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复杂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和相关问题的研究

作 者: 王路
导 师: 李兴源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 多速率计算方法 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混合协调仿真 双时标交直流模型 换相失败 谐波
分类号: TM74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650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越来越多的直流输电装置投入到国内电网中。在远距离输电和大型互联电网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些大功率电力电子元件装置大大增加系统动态性能的可控性,但其元件非线性特性也增加了精确分析和建模的困难。研究交直流系统的各种性态,也需要建立准确的仿真模型,电力系统交直流复杂系统为大型非线性瞬态系统,包含有大量物理意义相差很大的变量。传统的直流准稳态模型和机电暂态的模型已经不能满足精确分析系统的需要。因此需要建立准确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混合模型,兼顾机电暂态便于进行大系统分析和电磁暂态分析中对直流非线性元件的精确描述的优点,用来精确地揭示非线性元件在大系统中的影响作用,如换相失败,自激振荡,和谐波不稳定等现象,为大型系统的精确分析和采取的一些相关措施提供有力的手段和工具。因此,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的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的混和仿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复杂电力系统建模、仿真计算,尤其是直流装置非线性元件仿真计算的相应研究成果,在现在常用的机电暂态和电磁暂态过程的分析手段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 (1) 基于多速率方法(Multi-rate Method)提出交直流系统双速率相量-瞬时数据互馈的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混合仿真计算方法。并且采用TSP初值确定和窗技术结合WRM方法设计具体的算法流程以及数据接口。在空间上对系统作出合理分割,子系统之间采用数据双向反馈,虚拟支路等技术。 (2) 以实际大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大系统的机电暂态仿真软件与可以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9-22
  1.1 引言  9-11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1-16
    1.2.1 复杂电力系统的仿真  11-14
    1.2.2 大型系统交直流模型的建立及换相失败的分析  14-15
    1.2.3 HVDC谐波的分析计算  15-16
  1.3 面临的相关问题  16-19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19-22
第二章 混合仿真的理论基础  22-35
  2.1 引言  22
  2.2 机电暂态和电磁暂态计算的理论基础  22-27
  2.3 多速率计算以及子系统的划分  27-31
  2.4 数据接口方法  31-34
  2.5 小结  34-35
第三章 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的多速率混合仿真计算技术  35-49
  3.1 引言  35
  3.2 直流装置的机电暂态模型和精确模型  35-39
    3.2.1 直流装置的机电暂态模型  35-37
    3.2.2 直流装置的详细模型  37-39
  3.3 交直流系统动态现象的混合仿真  39-41
  3.4 交直流系统混合仿真数据接口算法流程介绍  41-48
  3.5 小结  48-49
第四章 交直流系统双时标并行计算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49-70
  4.1 引言  49
  4.2 大型交直流系统双时标并行计算平台的建立  49-56
    4.2.1 大规模交直流系统混合仿真的基本介绍  49-51
    4.2.2 南方电网现状  51-52
    4.2.3 南方电网模型的建立  52-53
    4.2.4 基本故障模拟  53-56
  4.3 混合仿真模型与RTDS计算仿真的比较  56-60
  4.4 南方电网详细模型各类故障模拟  60-69
    4.4.1 三相对称故障(非永久性故障)  60-63
    4.4.2 三相对称故障(永久性故障,故障后切除一条线路)  63-65
    4.4.3 三相不对称故障  65-67
    4.4.4 直流系统故障  67-69
  4.5 小结  69-70
第五章 对换相失败的混合仿真研究以及相应控制措施  70-84
  5.1 引言  70-71
  5.2 换相失败的晶闸管物理特性仿真  71-75
  5.3 复杂系统换相失败的交互影响  75-79
  5.4 抑制复杂系统换相失败交互作用的多层协调控制  79-83
  5.5 小结  83-84
第六章 交直流系统的谐波计算及谐波不稳定的研究  84-104
  6.1 引言  84
  6.2 谐波域中换流器模型以及谐波平衡算法  84-91
  6.3 谐波不稳定的机理及其辨识  91-102
    6.3.1 谐波不稳定的辨识  92-98
    6.3.2 算例  98-102
  6.4 小结  102-104
第七章 双时标混合仿真的拓展研究  104-112
  7.1 引言  104
  7.2 FACTS元件的双时标混合仿真  104-108
    7.2.1 SVC  105-107
    7.2.2 STATCOM  107-108
  7.3 双时标混合仿真跨平台实现的基本方案  108-110
  7.4 双时标混合仿真多机群实现的基本方案  110-111
  7.5 小结  111-112
第八章 结论  112-114
参考文献  114-12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123-126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23
  二、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123-126
致谢  126

相似论文

  1. 谐波齿轮传动柔轮应力及轮齿磨损分析,TH132.43
  2.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复合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TM461
  3. 三相交流斩波调压及其谐波消除技术研究,TM423
  4. 油包水乳化液水击谐波破乳动力学分析及其机理研究,X703
  5. 油包水型乳化油液水击谐波破乳LabVIEW仿真及实验研究,X703
  6. 低损耗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器设计,TN713.8
  7. 新型串联混合型有源滤波器仿真研究及其相关问题分析,TN713.8
  8.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及谐波电压的测量,TM451
  9. 电网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M76
  10.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TM341
  11. 大型变压器涡流损耗与器身振动的计算与分析,TM41
  12. 并联型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的重复控制研究,TN713.8
  13. 谐波减速器的结构力学分析,TH132.46
  14. 基于FPGA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TM935
  15. 轴向运动矩形板的非线性谐波共振研究,O322
  16. 无刷双馈发电机的电磁设计及其性能分析,TM31
  17. 绝缘子泄漏电流特性研究,TM216
  18. 电机电能质量分析仪的研制,TM301.3
  19. 绝缘子泄漏电流特性研究,TM216
  20. 6KV煤矿供电网混合有源滤波器的研究,TM727.3
  21. 多直流馈入系统运行特性分析,TM721.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 > 电力系统的模拟与计算 > 模拟与仿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