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球孢白僵菌耐紫外线、氧化胁迫试验及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水平及酶型研究

作 者: 黄宝福
导 师: 冯明光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生防真菌 球孢白僵菌 环境胁迫 紫外线辐射 UV-B 氧化胁迫 活性氧 自由基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酶活 模型模拟 微生物防治
分类号: S476.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等丝孢类生防真菌已被开发成为多种制剂广泛用于农林害虫防治。然而,这些制剂的贮存和田间应用效果总是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紫外辐射等因素的影响。生防真菌耐受环境胁迫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制剂的田间生态适应性。本研究从研究建立球孢白僵菌对紫外辐射耐受力和氧化胁迫耐受性的定量评价技术体系入手,比较测定了若干菌株对紫外线UV-B和氧化剂亚甲基兰胁迫的耐受力,筛选获得了较耐紫外辐射和氧化胁迫的菌株;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或培养基成分对分生孢子氧化胁迫耐力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菌株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水平,分析了酶型的差异。主要内容和结果分述如下:球孢白僵菌耐紫外线辐射能力的定量评价研究建立了球孢白僵菌耐紫外线辐射能力的定量评价技术体系,并用于测定不同寄主或地理来源的20株白僵菌对紫外线UV-B辐射的耐受力。所有菌株在25±1℃和12L:12D条件下培养7天后收集孢子,所用培养基为1/4萨氏培养基(SDAY)斜面。将各菌株分生孢子粉悬浮于萌发液(2%蔗糖加0.5%蛋白胨)中,适量涂于凹载玻片上,曝露于UV-B(Bio-Sun,280~320 nm)的不同剂量(0~1.6 J/cm2)下进行辐射处理。然后,将玻片在25±1℃和12L:12D条件下保湿培养24小时,棉蓝固定,400×下镜检观察孢子萌发率。结果显示,各菌株的孢子萌发率(Gp)与UV-B辐射剂量(D)间的关系拟合逻辑斯蒂衰变模型Gp=1/(1+exp(a+bD)(r2≥0.93)。根据拟合的模型计算出UV-B对各菌株的半致死剂量LD50,变化范围从0.14J/cm2到0.92 J/cm2不等,菌株间差异显著。耐紫外辐射最好的菌株Bb2861的LD50与杭州夏季晴天(2007年8月6日)日累积紫外线辐射量(0.63 J/cm2)相接近。球孢白僵菌耐氧化胁迫能力的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建立了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耐氧化胁迫能力的定量评价技术体系,用于比较不同菌株及培养条件所产分生孢子的耐氧化胁迫能力。首先在25±1℃和12L:12D条件下培养和生产17株球孢白僵菌的分生孢子。继而在含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和300μg/ml)金属离子(Fe3+、Mn2+、Cu2+或Zn2+)、不同pH(4.0、5.0、6.0、7.0及8.0)、不同碳源及水活度的SDAY培养基上以及不同温度(15、20、25和30℃)下培养生产Bb2861菌株的分生孢子。所获分生孢子悬浮于0.02%吐温80,稀释至1000个孢子/mL的浓度,取50μL孢子悬浮液均匀涂到含10μg/ml亚甲基兰的SDAY平板(直径9 cm)上,于25±1℃和12L:12D条件下培养4天后测量菌落直径。将胁迫下菌落直径与对照组菌落直径之比定义为相对生长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作为耐氧化胁迫的指标。结果表明,17株球孢白僵菌的分生孢子耐氧化胁迫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F16,64=28.61,P<0.01)。所测菌株的菌落平均RGR值为53.74%,其中以Bb2881耐氧化胁迫能力最差,RGR仅为14.1±5.8%,而Bb2988耐氧化胁迫能力最强,RGR达到77.1±8.5%,相当于Bb2881的5.5倍。在培养基中添加金属离子的实验中,含300μg/ml Cu2+或50μg/ml Zn2+的培养基所产孢子的耐氧化胁迫能力最强,RGR值分别为71.9±7.4%和74.4±8.1%。偏高温度30℃下所产孢子的RGR值高于较低温度下生产的孢子(F3,12=28,12,P<0.01),但无氧化胁迫的30℃下所产孢子的菌落生长缓慢,菌落直径增长2.1±0.1 mm/d,而20℃下所产孢子的菌落直径增长3.5±0.1 mm/d。用可溶性淀粉作碳源生产分生孢子,其RGR值30.3%~42.5%,而以葡萄糖为碳源生产的孢子表现较强的耐氧化胁迫能力,RGR值达到73.9%~89.4%。其中,含葡萄糖31.7g/L、水活度aw为0.988的培养基所产孢子的耐氧化胁迫能力最强(RGR:89.4±9.8%)。由此得出生产最耐氧化胁迫分生孢子的培养条件,即以4%葡萄糖为碳源,添加200μg/mL Mn2+,pH略偏酸性,培养温度为25℃。球孢白僵菌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水平及酶型类别比较为了测定球孢白僵菌的SOD酶活水平并区别酶型,将17个不同地理和寄主来源的菌株的分生孢子悬液(0.02%吐温80)分别涂于9 cm SDAY平板上,在25±1℃和12L:12D条件培养4天。取菌丝液氮冷冻研磨后,加入2 mL PBS(0.02 M,pH 8.0)溶解,4℃离心(16,600×g)15min,取上清以邻苯三酚法测定SOD酶活和总蛋白浓度。SOD粗酶液经Native-PAGE活性电泳后以四氮唑蓝(NBT法)活性染色进行观察,并根据酶液对KCN和H2O2的敏感性判断SOD酶型。结果表明,不同菌株菌丝中提取的SOD酶活存在显著差异(F16,32=22.58,P<0.01),酶活水平介于0.13~1.46 U/mg蛋白,平均为0.57 U/mg蛋白。菌株Bb2861的SOD酶活最高,而菌株Bb5965的SOD酶活最低。根据四氮唑蓝活性染色结果,17株菌的细胞提取液中存在两类SOD酶,其中3株(Bb2879、Bb2881和Bb5965)只含有一个SOD条带,而其余菌株有两类SOD酶型条带。一类可能为MnSOD,而另一类为FeSOD,后者在真菌中未曾有过报道。本研究的主要成绩和创新点,一是研究建立了的球孢白僵菌耐紫外线辐射能力的定量评价技术体系,揭示了耐紫外线辐射能力在不同菌株间的差异。二是建立了白僵菌抗氧化胁迫能力的评价技术体系,揭示了不同菌株间的差异,分析了影响分生孢子耐氧化胁迫能力的因素,获得了有利于增强耐氧化胁迫孢子粉生产的优化组合。三是比较分析了不同球孢白僵菌菌株的SOD酶活水平和酶型差异,首次在生防真菌中发现FeSOD。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增进对球孢白僵菌抗逆生物学基础的认识,有助于推进害虫真菌的侵染生物学、流行学和剂型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助于提升真菌杀虫剂的田间稳定性和应用效果。

