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明末以来内丘、尧山语音的演变研究

作 者: 汪银峰
导 师: 李无未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韵谱 中原音韵 内丘 尧山 入声字 入声韵 商务印书馆 韵书 列字 声类
分类号: H114.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1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方音史是汉语语音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是文献材料的缺乏,很难摸清其历史演变的轨迹。乔中和《元韵谱》和樊腾凤《五方元音》,作为明清时期反映时音的两部等韵化韵书,以往学者大多从官话语音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其方音性质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则力图重新审视两部韵书的音系性质,充分挖掘它们所体现的方音性质,并结合现代方音材料,勾勒出明末以来河北内丘、尧山语音的演变轨迹,并依据现代语音学理论,合理地解释语音演变的动因和机制。

全文目录


提要  4-7
第一章 绪论  7-24
  第一节 河北内丘、尧山概况  7-10
    一、地理位置  7
    二、人口  7-8
    三、建置沿革  8-10
  第二节 本课题主要依据的文献材料——《元韵谱》、《五方元音》  10-19
    一、关于《元韵谱》  10-14
    二、关于《五方元音》  14-19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及现状  19-22
    一、研究价值  19-20
    二、研究现状  20-22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2-24
    一、研究思路  22
    二、研究方法  22-24
第二章《元韵谱》与《五方元音》的关系  24-67
  第一节 《元韵谱》与《五方元音》韵图比较  24-52
    一、韵图结构之比较  24-31
    二、韵图列字之比较  31-52
  第二节 《元韵谱》与《五方元音》韵书比较  52-65
    一、韵书结构之比较  52-55
    二、韵书韵字之比较  55-61
    三、韵书注释之比较  61-65
  第三节 韵书与韵图的关系  65-67
    一、《元韵谱》韵书与韵图的关系  65-66
    二、《五方元音》韵书与韵图的关系  66-67
第三章《元韵谱》与《五方元音》的语音系统  67-165
  第一节 声母系统  67-101
    一、声母系统概述  67-68
    二、各组声母的讨论  68-77
    三、声母表  77
    四、关于声母系统的几个问题  77-101
      (一) 全浊声母的清化  77-81
      (二) 见精组声母与舌面化  81-86
      (三) 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分合  86-92
      (四) 微母、疑母与影母  92-101
  第二节 韵母系统  101-156
    一、韵母系统概述  101-102
    二、各组韵部的讨论  102-146
    三、韵母表  146-147
    四、关于韵母系统的几个问题  147-156
      (一) 关于中古入声韵的改配和分并  147-150
      (二) 唇音字的开合问题  150-152
      (三) 知庄章三组声母后的[i]音  152-156
  第三节 声调系统  156-165
    一、声调系统概述  156-157
    二、全浊上声字的演变  157-158
    三、入声问题  158-165
第四章 明末以来内丘、尧山语音的演变  165-203
  第一节 声母系统的演变  165-183
    一、明末清初内丘、尧山语音的声母状况  165-166
    二、今内丘、尧山语音的声母状况  166
    三、明末以来内丘、尧山方言声母的演变  166-183
      (一) 微母的演变  166-171
      (二) 疑母的演变  171-177
      (三) 日母的分化  177-179
      (四) 舌面音[(?)]的产生  179-183
  第二节 韵母系统的演变  183-201
    一、明末清初内丘、尧山语音的韵母状况  183-184
    二、今内丘、尧山语音的韵母状况  184-185
    三、明末以来内丘、尧山方言韵母的演变  185-201
      (一) [(?)]音的产生  185-187
      (二) [ai]、[uai]、[au]、[iau]等复元音韵母的演变  187-189
      (三) [iai]韵的转化  189-191
      (四) [an]类韵母的演变  191-194
      (五) [o、uo]类韵母的演变  194-195
      (六) 入声韵类的消失  195-201
  第三节 声调系统的演变  201-203
第五章 结语  203-205
参考文献  205-210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210-211
论文摘要(中文)  211-214
论文摘要(英文)  214-217

相似论文

  1. 内丘纸马艺术的保护与传承,K876.3
  2. 顾炎武《音论》研究,H116
  3. 顾炎武《音学五书》入声韵研究,H114
  4. 关于《类聚名义抄》所引《季纲切韵》的考察,H113.1
  5.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传播研究,J609.2
  6. 内丘移动网络深度建设规划研究,TN929.5
  7. 民间艺术内丘神码的文化审美研究,K876.3
  8. 严可均《说文声类》研究,H111
  9. 《京音字汇》研究,H17
  10. 《文学杂志》研究,G237.5
  11. 商务印书馆古籍出版研究,G239.2
  12. 《篆隶万象名义》声类研究,H113
  13. 姚文田《说文声系》和严可均《说文声类》对比研究,H161
  14. 青岛城阳方音研究,H17
  15. 隋唐诗人入声用韵研究,I207.22
  16.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出版研究(1958-2009),K901
  17. 1902-1932商务印书馆企业文化研究,G239.29
  18. 商务印书馆的现代企业制度研究(1897-1949),G239.29
  19. 解放前商务印书馆的经营与管理研究,G259.29
  20. 内丘纸马艺术研究,K876.3
  21. 亨利·马蒂斯绘画艺术的纯粹观研究,J20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音 > 近代语音(元、明、清语音) > 其他韵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