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

作 者: 陈辉
导 师: 黄华新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利玛窦 语言接触 科学出版社 罗马字 朝鲜语 耶稣会士 日本史 大学出版社 葡萄牙 中华书局
分类号: H0-0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6世纪中后期至17世纪初,耶稣会传教士对日语、汉语之研习,以及19世纪初新教传教士等西士对朝鲜语的研究活动,使日本、中国以及朝鲜的语言相继与欧洲语言发生了最初的接触。以罗马字为书写符号、拉丁文为通用语文、基督文化为共同文化背景的欧洲语言与以汉字为书写符号、汉文为通用语文、儒释文化为共同文化背景的东亚三国语言的最初碰撞与交融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语言接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通过研究和探讨这种典型的语言接触案例,我们兴许能从中找到“语言巴比塔重建是否可能?”“文化多样性是否会消失?”等当前全球化、网络化“语境”下所产生的一些热门问题的答案。 其实,在欧洲传教士认知日中朝三国语言特别是当时三国的共同语文——汉文之前,汉语已经与另一种西来的以拼音文字为记录符号的语言——梵语发生了语言接触。随着佛教的东传,从事佛经翻译的僧人并通过这些僧人影响中国文人,从拼音文字的视角对汉字汉文进行了认知,生成了“反切法”、“假名”和“格义”等解析汉字“形声义”的结果。这为另一种西来的以拼音文字为记录符号的语言——拉丁语、葡语、英语等与汉字汉语的接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耶稣会以及后来的新教传教士相继以他们熟习的罗马字对汉字语音加以注音,并将汉字汉文放在儒释文化的“语境”中对其进行“语义”的认知分析,从而建构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由音素文字对意音文字的解析与认知体系。这套体系与现代认知语言学家们总结出来的人类对言语理解的体系性模型,也即从语音知觉,到字词识别,再到句法,再到语义的信息递进式加工次序惊人一致。正是传教士们这种对日中朝语言的较为科学的认知模式,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各个方面对日中朝三国语言尤其是汉语言文字的研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近百年来,日中朝三国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分别从语言学、史学等角度各自对本国的语言与欧洲语言的最初接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遗憾的是,以往的这些研究往往忽略了当时的日中朝三国皆以汉文为官方语文,儒释文化为其主体文化的语境,也忽视了耶稣会传教士和新教传教士来东方传教是将东亚作为一个整体的目标而进发的史实,因而,三国学者虽然对本国的语言与欧洲语言的早期接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缺少在汉字文化的整体“语境”下,对三国语言与欧洲语言接触的互动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三国语言间本身的相互影响加以综合性考察。然而,无论是资料的综合利用、研究方法的整合、特别是三国语言当时与欧洲语言接触的史实都决定了进行这种综合研究的必要。基于此种必要,本论文以汉语言文字为中心视点,一方面分别对早期日欧语言接触、汉欧语言接触和朝欧语言接触的历史进行考察综述;另一方面,将各选择一篇代表日汉罗马字注音转写体系的应用文和一本代表语言接触成果的最初的双语辞典,对耶稣会传教士东来初期的日欧、汉欧语言接触进行实证性分析与考述。鉴于朝欧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性,以及当时欧洲已经兴起历史比较语言学,所以,对朝欧语言接触的考察则更注重于文献学的和哲学性的思辨论述。希望通过这种从内容到方法的综合性研究,能有助于人们对东亚语言和欧洲语言接触初始的实态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对人类语言的发展方向有所把握。

