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传统“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再思考

作 者: 孟杰
导 师: 奚广庆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科社与国际共运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垄断 发展进程
分类号: D033.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9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要研究的是传统“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研究目标是揭示这一理论在有关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若干问题上对人们的误导,并在此基础上对这几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最后探讨这一理论产生的几个深层次原因。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在有关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若干问题上对人们的误导,主要谈了三个方面。一是它在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问题上对人们的误导,本文指出这方面的误导有六个方面。第一,认为垄断占据统治地位就是出现普遍极端垄断,资本主义会由于普遍极端垄断加剧的经济社会矛盾而崩溃。第二,低估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不断因为某些事件的出现而宣布资本主义会很快灭亡。第三,不了解资本主义活力的根源,总是用某些外部性的或偶然性的、表面性的因素解释资本主义的活力,第四,夸大垄断的负面影响,忽视19世纪后期所谓“垄断组织”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发展方向的作用。第四,不重视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认为它只是供大企业宰割的弱者,没有看到小型化也是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客观方向之一。第五,忽视大企业在市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笼统认为大就是好,大就能吃小,大是方向。第六,忽视资本主义国家反垄断的努力。二是它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划分问题上对人们的误导,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划分标准不同一。第二,划分出的各个阶段不属同一层次,不能前后并列。第三,过渡阶段结束时,过渡任务还没有完成。第四,自由竞争阶段,这一时期既不是一个能和过渡时期并列的独立的一级阶段,竞争也不是自由的,把它和过渡时期并列不合逻辑,称之为自由竞争阶段是对历史的虚构。第五,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这三个阶段,它们都是二级阶段,不能和过渡时期等一级阶段并列,而且它们标明的都是资本主义所有阶段上都共同具有的特征,实际上并没有指出它们各自所对应的时期的特点,称这些阶段为垄断阶段也不合适。三是它在资本主义的替代者社会主义生产组织方式问题上对人们的误导,指出传统社会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核心规定是国家垄断,其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分散性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展开为若干矛盾。首先,它会表现在全民所有制在实践中具体展开时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即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上,在这一环节,它表现为:全民所有制的所有权归全民所有与由国家具体行使之间的矛盾。其次,它还会表现在国家接受全民委托后产生的第二种国家所有权与国家作为公共管理机关本来就有的第一种国家所有权之间的关系上,即国家的受托代理性国家所有权与公共管理性国家所有权之间的矛盾。再次,在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它会表现为:全民作为整体拥有所有权与作为个人不能直接行使所有权之间的矛盾。再次,在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它会表现为:生产活动全民当家作主与国民个人不能直接做主而由国家工作人员决定一切之间的矛盾。再次,在人与产品的关系上,它会表现为:劳动成果全民所有与劳动者不能直接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而归国家占有之间的矛盾。再次,在直接生产环节上,它会表现为:生产分散进行与管理决策的高度集中统一之间的矛盾。再次,在分配环节上,它会表现为:按劳分配与等级供给制之间的矛盾。再次,在交换环节上,它会表现为:全国统一计划与当事各方动机差异造成的信息失真和决策适当之间的矛盾。再次,在消费环节上,它会表现为:消费的二重性即消费既是生产的最终实现又是国家所有权的丧失的矛盾。最后,在积累环节,它会表现为:积累的二重性即积累在当前是生产和国家所有权的增长而将来最终会转化为消费品供给增长并造成国家所有权的丧失之间的矛盾。然后对对这三个方面问题的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问题,本文指出了资本主义不朝垄断水平不断提高方向发展而朝个人自主和普遍联系都不断加强方向发展的七个层次的原因。第一层次是人类历史的根本趋势决定了资本主义不会取消人类个体的自主性而只会使其水平不断提高,不会出现垄断水平不断提高的现象。第二个层次是人类生产的一般特点的影响。第一,再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扩大对消费的相应增长的依赖要求资本主义也要以某种方式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以实现消费增长,劳动者的生活不会越来越悲惨。第二,所有产品的可放弃性、可替代性、可改进性,使资本主义经济中对任何产品生产的极端垄断都没有技术上的可能性。第三个层次是商品生产的特点的影响。第一,商品生产者是独立的经济活动主体,经营活动中的获益与责任具有独立性,这使资本家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具有强烈的动机和责任心。第二,商品生产者是通过为别人提供使用价值来实现自己对利益的追求的,这使得资本家必须关注别人的需求,努力为别人提供尽可能好的商品或服务,这使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追逐私利的行动与别人的、社会的需求实现了强制性的一致,最终把个人追逐私利的行动引导到了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务的方向上来,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第三,商人面对的市场需求总是大于他个人直接消费需求的范围,这使得资本家会超出他个人直接消费需求范围,不顾个人直接消费需求限制,努力为市场提供尽可能多的商品,从而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更强烈的动机和更广大的空间。第四,商人追逐的是货币形式的财富,这使资本家对财富的追求具有一种无限的欲望,使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获得了更大的主观动力,具有了无限的扩张趋势。