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陈献章诗歌研究

作 者: 文仪
导 师: 张兵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陈献章 诗歌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理学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陈献章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有《陈白沙集》传世,留存下来的诗歌有两千余首。陈献章之学,融汇儒释道三家,形成学贵自得,学宗自然,静养出端倪等哲学思想,并以其开创性、独特性和深刻性成为中国哲学史上从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嬗变中的关键性人物。而他的文学思想和诗歌创作在明代前期诗坛上也独具一格。陈献章标举性情,形成了天真自然的诗歌风格,蕴含着自得之趣。此种诗歌创作风格的形成,既广泛地吸收了前人的文学成就,也是其突出自我内在反思与探求而自得的结果,更是他心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陈献章学习陶潜诗歌的自然平淡,不仅感悟到了陶诗的意境和真谛,而且与陶潜在思想灵魂上达到了共鸣。他也学习邵雍《击壤集》的求乐精神,又能摆脱邵诗语录体的缺点。由此,陈献章在以性情为文学本体论的前提下,形成了自然平淡的审美境界。他能融合二家之长,比起陶诗,在自然淡泊中多了一份生命个体享用的自得之趣;比起邵雍,在获得自得之乐时多了一份物我相融的自然意境。陈献章不仅在哲学上建树颇广,而且此种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也对明代诗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开启了晚明性灵文学的先河,更是明代主情文学解放思潮的开山鼻祖。尽管他筚路蓝缕,却成就显著。终明一世,尽管有不少人认识到了白沙诗歌的意义,但总体上来说,被他的哲学成就淹没了。本文以陈献章的心学思想和诗歌创作为主,不仅探究他诗学成就,更重要的是探究白沙心学对其诗歌所造成的影响。论文共有六个部分:绪论,概述选题的意义以及近年来学界对理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情况,综述陈献章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一章,叙述陈献章的人生行迹。其中交游部分,划分为文学之士、理学同道、岭南官僚以及师长弟子等四个方面来论述他的社会交往活动,并简析交游对于他文学创作的意义。第二章,概述陈献章的心学思想,从陈献章的文道观、文学本体论、审美境界论以及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等方面对其文学思想予以探究。第三章,从理学视角来分类论述陈献章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创作题材。第四章,论述陈献章诗歌摹写性情、天真自然的总体风格及以诗载道、雅健平易的诗歌特色,诗歌中才情涌动的艺术表现。余论,概述“陈庄体”的文学史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绪论  9-20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9-11
  二、陈献章诗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1-20
第一章 陈献章的生平、著述与交游  20-48
  第一节 陈献章的生平和著述  20-29
  第二节 陈献章的交游  29-48
    一、与文学之士的交往  29-35
    二、与理学同道的交往  35-40
    三、与岭南官僚的交往  40-42
    四、与师长及弟子的交往  42-48
第二章 陈献章的心学和文学思想  48-73
  第一节 陈献章的心学思想概述  48-61
    一、陈献章心学思想产生的地缘因素  48-50
    二、陈献章心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  50-53
    三、陈献章心学思想内涵的阐释  53-59
    四、陈献章心学思想与释道儒三家的关系  59-61
  第二节 陈献章的文学思想  61-73
    一、陈献章文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62-69
    二、陈献章文学思想的渊源及影响  69-73
第三章 陈献章诗歌的思想内容  73-102
  第一节 理学意蕴的阐释与追求自得之趣  73-79
    一、理学意蕴的阐释  73-76
    二、追求自得之趣  76-79
  第二节 自我人格及形象的塑造  79-87
    一、抒发热忱的爱国情思  79-81
    二、人生理想与精神气质的塑造  81-83
    三、处世心态的流露  83-86
    四、表现深厚的友情  86-87
  第三节 躬耕田园,畅游林泉  87-95
    一、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农家生活  88-90
    二、诗人归田后的生活境况  90-92
    三、心学色彩浓郁的山水之作  92-95
  第四节 以诗为教,训诫生徒  95-98
  第五节 歌咏万物,寄寓情理  98-102
    一、以咏物喻理,挖掘蕴含于物象中的意旨  98-99
    二、寄寓诗人高洁的品格和精神追求  99-102
第四章 陈献章诗歌的艺术特色  102-116
  第一节 摹写性情,天真自然  102-105
  第二节 以诗载道,雅健平易  105-109
  第三节 才情涌动的艺术表现  109-116
    一、意象迭出  110-111
    二、宁静淡泊而又充满乐趣的意境  111-113
    三、丰富的艺术想象  113-114
    四、语言质朴,讲究炼字  114-116
余论 陈庄体的文学史意义  116-123
参考文献  123-127
后记  127-128

相似论文

  1.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2. 朱熹《大学》思想研究,B244.7
  3. 固态发酵秸杆生产饲料蛋白及产物毒理学研究,S816
  4. 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Q15-3
  5. 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索古代体育健身思想的演变,G812.9
  6. 曹端理学思想述解,B244
  7. 中国人群尿液中吗啡葡萄糖醛酸苷、吗啡、可待因的关系的研究,R749.64
  8. 唐代长安名胜诗研究,I207.22
  9. 初唐四杰的赋作研究,I207.22
  10. 在象征的废墟上,I207.25
  11. 论河曲民歌的成因及艺术特色,J607
  12. 汤斌治苏初探,K249
  13. 中学地理图像迁移能力的提高策略研究,G633.55
  14. 记忆与口述:山东鄄城谢家砖塑的艺术特色探究,J314.9
  15. 诗歌类蒙养教材的教育价值研究,G623.2
  16. 人地关系思想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体现状况和改进策略研究,G633.55
  17. 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科学过程的科学史内容分析,G633.7
  18. 人本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G641
  19. 论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G633.3
  20. 基于工厂物理学的生产线性能评估研究,F273
  21. 清世祖《御注道德经》研究,I206.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