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控制论的发生与传播研究

作 者: 彭永东
导 师: 刘钝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专 业: 科学史
关键词: 控制论 传播 意识形态
分类号: O231-0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85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20世纪中叶诞生的重大科学理论之一,控制论受到学界的广泛研讨和关注,其影响力跨越了学科和国界,直抵今日众多热门的研究领域如计算机,自动控制,航天航空,通讯工程,人工智能,经济管理等等,也渗透至日常生活领域。但在今天,作为传播的结果,还处处存在着悖论现象:控制,信息,反馈等术语已进入日常生活,但人们极少将它们与维纳和控制论这门学科联系起来;控制论在苏联和美国的境遇明显不对称:在美国相关研究陷入低潮时,在苏联控制论却成为响亮的口号;人们还常常把控制论的成果与其分支学科的成果混为一谈,例如把控制理论与控制论的理论不加区分使用等等。这些问题构成本文的出发点和研究动机。 国内从方法论,哲学,史学角度探讨控制论的文章汗牛充栋,但一般多着眼于围绕维纳控制论思想的形成前后展开追踪和研究,未能将控制论放在当时世界科学和世界政治的大背景下作社会学的考察。对一门具体学科的社会学考察是有助于加深理解整体科学的进程的,这也是本文的意义宗旨所在。 笔者尝试从传播的角度,选取控制论发生和传播最鼎盛的1940—1970这三十年时间,集中对这一学科理论在美国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它在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中国的传播状况作个案分析。行文中援用了S(?)M(?)V(Science(s)(?)Metaphysics(es)(?)Value(s))分析原则,采取变焦分析的手法展开对控制论的考察,以图揭示控制论作为一门横断型学科,其发生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意识形态何以影响它的传播,控制论发展的内在规律又如何在国际政治和意识形态下对理论传播发挥作用。 全文分八章。第一章为序言,提出控制论的传播悖论及其传播史研究的意义,点明笔者所用研究方法和立场,再侧重从众人评说的角度勾勒控制论的概貌。 第二、三章以史实分析论证:控制论有着长期而丰富的历史线索,它之发生是群体推进的结果,并得益于技术工具与观念的双重驱动,因此它才有广泛而深厚的传播基础。 第四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控制论在美国的境遇:其一是美国当时的科技和社会发展背景对控制论诞生的促进作用,其二是美国数学家维纳对控制论的诞生和传播做出的贡献,其三是通过介绍控制论的梅西基金会议来说明控制论群体的形成和扩大过程。 第五章主要论述控制论如何从美国传播到世界。除了出版物和报刊媒体的宣传普及外,本章着重分析了主导控制论传播的内在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控制论统一术语(赛博语言)的形成特点及其功用;一是控制论所涉及的分支学科的发展:选取了控制理论,生物学控制论,人工智能和经济控制论这四大有代表性的学科领域,意图通过描述它们的发生与成长过程表明控制论何以在其中起到推进作用,而正是由于这些学科自身强大的生命力足以支撑其学科自治,因此自然地弱化或淡化了控制论的影响力。 第六章论述了控制论在代表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的奇特境遇,从50年代初开始被批判为反动的伪科学到平反和最终六十年代初被尊为服务共产主义的国家科学。控制论的传播与意识形态和权力斗争纠缠一处,体现了复杂的知识权力

