债券文献回顾  15-19
    1.2.2 公共私人合作文献回顾  19-23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23-25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5-27
第2章 巨灾债券与巨灾风险管理  27-42
  2.1 巨灾与巨灾风险管理  27-30
  2.2 巨灾债券  30-33
  2.3 巨灾债券发行基本概况  33-34
  2.4 巨灾债券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34-42
第3章 公共私人合作与巨灾风险管理  42-64
  3.1 公共私人合作与准公共品  42-43
  3.2 巨灾风险融资的准公共品性  43-44
  3.3 巨灾风险的不可保性  44-47
  3.4 巨灾保险市场失灵与公共私人合作  47-55
  3.5 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巨灾风险管理案例  55-64
    3.5.1 法国中央再保险公司案例  55-56
    3.5.2 加勒比巨灾风险保险基金案例  56-58
    3.5.3 中美洲自然灾害保险基金  58-59
    3.5.4 墨西哥多巨灾债券发行案例  59-61
    3.5.5 中国农业风险保险案例  61-62
    3.5.6 小结  62-64
第4章 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巨灾债券设计  64-78
  4.1 巨灾融资水平  64-66
  4.2 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巨灾债券基本框架  66-68
  4.3 基于公共私人合作巨灾债券的参与主体  68-71
  4.4 基于公共私人合作巨灾债券设计细节  71-75
  4.5 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巨灾债券发行流程  75-78
第5章 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巨灾债券风险分担  78-109
  5.1 政府公共部门与保险市场的风险分担  78-87
  5.2 政府公共部门与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担  87-95
  5.3 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巨灾债券定价  95-109
    5.3.1 巨灾建模  96-101
    5.3.2 巨灾债券定价模型  101-104
    5.3.3 随机利率分布模型  104-107
    5.3.4 基于公共私人合作巨灾债券定价步骤  107-109
第6章 基于公共私人合作巨灾债券设计与定价的实证分析——墨西哥案例  109-115
  6.1 墨西哥纯参数巨灾债券设计细节  109-110
  6.2 墨西哥纯参数巨灾债券的定价实证分析  110-113
    6.2.1 保险市场中的定价实证分析  111
    6.2.2 资本市场中的定价实证分析  111-112
    6.2.3 基于历史数据的定价实证分析  112-113
  6.3 小结  113-115
第7章 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中国地震巨灾债券设计与定价  115-132
  7.1 中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现状  115-116
  7.2 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中国地震巨灾债券设计细节  116-119
  7.3 中国年地震巨灾风险建模  119-124
  7.4 中国利率分布模型  124-126
  7.5 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的中国地震巨灾债券定价  126-132
第8章 研究结论总结与展望  132-135
  8.1 本文研究结论  132-134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4-135
参考文献  135-144
致谢  144-146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46

相似论文

  1. 我国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研究,G648.7
  2. 重庆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支持体系研究,F276.44
  3. 中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策略研究,F842.3
  4. 我国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分析,F832.51
  5. 非政府公共部门的税收政策调整研究,F812.42
  6. 内部资本市场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研究,F275
  7. 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研究,X43
  8. 集团公司治理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F224
  9.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实证研究,F121.3;F224
  10. 基于资本市场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F276.3
  11. 中国企业双重上市过程中的市场择时行为研究,F832.51
  12. 我国民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F224
  13.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制度研究,F276.3
  14. 财产保险需求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F224
  15. 重庆人身保险市场违法违规问题调查分析,F842
  16.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融资约束研究,F275
  17. 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背景研究,F832.7;F224
  18.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新探析,F224
  19. 会计信息质量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F832.51;F224
  20. 资本市场属性对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的影响研究,F832.48
  21. 我国私募股权退出制度研究,F832.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