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激变与守护的现代求索

作 者: 于洋
导 师: 潘公凯
学 校: 中央美术学院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中国画学 中国画论 出版社 徐悲鸿 中国美术 中国现代美术 商务印书馆 刘海粟 林风眠 黄宾虹
分类号: J20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73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民国初期关于中国画革新与守护的论争,呈现出各派论争主体对于当时社会文化实存的种种回应及其不同趋向的策略意识,以讨论的形式为中国画现代演进提供了各种不同路向的方案。中西文化的碰撞与新旧思想的较量,在对于中国画改良、革命的讨论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反映。在本文看来,以思想资源的视角来审视民国时期的中国画论争,如果以民初中国画论争这个近代美术史现象作为参照基点,其相关结构可以相应地拆解为“外部文化动力”(社会政治与文化时尚)和“内部文化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画本体)两个层面。本文从民初中国画论争的文化策略与思想资源的角度入手,以“文化动力”的内、外部形态作为研究视角,试图对1917-1937年间的中国画论争史实、文献进行客观而深入地梳理与讨论,以中国画传统本体规定性为出发点,强调艺术本体的自律性及其接受外部作用而自觉应变的历史事实。与以往的相关研究不同的是,对于民国初期的社会文化情境尤其是文化界讨论,本文并不仅仅将其作为中国画论争的背景,而是将其视为中国画论争的“文化动力”的重要来源,从而试图发现不同论争阵营受到外部他律和内部自律两种文化动力的影响和由此形成的趋向。因此,在以往相关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民初中国画论争作了新的阵营分类和阶段分期,试图阐释这二十年间有关中国画讨论的核心主题与主流观点的演变历程;并选择了分组个案研究的阐析方式,对于各论争阵营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展开较为深入的厘析。尤其对于论争的第三阶段、三十年代中期社会文化界的“中国本位文化”运动影响下的中国画“本位”论形成、发展的史实与价值,进行了专题性解读与分析,填补了该专题在以往少人问津的学术空白。本文在具体陈述讨论过程中,注重对于第一手文献资料的考查与分析,力求通过这项专题讨论,探寻与尝试更加契合百年以来中国画论发展史实的近现代中国美术史论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在行文过程中对于以往学者在相关问题上的研究与结论,亦时有学理性的商榷和讨论。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5-6
Abstract  6-9
导论:民初中国画论争研究的学术史回顾、释题与研究方法  9-26
  第一节、民国时期中国画论争研究的学术史  9-12
  第二节、问题的提出  12-23
    一、释题  12-16
    二、思想资源与文化策略视角下的中国画论争  16-20
    三、外发性与"自觉"意识:民初中国画论争的双重性  20-23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论述理路  23-26
第一章 民初中国画论争的时代背景与阶段、阵营划分  26-49
  第一节、革命风潮氛围与文化的自我认知  27-35
    一、风潮与模式:清季民初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对于中国画论争的影响  27-32
    二、从"士"到近代知识分子:民初中国画论争主体的身份转换  32-35
  第二节、"西方参照"模式与反传统思潮下的民初中国画论争  35-39
  第三节、1917-1937年中国画论争的阶段分期与阵营谱系  39-49
    一、1917-1937年中国画论争的阶段分期  39-42
    二、论争的阵营谱系与问题分类  42-49
第二章 民初反传统思潮下中国画激进革新思想的起源  49-77
  第一节、康有为之中国画改良的思想渊源  50-58
    一、近世之画的"立宪"与"共和":进化论与中国画改良的政治想象  50-53
    二、具为大同:康有为对于"写实"的取样重读  53-58
  第二节、自上而下的激进:"美术革命"的再审视  58-74
    一、作为政治运动链条之一的"美术革命"  58-66
    二、陈独秀的政治革命观与"美术革命"之民主意识的潜在关联  66-70
    三、从"文学革命"到"美术革命"  70-73
    四、吕瀓的"美术革命"观的延续性阐释  73-74
  小结:从"改良"到"革命"  74-77
第三章 会通东西的多元路径:中西融合论的辨析  77-120
  第一节、作为策略与资源的"融合"方案  78-83
    一、初起于明清之际的中西画学会通思想  78-79
    二、"中西融合"论的正反讨论与内在结构  79-83
  第二节、"引西润中"的写实改良  83-102
    一、以写实改造笔墨:徐悲鸿中国画改良思想之探析  83-91
    二、岭南派的折衷方案及其文化策略  91-102
  第三节、情绪表现论的融合实验  102-117
    一、理性与情绪的调和:林风眠跨越中西的绘画本质论  102-109
    二、以"表现论"连通中西的尝试:刘海粟的中国画革新观  109-117
  小结:融合派的内在差异与群体共性  117-120
第四章 绵延与拓展:传统派的守护与开拓  120-160
  第一节、传统派的回击与延展:文人画的价值论与进步论  121-132
    一、陈师曾之文人画价值论的提出  121-128
    二、在进化论视野中寻找传统立足点  128-132
  第二节、"国粹派"与文化守成主义  132-142
    一、"画无新旧论":金城的中国画新旧观  132-135
    二、"激进"的保守:国粹派的保守取向  135-142
  第三节、二、三十年代黄宾虹、潘天寿画论的文化策略辨析  142-157
    一、历时性价值观与社会文化整体观:以黄宾虹上海时期的画学思想为例  143-150
    二、中西绘画的理性审思:潘天寿的早期画论与中国画论争的关系  150-157
  小结:返本与开新之间  157-160
第五章 "本位"论的中国画观与中西美术比较论  160-184
  第一节、"本位文化"论的产生及其在画坛的渗透  161-169
    一、"本位文化"论与"文艺复兴"论的提出  161-164
    二、一九三五年:《文化建设》与《国画月刊》的中国画"本位文化"意识  164-169
  第二节、从"本位文化"到中西比较意识的生成  169-180
    一、中西比较意识的初衷与"本位"倾向  169-174
    二、"本位"论者对于中国画论争"混战"的反思  174-180
  小结:从"本位文化"论看三十年代中国画论争的复杂性  180-184
结语  184-191
  一、从四个阵营的思想资源看中图画论争的整体趋向  184-186
  二、"传统":一个被"现代"遮蔽的向度  186-188
  三、民国初期中国画论争的意义与影响  188-191
参考文献  191-201
附录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论争大事年表(1900-1937年)  201-221
附录二:民国时期中国画论争主要参与者的身份统计表  221-222
后记  222-223

相似论文

  1. 大学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237.6
  2. GY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方案研究,G239.22
  3. 跨越中西绘画的界限,J205
  4. 林风眠绘画风格演变及其启示,J204
  5. 我国传统图书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研究,G237.6
  6. 国内数字出版所处困境及发展途径研究,G237.6
  7. 中国传统绘画文质论研究,J212
  8. 从音乐图书出版中探寻音乐编辑原理,G232.2
  9. 论高校出版社改制过程中职工思想政治教育,G231
  10.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改制研究,G239.22-F
  11. 中国大学出版社发展战略选择的案例研究,G239.22-F
  12. 论梁启超与清华国学院,K263
  13. 语义检索在出版社网站中的应用研究,TP391.3
  14. 没有谜底的谜面,J205
  15. 书法落款浅析,J292.1
  16. 林风眠瓷画艺术及其影响,J527
  17. 黄宾虹墨法研究及其对我山水画创作的影响,J212
  18.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传播研究,J609.2
  19. 天峻方言、拉萨方言、唐古拉方言中一些虚词的表现方式之对比研究,H214
  20. 态度与联系,J110.9
  21. 浅谈藏族噶协文学的起源与发展及其特点,D262.2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绘画艺术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