第五,商人之间互相尊重且只尊重对方的所有权,交换行为独立自主,谁也不能强迫对方,这既使资本家的个人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又使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活动流通领域中实现了更高的平等,为了实现和保护这种相互的尊重,以及流通领域的平等,资本家会努力消灭人与人之间的一切政治上的不平等和特权,这又进而促进了社会平等的提高。第六,商品交换实行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促进了社会公平。第七,商品交换中,经常出现由于欺骗而造成的交易双方之间收益的增减,这使资本家在没有全部放弃欺骗尝试的同时,又都在进行着反欺骗的努力,最终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诚信水平。第八,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同会造成商人收益的不同,经营供不应求的商品,商人收益会增加,经营供大于求的商品,商人收益会减少,这使资本家会想方设法去经营供不应求的商品,这使得社会供给紧跟供求信号的变化而快速变化,使社会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第九,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个别劳动时间低的商人的收益会增加,个别劳动时间高的商人的收益会减少,这使资本家会努力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第十,商品生产者经营活动水平高,就会不断发展壮大,水平低就会被淘汰,这使资本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经营活动的水平,保证了整个资本家集团的活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第四个层次是雇佣劳动的特点的影响。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利润来源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普遍垄断只会造成资本家之间普遍的价格欺骗,是不可能的、荒谬的。第二,作为雇主的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代表,是资本运动的推动者,只要资本存在他就不会退出生产过程,成为多余的人。第三,做好管理工作的需要和竞争的压力,使作为雇主的资本家的素质会不断提高。第四,雇佣劳动者是剩余价值的重要生产者,他们的素质会不断提高。第五,雇佣劳动者作为生活消费品的主要购买者,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第六,雇佣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契约双方虽然仍有事实上的不平等,但是双方之间法律上的、人身上的不平等消除了,和奴隶制、农奴制比起来,它是一种更平等的劳动关系。第五个层次是资本的实质和平等本性的影响。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剩余价值的生产,不允许普遍极端垄断的产生。第二,资本的平等本性不允许个别垄断者谋求高额垄断利润。第六个层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影响。第一,个别资本规模扩大与资本家个人资本数量有限之间的矛盾。第二,资本个人所有与资本集中使用之间的矛盾。第三,活劳动日趋复杂、重要性不断提高与劳动领导权私人资本家占有之间的矛盾。第四,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企业间经济联系的复杂化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五,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第六,利润不断转化为资本与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第七,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第七个层次是资本主义解决其基本矛盾的措施的影响。第一,通过合伙、兼并、私人借贷、银行信用和股份制实现资本集中,解决个别资本规模扩大与资本家个人资本数量有限之间的矛盾。第二,通过信用制度、股份制分割个别资本所有权,解决资本个人所有与资本集中使用之间的矛盾。第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不断升级的合作化,解决活劳动日趋复杂、重要性不断提高与劳动领导权私人资本家占有之间的矛盾。第四,扩大纵向横向一体化范围,加强企业联合,解决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企业间经济联系的复杂化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五,发展信用事业,集中闲散资金,股份公司发行小额股票,实行内部员工持股,让普通群众和内部员工参与分享剩余价值,解决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第六,对员工进行内部培训,实行内部员工持股,为员工开辟内部升迁渠道,尊重员工精神需要,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第七,由国家来弥补个别资本家的不足,承担起社会总资本的人格化代表的职能,实行宏观调控,推行社会福利制度,促进经济协调,提高消费水平,缓解基本矛盾。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划分方法问题,本文指出资本主义在19世纪70年代完成了从封建主义中萌芽、成熟、诞生的过渡时期(本文又称之为前过渡时期),进入了自己独占统治的历史阶段,而现在它已经结束了自己独占统治的阶段,开始进入向更高级的新形态转变的过渡时期(本文又称之为后过渡时期)第一,前过渡时期的下限必须定在19世纪70年代。第二,前过渡时期在所有制关系上的任务是形成、完善并确立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统治。第三,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开始的大转变在所有制关系方面的内容,是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的转变,即资产阶级范围内的合作化的开始,而不是由垄断造成的资本所有权占有上的两极分化和社会矛盾的加剧。第四,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中资产阶级范围内的合作化水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第五,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是资本主义独占统治的阶段。第六,21世纪初也就是当前,资本主义已经结束了其独占统治的阶段,开始了实现全员合作化的新时期,进入了它向更高级的新形态转变的后过渡时期。第七,所有这些转变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组织方式,本文谈了五个问题,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设想包括的主要内容。第一,新社会要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转变为国家财产,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制。第二,新社会实行合作制生产。第三,新社会要把国有的生产资料用租赁的方式交给合作社使用。第四,新社会要实行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实现私有财产的普遍化。二是后人对马克思、恩格斯上述思想的理解存在的问题。