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学运用研究

作 者: 李思聪
导 师: 许若兰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理工类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学运用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心理学与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在学术研究及实务操作中,可以交叉运用,互相借鉴。在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近则有助于正确科学地引导学生心理的发展,防止过激行为甚至极端事件发生,使我国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远则符合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国家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本文首先明确心理学、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进而分析心理学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两者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都联系密切,思想是心理现象较高层次的表现,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增强理工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存在很大区别,这在于它们的理论基础、起源、范围、层次以及地位均不同。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了理工类高校学生的特点,其一是具有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坚持追求个人理想;其二是崇尚理性思维,形成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其三是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其四是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不断提升人文素质。通过对于理工类高校学生特点的阐述,可以分析出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即客观全面的认知逐渐养成,片面意识依然存在;积极正面情绪为主导,具有波动性影响;注重磨练自身意志,依赖感需要克服;乐观向上行为为主,避免过激行为等。同时,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网络传播等方面分析其现状的原因。针对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待改进的方面,文章认为应该通过借鉴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不断完善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一方面,确立了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要引导正确的认知,建立明确的意识;要激发良性情绪,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要培养坚定的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要鼓励积极的行为,促进知行统一。另一方面,强调在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有利于提高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优化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丰富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情绪管理方法、心理拓展训练方法和叙事心理疗法四种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借鉴,可以使理工类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调整适当的情绪,培养坚韧的意志并且塑造合理的行为。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开拓解决理工类高校学生心理困扰的视野与角度,改善学生内在的心理状况和外在的行为方式,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和积极完善自我的健康心理状态,在更高层次上给学生以正确价值引导,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在充分论述以上内容的前提之下,文章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以及网络五个方面为在理工类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运用提供有效保障,以促进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其中的合理运用,达到增强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标。总之,新形势下的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社会现实环境及其学生思想状态和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学知识对理工类高校学生进行心理的教育和引导,这符合现阶段我国现阶段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1章 前言  12-19
  1.1  12-14
    1.1.1 理论依据  12-13
    1.1.2 现实依据  13-14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5
    1.2.1 研究目的  14-15
    1.2.2 研究意义  15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7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5-16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6-17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7-19
    1.4.1 研究思路  17-18
    1.4.2 研究方法  18-19
第2章 心理学与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9-23
  2.1 基本概念阐释  19-20
    2.1.1 心理学  19
    2.1.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9
    2.1.3 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9-20
  2.2 心理学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0-23
    2.2.1 心理学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20-21
    2.2.2 心理学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21-23
第3章 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3-30
  3.1 理工类高校学生的特点  23-25
    3.1.1 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坚持追求个人理想  23
    3.1.2 崇尚理性化思维,形成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  23-24
    3.1.3 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4
    3.1.4 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不断提升人文素质  24-25
  3.2 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25-27
    3.2.1 客观全面的认知逐渐养成,片面意识依然存在  25
    3.2.2 积极正面情绪为主导,具有波动性影响  25-26
    3.2.3 注重磨练自身意志,依赖感需要克服  26-27
    3.2.4 乐观向上行为为主,避免过激行为  27
  3.3 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27-30
    3.3.1 社会原因  27-28
    3.3.2 学校原因  28
    3.3.3 家庭原因  28-29
    3.3.4 学生个人原因  29
    3.3.5 网络传播原因  29-30
第4章 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借鉴  30-42
  4.1 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30-32
    4.1.1 要引导正确的认知,建立明确的意识  30-31
    4.1.2 要激发良性情绪,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31
    4.1.3 要培养坚定的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  31-32
    4.1.4 要鼓励积极的行为,促进知行统一  32
  4.2 心理学在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32-36
    4.2.1 有利于提高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33-34
    4.2.2 有利于优化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34-35
    4.2.3 有利于丰富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35-36
  4.3 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借鉴  36-42
    4.3.1 借助认知行为疗法,形成正确的认识  36-37
    4.3.2 借助情绪管理方法,调整适当的情绪  37-38
    4.3.3 借助叙事心理疗法,培养坚韧的意志  38-39
    4.3.4 借助心理拓展训练方法,塑造合理的行为  39-42
第5章 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运用的有效保障  42-50
  5.1 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合理利用心理学教育资源  42-43
    5.1.1 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42-43
    5.1.2 加强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  43
  5.2 完善学校的心理学教育机制,增强育人效果  43-45
    5.2.1 健全心理预防与干预多级体系  43-44
    5.2.2 增强心理学师资队伍的培训  44-45
    5.2.3 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  45
  5.3 形成融洽的家庭氛围,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  45-46
    5.3.1 建立理解包容的亲子关系  46
    5.3.2 促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育人关系  46
  5.4 调动学生个人自觉性,进行心理预防和调适  46-48
    5.4.1 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47
    5.4.2 形成自我心理预防机制,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47-48
  5.5 体现网络空间优势,加大舆论导向功能  48-50
    5.5.1 建设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48-49
    5.5.2 维护与管理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  49-50
结论  50-51
致谢  51-52
参考文献  52-55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5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3.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4.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5.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7.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8.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9.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G647.38
  10.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267.6
  11. 税务系统反腐倡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F812.42
  12. 交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13.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4.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5.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G641
  16. 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17.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构建的探索,G641
  18.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G641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研究,G641
  20. 传播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实效性研究,D64
  21. 军校飞行学员学习绩效机制研究,E251.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