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HAT循环空气湿化过程研究

作 者: 徐震
导 师: 肖云汉;王岳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专 业: 工程热物理
关键词: 加压湿化器 一维模型 随机轨道模型 雾化特性 湿度测量 流场
分类号: TK47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87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未来的先进动力循环中,湿空气透平(HAT)循环颇具发展前景。该循环优良的热力学性能得益于通过压缩空气湿化过程对系统低品位废热的回收利用。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人们主要研究了各种循环系统集成的可行性,并对相关关键技术,如加压空气湿化、湿空气燃烧和烟气水回收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湿化器是HAT循环的关键部件,其性能优劣对系统总体性能至关重要,但是迄今为止,加压条件下湿化过程的实验数据和设计理论仍十分缺乏。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实验和数值分析方法,深化对HAT循环加压湿化过程传热传质和内部流动机理的认识,并探索将CFD技术与一维模型设计方法和系统综合优化相结合进行湿化器综合优化设计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研究目的,本文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作为加压湿化过程热力学分析的基础,建立了湿化器节点和最小焓差推动力的解析分析方法,提出了湿化器性能评价指标,为HAT循环系统优化提供支持。 第二,利用建造的加压湿化器实验台,研究了湿化器内部传热、传质机理,进行了湿化器总体性能和内部流动实验研究,分析了喷嘴雾化特性对湿化过程加热、加湿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湿化器压力损失随空气速度和水气比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操作压力对湿化器内部流动的影响。 第三,利用改进的一维模型和三维理论模型研究了湿化器内复杂的空气—水滴两相流动及传热传质过程,并将数值模型预报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在一维模型基础上,分析了雾化水滴直径对湿化器稳态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湿化器各出口参数对进口水温和水流量扰动的动态响应特性。三维模型考虑了更为复杂的包含水滴碰撞与合并现象的雾化机理,水滴运动轨迹计算采用涉及湍流扩散影响的随机轨道模型,利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湿化器内各两相流动参数对湿化器性能的影响。 第四,在验证上述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湿化器综合优化设计方法构架,及湿化器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2-36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6
  1.2 HAT循环研究历史与现状  16-22
    1.2.1 HAT循环发展历程  16-17
    1.2.2 HAT循环研究现状  17-22
  1.3 空气加压湿化过程研究概况  22-30
    1.3.1 加压湿化方法  23-27
    1.3.2 湿空气物性研究概况  27-30
  1.4 水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研究概况  30-31
  1.5 气体-液滴两相流CFD模拟现状  31-33
    1.5.1 CFD技术发展简介  32
    1.5.2 气体-液滴两相流动模拟研究进展  32-33
  1.6 论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工作  33-36
第二章 湿化过程热力学性能及评价  36-48
  2.1 湿化过程热力学分析方法  36-42
    2.1.1 流动方式选择  36
    2.1.2 气液平衡线与操作线  36-37
    2.1.3 最小焓差推动力的解析求解  37-42
  2.2 湿化性能评价方法  42-47
    2.2.1 熵产率  42-43
    2.2.2 压力损失  43
    2.2.3 效能  43-47
  2.3 本章小结  47-48
第三章 加压湿化过程实验研究  48-74
  3.1 加压湿化器实验装置  48-50
  3.2 测量仪表  50-55
    3.2.1 热力学参数测量  50-51
    3.2.2 气流速度测量  51-54
    3.2.3 仪器标定与校验  54-55
  3.3 喷嘴喷雾特性  55-58
    3.3.1 液滴尺寸分布和平均直径  55-57
    3.3.2 液滴尺寸测量方法  57-58
    3.3.3 实验仪器  58
  3.4 空气加压湿化过程实验研究  58-73
    3.4.1 实验工况选择  58-60
    3.4.2 加压湿化器加热、加湿性能  60-69
    3.4.3 湿化器总压损失实验研究  69-71
    3.4.4 加压湿化器内部流动实验研究  71-73
  3.5 本章小结  73-74
第四章 湿化过程数值模拟  74-108
  4.1 加压湿化过程一维模型理论分析  74-92
    4.1.1 一维传热传质模型  74-82
    4.1.2 数值方法和边界条件  82-84
    4.1.3 一维模型稳态计算结果和分析  84-87
    4.1.4 湿化器动态特性分析  87-92
  4.2 湿化器三维模型分析  92-106
    4.2.1 湍流模型及其评价  93-97
    4.2.2 加压湿化器三维气水两相流动数值模拟  97-104
    4.2.3 算例说明  104-105
    4.2.4 模拟结果和分析  105-106
  4.3 本章小结  106-108
第五章 湿化器综合优化设计方法  108-120
  5.1 湿化器综合优化设计方法构架  108-110
  5.2 操作参数确定  110
  5.3 湿化器高度和直径的设计计算  110-116
    5.3.1 水滴在气流中的运动  110-115
    5.3.2 湿化器直径计算  115-116
    5.3.3 湿化器高度计算  116
  5.4 结构和流动参数优化  116-117
  5.5 湿化器的工业放大  117-118
  5.6 本章小结  118-120
第六章 烟气水回收技术分析  120-130
  6.1 HAT循环系统水自平衡原则  120-125
  6.2 水回收装置循环水冷却方式选择  125-128
  6.3 本章小结  128-130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130-134
  7.1 结论  130-132
  7.2 展望  132-134
主要符号说明  134-138
参考文献  138-148
附录一 湿空气热物性模型  148-152
附录二 一维模型算法程序框图  152-15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53-15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54-155
致谢  155

相似论文

  1.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内流动过程数值分析,TM911.4
  2. 变频调速对密集烤房流场及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S572
  3. 微型联合收割机气流式清选装置的仿真研究,S225.3
  4. 挤板机头流道参数化设计及流场分析,TP391.72
  5. 基于改进光流场模型的医学图像非刚性配准算法研究及实现,TP391.41
  6. 置换通风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的数值模拟,TU834
  7. 关于静态水力旋流分离器的理论研究及仿真,TH237.5
  8. 两种不同进口形状的背负式S弯进气道的气动特性对比研究,V211.48
  9. 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热—流耦合问题的数值分析,TK261
  10. 透平机械叶轮偏心汽流激振不均匀流场研究,TK261
  11. 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及其实验和仿真,TM911.4
  12. 基于谱单元法的多圆柱绕流及其互扰效应数值模拟,TB126
  13. 三维流场流线放置方法研究,TP391.41
  14. 喷气涡流纺强力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TS104
  15. 油浸式变压器温度场的数值计算与分析,TM411
  16. 高档轿车市场顾客忠诚的双维模型研究,F426.471;F224
  17. 高压清洗机斜盘轴向柱塞泵流场分析与优化设计,TH322
  18. 基于DM642的红外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实现,TP391.41
  19. 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配准与融合方法研究,TP391.41
  20. 熔喷螺旋形喷嘴流场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TS171
  21. 高超声速滑移流动机理研究,V21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内燃机 > 燃气轮机(燃气透平) > 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