全文目录


致谢  6-11
摘要  11-14
1 球孢白僵菌胁迫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14-24
  1.1 球孢白僵菌应用  14-19
    1.1.1 生防真菌应用现状  14
    1.1.2 影响生防真菌应用推广的环境因素  14-19
  1.2 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现状  19-23
    1.2.1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及机理  19-20
    1.2.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结构和性质  20-21
    1.2.3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  21-22
    1.2.4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  22-23
  1.3 本研究内容与目标  23-24
2 球孢白僵菌耐紫外线辐射的定量评价及菌株筛选  24-31
  2.1 材料与方法  25-26
    2.1.1 菌株  25-26
    2.1.2 紫外胁迫  26
    2.1.3 阳光中紫外线辐射测定  26
    2.1.4 数据分析  26
  2.2 结果与分析  26-29
    2.2.1 球孢白僵菌耐紫外线辐射实验  26-28
    2.2.2 太阳光紫外线辐射  28-29
  2.3 讨论  29-31
3 培养条件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氧化耐受力的影响  31-37
  3.1 材料与方法  31-33
    3.1.1 菌株来源及孢子粉准备  31-32
    3.1.2 影响孢子氧化胁迫耐受力的因子试验  32
    3.1.3 氧化胁迫耐受性测定  32-33
    3.1.4 数据分析  33
  3.2 结果与分析  33-36
    3.2.1 不同菌株氧化耐受力差异  33-34
    3.2.2 培养条件对孢子耐氧化胁迫能力的影响  34
    3.2.3 培养温度、培养基pH对孢子耐氧化胁迫能力的影响  34-35
    3.2.4 碳源及水活度对孢子耐氧化胁迫能力的影响  35-36
  3.3 讨论  36-37
4 球孢白僵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及酶型  37-43
  4.1 材料与方法  37-39
    4.1.1 供试菌株及SOD粗酶液的提取  37-38
    4.1.2 不同SOD酶活水平的菌株对热胁迫的反应  38
    4.1.3 SOD酶活测定  38
    4.1.5 SOD酶型测定  38-39
  4.2 结果与分析  39-41
    4.2.1 SOD酶活性及酶型  39-40
    4.2.2 热胁迫对SOD酶活性的影响  40-41
  4.3 讨论  41-43
5 讨论与展望  43-45
参考文献  45-57
英文摘要  57-60
附录  60

相似论文

  1. 羟基化锌催化臭氧化去除水中2-MIB的研究,X703
  2. 基于导师临床经验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研究,R277.5
  3. 高性能聚丙烯腈的合成与表征,O631.3
  4. GMA的ATRP聚合及立构规整性的研究,O631.3
  5. 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S513
  6. 超表达OsSsr1基因烟草的获得及其抗逆性分析,S572
  7. 芘降解菌株SE12的分离和鉴定及其降解效果研究,X172
  8. 氯氟吡氧乙酸与莱茵衣藻的相互作用,S482.4
  9. 灰霉菌侵染拟南芥过程中ACD5的功能分析,S432.1
  10. 土壤酶活测定及土壤微生物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S154
  11. BABA诱导对黄瓜霜霉病抗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S436.421
  12. 外源NO在诱导水稻抗重金属Cd胁迫中的作用研究,S511
  13. 不同气体成分和包装材料对金针菇采后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S646.15
  14. 外源H2O2和AsA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及内源活性氧代谢特征的影响,S633.4
  15.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诱导Eca-109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R735.1
  16. 介孔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橙黄Ⅱ的研究,X791
  17. 血红素加氧酶-1参与水杨酸对镉诱导的紫花苜蓿根部氧化胁迫的调节作用,S541.9
  18. 五种不同甜樱桃砧木旱涝和高温胁迫适应性评价,S662.5
  19. 高温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S641.2
  20. 磷脂酶C和D在木聚糖酶诱导的水稻悬浮细胞抗病反应中的作用,S511
  21. 臭氧胁迫对大豆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S565.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各种防治方法 > 生物防治 > 微生物病源的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