全文目录


论文提要  4-5
Abstract  5-7
导论  7-30
  一、小引  7-8
  二、东亚语言与欧洲语言接触之前奏  8-13
  三、早期耶稣会士对汉字的解析与认知  13-20
  四、对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进行综合研究的可能性  20-25
  五、对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进行综合研究的必要性  25-30
第一章 早期耶稣会士认知日语及至汉语的进程  30-40
  第一节 耶稣会士初遇日语并兼及汉语  30-33
  第二节 耶稣会士全面认知日语并运用于传教事业  33-35
  第三节 日本人信徒与欧洲传教士的互动与在日耶稣会日语研究之集大成  35-40
第二章 《圣人传辑录》与日语罗马字转写规范之肇始  40-51
  第一节 《圣人传辑录》问世背景及其译者  40-42
  第二节 《圣人传辑录》的内容和日语罗马字转写  42-46
  第三节 《圣人传辑录》式日语罗马字转写法的成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46-51
第三章 最早的日欧语辞典刊本《日葡辞书》及内中所见汉语  51-64
  第一节 《日葡辞书》溯源  51-54
  第二节 同名异人的三个可能的主编——罗德里格斯  54-57
  第三节 《日葡辞书》中的汉语因素和日语罗马字转写  57-64
第四章 耶稣会士直面汉语  64-77
  第一节 罗明坚和利玛窦研习汉语的进程  64-66
  第二节 罗明坚、利玛窦等来华耶稣会士眼中的汉语  66-68
  第三节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对汉语的贡献  68-71
  第四节 耶稣会赴日和来华初期日欧语言接触与汉欧语言接触之异同  71-77
第五章 罗明坚、利玛窦《葡汉辞典》抄本及相关汉语札记  77-97
  第一节 《宾主问答私拟》及其它相关语言学材料  77-79
  第二节 《葡汉辞典》之体例及其汉语罗马字注音系统  79-90
  第三节 《葡汉词汇对照表》中所见源自日语的葡萄牙语借词  90-97
第六章 耶稣会插图本"专业汉语"教材《西字奇迹》  97-114
  第一节 利玛窦巧赠程大约《西字奇迹》  97-100
  第二节 符号与葡语罗马字母相结合的汉语"西字"  100-104
  第三节 《西字奇迹》与《洪武正韵译训》之异曲同工  104-114
第七章 西博尔德与朝鲜语  114-124
  第一节 西博尔德及其与朝鲜之缘  114-115
  第二节 《日本》第七卷《朝鲜篇》  115-116
  第三节 西博尔德眼中的朝鲜语  116-119
  第四节 《朝鲜伟国字汇》对霍扶迈校订并翻译《类合》、《千字文》的影响  119-124
第八章 麦都思《朝鲜伟国字汇》钩沉  124-133
  第一节 《朝鲜伟国字汇》渊源  124-128
  第二节 《朝鲜伟国字汇》的内容及其体例  128-133
第九章 汉字文化圈缘何相当于儒教文化圈——基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西士对中朝日《千字文》之认识  133-140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问世的《千字文》欧译本  133-135
  第二节 《千字文》之东传与东亚"拉丁文"的形成  135-137
  第三节 由《千字文》译介看"汉字"与"儒家文化"之关系  137-140
附录  140-144
  1.早期东亚与欧洲语言接触大事年表  140-144
主要参考文献  144-151
志谢  151

相似论文

  1.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太子监国制度研究,K235
  2. 高拱经济思想及其改革研究,K248
  3. 陆费逵出版经营理念与策略研究,G239.29
  4. 1912—1927年湖南疫灾流行情况研究,K258
  5. 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校读札记,G256.3
  6. 中华书局标点本十七史礼志部分校读札记,G256.3
  7. 梁启超诗词研究,I207.25
  8. 中华书局企业文化研究(1912-1949),G239.29
  9. 南朝的社会与法律,D929
  10. 康熙末年政治研究,K249
  11. 20世纪上半叶中华书局古籍出版情况研究,G256.3
  12. 新莽通货膨胀研究,F822.9
  13. 唐贞观内府书画鉴藏考论,J209.2
  14. 宋濂与宋明理学,B244
  15. 傅东华的翻译,I046
  16. 先秦歌谣研究,I207.22
  17. 《古诗十九首》与汉末士文化,I207.22
  18. 宋代题山水画诗研究,I207.22
  19. “真”: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B83-092
  20. 有无“之间”,B223.5
  21. 敦煌文献名物研究,K870.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言理论与方法论 > 语言发展史与语言学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