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载能离子在固体表面掠角散射及电子发射的理论研究

作 者: 宋远红
导 师: 王友年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等离子体物理
关键词: 掠角散射 能量损失 电子发射 介电响应理论 镜反射模型 邻近效应 库仑爆炸
分类号: O48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3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载能离子与固体材料相互作用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关于离子在固体表面散射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成为这一领域新的热点,它不仅揭示了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同时也与离子束表面改性、表面结构分析、原子溅射沉积薄膜等技术的应用紧密相关。近些年,加速器技术的发展,产生分子离子和大离子团已成为可能,为研究不同种类的离子及离子团与固体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离子束技术在材料科学和惯性约束聚变等领域中的应用。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是载能离子在固体表面掠角散射的过程,即离子的入射角度很小,只能在固体表面层电子气中散射。当离子以掠角接近固体表面时,表面电子气将受到激发而产生感应电势(电场),离子被这种长程感应电场所吸引。同时,它又要受到表面第一层原子的散射。研究离子的散射轨迹和能量损失,可以同时获得离子和固体表面的相关信息。本文根据介电响应理论以及镜反射模型,建立了离子在固体表面掠角散射的理论模型,并首先对氢离子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在低速及高速近似下,分别采用局域场修正(Local-field corrections,LFC)介电函数及仅与频率有关的局域介电函数,数值计算得到了氢离子在固体表面掠角散射轨迹及能量损失。将计算结果与相关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发现入射速度很低时,离子的能量损失随入射角度的变化略有下降,而当速度很高时能量损失随入射角度的变大而有缓慢增加。基于氢离子的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研究了重离子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过程。为了考虑重离子核外电荷态分布,首次提出了面电荷分布的概念,对Brandt-Kitagawa的有效电荷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保证了离子在固体表面产生电势的连续性。考虑到低速和高速离子在表面的电荷交换过程不同,基于具体的实验结果和与速度有关的电子剥离模型,提出了双指数模型和线性插值模型分别表示低速和高速离子的电离度演化过程,并分别采用了LFC和等离子极点近似(plasmon-pole approximation,PLA)介电函数,得到了与位置有关的表面自能和阻止本领的解析表示式,对重离子在固体表面的掠角散射轨迹和能量损失进行了计算,并和相应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低速重离子的能量损失随初始电荷态的升高而缓慢上升,却随入射角度的增加而缓慢下降,离子的电荷态和入射角度对离子的掠角散射轨迹和能量损失都有影响。另一方面,对于高速离子,由于入射角变大而使它进入到表面电子气较深,比低速离子更接近于表面第一层原子核,内壳层电子激发对阻止本领产生贡献,导致入射角度接近临界角度时,能量损失有缓慢增加。特别是,LFC介电函数考虑了固体表面电子气的关联交换相互作用,突破了随机相位近似(random phase approximation,RPA)介电响应理论的极限,对低速离子在固体表面电子气中的扰动进行了很好的描述。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利用重离子在表面掠角散射时产生的动力学势,并采用量子力学的一阶含时微扰理论,首次建立了研究重离子掠角散射过程中表面电子发射的理论模型,其中固体中的电子状态由有限方势垒下的薛定愕方程获得。计算结果表明,表面等离子激发和衰变是高速离子掠角散射所引发的电子激发和发射的主要原因。而对低速离子,单电子激发是电子发射的主要机制。本文所给出的动力学电子发射的理论模型中,确实存在一个动力学阐值,当离子速度小于临界速度时,等离子激发不会发生。 最后,本文首次建立了重分子离子在固体表面掠角散射的物理模型,给出了分子离子中单个离子之间的动力学相互作用势、相互作用力和屏蔽库仑力以及分子离子的阻止本领的解析表示式;模拟了分子离子的散射轨迹和库仑爆炸过程,并计算了散射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研究了散射过程中离子电荷态的变化和离子之间的邻近效应对它们的影响;考虑了分子轴在散射过程中的不同取向对分子离子掠角散射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入射角度和初始电荷态分布的影响相比,分子离子的入射速度对其掠角散射过程的影响较大。当离子速度较高时,分子离子的能量损失大于两个单个离子的能量损失之和;而当速度较低时,出现了负分子效应。而且还发现,分子轴的取向与离子速度方向一致时也会出现负分子效应。由此验证了,与分子离子在固体中的运动类似,分子离子在固体表面掠角散射时也有负的邻近效应。而且,这种负分子效应使电子发射能谱谱线向低能区移动。 关键词:掠角散射,能量损失,电子发射,介电响应理论,镜反射模型,邻近效应,库仑爆炸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0
第一章绪论  10-28
  1.1离子在固体表面掠角散射的研究背景  10-11
  1.2离子在固体表面掠角散射的研究进展  11-22
    1.2.1离子的能量损失  11-14
    1.2.2离子与固体表面的电荷交换过程  14-17
    1.2.3分子离子和团簇离子与固体的相互作用  17-20
    1.2.4离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电子发射问题  20-22
  1.3研究目的及内容安排  22-23
  参考文献  23-28
第二章离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理论描述  28-39
  2.1线性介电响应描述和BK有效电荷理论  28-31
    2.1.1线性介电响应理论简介  28-30
    2.1.2Brandt-Kitagawa有效电荷理论  30-31
  2.2面电荷密度的引入和镜反射模型在表面响应中的应用  31-35
    2.2.1修正的BK模型-面电荷密度  31-32
    2.2.2镜反射模型近似下的线性介电响应理论  32-35
  2.3几种介电函数形式简介  35-37
  2.4小结  37-38
  参考文献  38-39
第三章氢离子在固体表面的掠角散射  39-50
  3.1氢离子在固体表面掠角散射的理论模型  39-40
  3.2氢离子掠角散射过程的模拟  40-48
    3.2.1低速氢离子  40-45
    3.2.2高速氢离子  45-48
  3.3小结  48-49
  参考文献  49-50
第四章重离子在固体表面的掠角散射  50-63
  4.1重离子掠角散射的理论模型  50-51
  4.2低速重离子的掠角散射运动  51-55
  4.3高速重离子的掠角散射运动  55-61
  4.4小结  61
  参考文献  61-63
第五章重离子掠角散射过程的电子发射问题  63-76
  5.1电子发射理论模型  63-66
    5.1.1电子状态方程  63-64
    5.1.2电子发射微分几率  64-66
  5.2电子发射的两个速度极限  66-68
  5.3计算结果与讨论  68-74
  5.4小结  74-75
  参考文献  75-76
第六章分子离子在固体表面的掠角散射及电子发射  76-100
  6.1分子离子在固体表面掠角散射的理论模型  76-80
    6.1.1分子离子掠角散射的运动方程  76-78
    6.1.2分子离子的邻近效应  78-79
    6.1.3分子离子的电子发射问题  79-80
  6.2表面介电函数和离子电荷态的确定  80-81
  6.3计算结果与讨论  81-98
    6.3.1分子轴和离子运动方向一致  81-92
    6.3.2分子轴取向随机  92-98
  6.4小结  98-99
  参考文献  99-100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100-102
创新点总结  102-10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3-104
致谢  104-105