全文目录


第一章 序言  11-21
  一、引子  11-15
  二、什么是控制论?——由控制论的研究对象和特征谈起  15-21
    1. 何谓控制?——控制概念的属性  16-17
    2. 控制论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  17-19
    3. 如何控制?控制论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19-20
    4. 受控制论影响的基本领域  20-21
第二章 历史的氤氲:控制论思想的萌芽  21-27
  一、信息与通讯  21-22
  二、机器与生命体的类比  22-24
  三、自动化运动  24-27
第三章 群体的共意:控制论思潮的涌动  27-47
  一、反馈,控制,通讯和计算——从工程师的角度看  28-32
  二、反射,调节,稳态——生理学中发展出的观点  32-34
    1. 反射,调节,稳态  32
    2. 神经,全或无法则,脑,生物电  32-34
  三、心理学方面的早熟  34-36
  四、计算机的作用  36-38
  五、跨学科合作  38-43
  六、信息论  43-45
  七、其它领域的共鸣  45-47
第四章 控制论在美国(1943-1970)  47-65
  一、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科技与社会——控制论产生的背景  47-49
  二、《控制论》的出版和维纳的创造性综合  49-53
  三、梅西基金会议——控制论群体的形成和扩大  53-65
    1. 梅西基金会(Josiah Macy,Jr. Foundation)  54
    2. 控制论会议  54-59
    3. 控制论群体  59-65
第五章 控制论传播——从美国到世界  65-83
  一、控制论的普及和推广  65-67
  二、赛博语言——控制论通用、统一语言的形成与应用  67-75
    1. 赛博语言的建立  68-69
    2. 赛博语言的功能——从类比、综合到隐喻  69-71
    3. 从隐喻到隐喻——赛博语言的循环、反馈和扩张  71-73
    4. 赛博语言受控制吗?  73-75
  三、控制论的发展  75-83
    1. 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76-77
    2. 生物控制论进展  77-79
    3. 人工智能的发展  79-81
    4. 经济控制论  81-83
第六章 控制论在苏联  83-103
  一、苏联在控制论领域的已有成就和相关重要人物  83-85
  二、20世纪上半叶苏联的科技和社会  85-88
    1. 科学机构的不断发展  85-87
    2. 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  87-88
  三、反控制论运动:传播开始的波谷  88-91
  四、为控制论平反  91-96
    1. 计算机技术作为控制论技术的双重作用  91-93
    2. 控制论的合法化  93-96
  五、控制论的盛行  96-100
    1. 赛博语言的全面胜利  96-98
    2. 全能的控制论?  98-100
  六、控制论的工具性——对控制论在苏联传播的思考  100-103
第七章 控制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103-120
  一、李郁荣和钱学森:中国的两位控制论先驱者  103-105
  二、控制论是否产生于清华园?——维纳、控制论与中国  105-107
  三、控制论概念的传入(1949-1955)  107-109
    1. 建国之初国内的科学与社会背景  107
    2. 控制论概念的传入——两篇重要文献  107-109
  四、控制论问题的翻译出版与研究工作  109-115
    1. 量化分析  109-112
    2. 质量分析——国内对控制论哲学问题认识的深入  112-115
  五、科学界对控制论的探索与相应队伍建设  115-118
    1. 钱学森及其工程控制论的影响  115
    2. 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115-117
    3. 生物学控制论  117-118
  六、传播模式——哲学先行,平行推动  118-120
第八章 控制论: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还是普罗秋斯(Proteus)?——对控制论传播境遇的思考  120-126
  1. 价值第一原则  122
  2. 国际政治与意识形态对科学传播的作用力分析  122-123
  3. 在科学传播中,有对外来科学理论进行本土化的过程  123-124
  4. 接受图式的作用  124-126
参考文献  126-135
附: 本人发表文章一览  135-136
后记  136

相似论文

  1. LDPC码译码算法的研究,TN911.22
  2.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3.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4. 政党意识形态研究,D05
  5. 我国大众传播中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现象分析,G80-05
  6.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7.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8. 山寨春晚的缘起及发展,G206
  9. 对台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策略研究,G222
  10.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11. 病毒营销传播研究,G206
  12. 井冈山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现状研究,G206
  13. “解放牛网”研究,G206
  14. 我国11株H5N2亚型AIV的基因特征及对禽的致病性研究,S852.65
  15. 运动服装品牌传播手段选取策略的研究,G206
  16. 南京明城墙垂直墙体上维管植物多样性及传播机制研究,Q948.1
  17. 天主教在吕梁的传播与影响,B977
  18. 传播学与数学的历史渊源研究,O11
  19. 基于中国休闲类SNS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F273.2
  20. 国产动画中的民族文化传播研究,J954
  21. 基督教在我国农村的传播策略分析,B978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数学 > 控制论、信息论(数学理论) > 控制论(控制论的数学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