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植物气味生物工程研究(Ⅱ):植物挥发性萜类代谢分析及其调控

作 者: 邓晓军
导 师: 杜家纬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专 业: 动物学
关键词: 植物气味生物工程 植物挥发性物质 植物气味 代谢工程 单萜代谢 植物-昆虫的相互关系
分类号: Q94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59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萜类、苯/苯丙烷类和脂肪酸衍生物,这些低分子量的有机物在植物-植物、植物-昆虫乃至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其中,萜类挥发性物质包括单萜和倍半萜的代谢研究最为深入,已有超过40 种的萜类合成酶(TPS)基因被克隆和进行功能表征。因此,通过分子遗传方法对植物进行以相关代谢通路为基础的调控,从而改变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组成的气味生物工程研究就成为当前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开发了一种基于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multiple 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的技术平台,来定性分析和定量检测天竺葵活体植株释放的挥发性萜类的变化。随后以拟南芥作为模本,通过转入与两种挥发性单萜:芳樟醇和β-蒎烯合成相关的TPS 基因(QH5 和QH6)以及单萜底物合成酶基因(GPPS)来研究对该植物相关代谢通路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利用自行设计的萃取装置,采用单次HS-SPME 定性分析天竺葵活体植株叶片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的组成,鉴定到17 种萜类化合物,其中以7种单萜(α-蒎烯、香叶烯、β-蒎烯、莰烯、芳樟醇、柠檬烯)和1 种倍半萜(石竹烯)为主要组分。2. 多次HS-SPME 的校正体系以正己烷作为溶剂效果最佳,在20min 时即可达到完全平衡,对标准化合物其线性相关系数2从0.989 到0.998,相对标准偏差从3 到6%,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和重复性。3. 采用内标法多次HS-SPME 进行了定量检测,发现天竺葵活体叶片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的总量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波动和昼夜节律特征,分别在14:00(第一天)和17:00(第二天)达到两个时间段释放量的最大值,分别为236ng 和277ng。4. QH5 和QH6 均含有N 末端的质体定位信号肽,定位于拟南芥叶绿体。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10
第一章 植物挥发性物质及其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10-30
  1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合成及其功能  11-13
    1.1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合成部位  11-13
    1.2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合成途径及其调控  13
  2 影响植物挥发性物质释放的因素  13-15
  3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生理功能  15-17
    3.1 生长发育相关  15
    3.2 抵御热胁迫  15
    3.3 植物-植物间的化学通讯  15-16
    3.4 植物-昆虫间的化学通讯  16-17
  4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代谢工程  17-21
    4.1 引入外源基因  18
    4.2 调控内源基因的表达  18-20
    4.3 合成酶基因的分子克隆  20-21
  5 展望  21-23
  参考文献  23-30
第二章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样品制备及其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30-48
  1 蒸馏萃取方法  31-33
    1.1 普通水蒸汽蒸馏  31
    1.1 同时蒸馏萃取法  31-32
    1.3 减压水蒸汽蒸馏  32-33
  2 顶空分析方法  33-38
    2.1 静态顶空  34
    2.2 动态顶空  34-36
    2.3 顶空-固相微萃取  36-38
  3 直接萃取方法  38-41
    3.1 液-液萃取  38
    3.2 液-固萃取  38-39
    3.3 微波萃取  39
    3.4 超临界萃取  39-40
    3.5 蒸汽相萃取  40-41
  4 展望  41-43
  参考文献  43-48
第三章 采用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分析植物萜类挥发性物质  48-64
  1 引言  48-50
  2 材料和方法  50-54
  3 结果和讨论  54-62
  4 结论  62-64
第四章 过量表达QH5和QH6对拟南芥单萜代谢的影响  64-84
  1 引言  64-67
  2 材料和方法  67-72
  3 结果  72-81
  4 讨论  81-84
第五章 共表达TPS和GPPS对挥发性单萜合成量的影响  84-95
  1 引言  84-86
  2 材料和方法  86-89
  3 结果  89-93
  4 讨论  93-95
附:第六章采用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分析拟南芥绿叶挥发性物质  95-105
  1 引言  95-96
  2 材料和方法  96-99
  3 结果与讨论  99-105
参考文献  105-115
附表1  115-117
附录1  117-118
致谢  118-119

相似论文

  1. 基于双基因载体系统的拟南芥维生素C合成代谢调控研究,Q943
  2.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乳糖发酵短杆菌L-苏氨酸生产菌,TQ921
  3. 发根农杆菌介导桑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槲皮素在发根中的含量测定,S888
  4. 基因重组大肠杆菌以不同碳源合成L-苯丙氨酸的比较,Q78
  5. 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生产L-乳酸,TQ921.3
  6. 基于改造茉莉酸甲酯生物合成途径的丹参次生代谢工程新策略,R284
  7. 花生四烯酸发酵工艺研究,TQ922
  8. 丹参酚酸类成分生源合成的调控研究,R284.1
  9. 青蒿素合成的转录后调节及类胡萝卜素合成抑制剂促进青蒿素高产的研究,Q946
  10. 大肠杆菌甲羟戊酸途径的构建与调控,Q93
  11. 代谢工程改造的链霉菌生物合成TLM H-1和Rapamycin的研究,R914
  12. 大肠杆菌操纵子改造及其应用初步研究,Q78
  13. 青蒿素前体合成酵母工程菌构建及发酵产物生物转化研究,TQ920.6
  14. 通过代谢工程提高稻米游离赖氨酸含量的研究,S511
  15. 奎尼酸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aroF~m、aroE和aroB基因克隆表达,Q78
  16. 基因工程菌合成聚羟基丁酸羟基已酸酯的研究,Q789
  17. 大肠杆菌TrpA-E和Trp operon的克隆与表达,Q78
  18. 重组大肠杆菌生产ALA的培养优化研究,TQ464
  19. 大肠杆菌ptsG基因敲除及其缺陷株生长特性研究,Q789
  20. 利用代谢工程改良重组大肠杆菌,Q78
  21. 粘毛黄芩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黄酮类化合物的产生,S567.239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物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