相似论文

  1. 背景抑制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DWIBS)与hPET/CT临床价值对比研究,R445.2
  2. 结构约束下的动态PET图像重建研究,TP391.41
  3. 18F-FDG PET/CT与99mTc-MDP骨显像诊断肿瘤骨转移Meta分析,R730.4
  4. 新型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的体内血管化研究,R687.3
  5. 碳纳米管薄膜场致发射性能研究,TB383.1
  6. 基于SiPM和连续LYSO晶体的PET探测器的仿真设计,R318.6
  7. 基于Kernel ICA的PET图像去噪的研究,TP391.41
  8. 电子束光刻邻近效应校正技术研究,TN405
  9. FDG-PET非侵入性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O572.322
  10. PET显像系统物理过程的分析与模拟,O572.322
  11. 飞秒强激光中异核团簇的爆炸动力学研究,TN241
  12. ~(18)F-FDG PET/CT检查联合血清CEA检测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及转移中的临床应用,R735.3
  13. PET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与优化,TP391.41
  14. PET概率安全评价模式的建立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研究,R142
  15. ~(11)C-CHO、~(18)F-FDG PET/CT联合显像在前列腺癌中应用价值的研究,R737.25
  16. H_2D~+的核间距及尾流效应研究,P14
  17. 稀土钨热电子发射式高温静电除尘器粉尘荷电特性的研究,X701.2
  18. 稀土钨热电子发射式高温静电除尘器阴极损耗机理的研究,TU834
  19. 基于区域时空先验的动态PET重建及PET图像恢复算法研究,TP391.41
  20. J/Ψ-核子非弹性散射截面的费曼变量依赖性,O572.2
  21. 入射夸克的能量损失,O572.2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物理学 > 固体物理学 > 固体性质 > 电学性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