三是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思想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他们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国有制·租赁制·合作制”三环相连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方案。第二,关于这种生产组织方式中的国有制,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三,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私有财产普遍化,是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实行起来以后,通过实行按劳分配而在财产关系方面自然而然地出现的结果。第四,这种新生产组织方式适合资本主义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第五,新生产自治方式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一定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表现在诸多方面。第六,这种新生产组织方式中的合作社,在财产组织方式上,采用股份制的形式。第七,新生产组织方式的核心和实质是合作制,国有制、租赁制只是在需要通过国家剥夺有产者的场合才需要的辅助性的环节,在不存在国家出资的场合,国有制、租赁制就不会存在。第八,这种以合作制为核心的新生产组织方式,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辩证否定。四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新生产组织方式就是资本主义自身正在趋向的全员合作制。五是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组织方式是合作制或者说全员合作制在当前中国的特殊的现实意义。第一,可以帮助我们彻底理解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关系。第二,可以帮助我们真正找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纽带(与市场经济兼容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型实现形式)。关于传统“垄断资本主义”理论产生的原因,谈了三个层次,一是对垄断的界定存在的问题,第一,没有说明垄断产生的标准,即集中发展到什么程度才会产生垄断。第二,没有把握垄断的实质。第三,缺乏对垄断的时间范围和市场范围的说明。第四,没有说明过垄断的技术基础,对帝国主义各特征之间的联系解释不够。第五,没有揭示垄断和竞争之间的实质性关系。二是以垄断为起始范畴的研究方法存在的缺陷,第一,不重视对生产领域新变化的研究,垄断趋势不断加强的理论脱离了历史实际。第二,不重视对当时没有产生垄断现象的产业的研究,垄断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现象的理论脱离了历史实际。第三,忽视生产环节的决定作用,造成强调金融寡头的统治时过分夸大了银行的作用。第四,忽视生产环节的决定作用,造成对资本输出的腐朽性的扩大,和对其背后产业资本更大的扩张的忽视。第五,忽视生产环节的决定作用,造成对输往落后地区的资本输出规模的扩大,以及对占领落后地区的作用的扩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11
ABSTRACT  11-15
导言  15-22
  一、选题与目标  15
  二、选题背景与意义  15-20
  三、创新之处  20-22
第一章 传统“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在有关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若干问题上对人们的误导  22-42
  第一节 在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问题上对人们的误导  22-29
  第二节 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划分问题上对人们的误导  29-34
  第三节 在资本主义的替代者社会主义生产组织方式问题上对人们的误导  34-42
第二章 对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几个问题的再思考  42-78
  第一节 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问题  42-60
  第二节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60-6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组织方式  66-78
第三章 传统“垄断资本主义”理论产生的原因  78-97
  第一节 对垄断的界定存在的问题  78-91
  第二节 以垄断为起始范畴的研究方法存在的缺陷  91-97
结语  97-98
参考文献  98-109
致谢  109-11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10-111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11

相似论文

  1. 论我国行政垄断行业的规制改革,D035
  2. 云南省开展电矿结合研究,F426.61
  3.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F124.7;F224
  4. 加文·科琴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反思,B561.7
  5. 论我国石油行业垄断的法律规制研究,F426.22
  6. 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法律问题研究,D922.294
  7.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研究,D922.294
  8. 行业协会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研究,D922.294
  9. 垄断性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体系方案设计研究,F276.1
  10. 论外资并购环境下中国的反垄断法律规制,D922.294
  11.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925.2
  12. 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研究,D922.294
  13. 我国行政垄断规制完善研究,D922.294
  14. 论经营者集中审查的标准与程序,D922.294
  15. 学术资本主义与科技政策的相互影响,G322.0
  16. 食品加工机械设备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研究,F426.4
  17. 奥康纳“生态批判”理论研究,X2
  18. 中国民航运输业规制研究,F562
  19. 网络经济中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研究,D922.294
  20. 我国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D922.294
  21. 反垄断法视角下的特许经营问题研究,D922.29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国家理论 > 国家政治制度 > 资本主义国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