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看幽默祝福类短信的文体特征

作 者: 李倩
导 师: 张德禄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短信息 功能文体学 前景化 失协 失衡
分类号: H1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短信以其短小精悍,幽默睿智,即时迅捷等多重优点迅速融入大众生活,并逐步发展成为“第五媒体”,成为当代人日常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载体之一。短信语言也因为其不断呈现出来的鲜明特征而逐步被语言学界所关注。短信的语言虽然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却具有众多口语的特点,同时自身许多独有的特点已使其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语体。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人们对短信这一新兴语体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对短信语言研究多停留在直观感性的收集、分类和介绍,形成系统理论的还很少。本文以功能文体学中极具影响力的前景化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充分结合语音学,语相学,词汇学,语义学,句法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对短信语言文体特征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分析。关于文体形形色色的定义中,功能文体学的观点是文体即“前景化”。Hallidy (1973)将“前景化”(foregrounding)与“突出”(prominence)进行了区分,认为只是“有动因的突出”(motivated prominence)才是“前景化”。同时,“前景化”也是“自动化”的对立面:“自动化”使事件“程序化”;而“前景化”则是对“程序”的偏离。Halliday接受了英国语言学家Leech的观点,将突出特征分为两类:一类是否定的,违反常规的,与其他语言或社会已接受的常规相违背的,称为“失协”(incongruity);另一种则是肯定的,是建立常规,强化常规的,是数理上的突出,称为“失协”(deflection)。通过对纷繁复杂的短信进行整理分类,作者发现根据功能的不同,短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信息联络类、幽默祝福类以及广告公务类。幽默祝福类短信作为短信的典型,具有短信的基本特征,同时便于收集整理,成为本文用作分析的主要语料。为了客观真实的反映短信语言的特点,作者从身边的亲朋好友以及互联网上收集了大量的幽默祝福类短信作为语料,运用定性分析和实例分析等方法,从音系、语相、词汇、句法以及语义等各个层次对其文体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短信语言的“失协”主要体现在语相层和词汇层。在语相层,短信通过对多种标点符号的特殊使用以及空间布局的特别设计实现了对常规的偏离;词汇层中,则出现了大量的旧词新意、不同词汇集的共现、方言、双关词汇及英文表达的使用,从而实现了短信语言在词汇层对常规的偏离。短信语言的“失衡”则充分体现在各个层次上:在音系层,为了实现前景化,大量使用了谐音,押韵及拟声词;语相层的前景化主要体现在逗号的大量使用,以及经过标点符号及字母的组合而形成的表情符号的大量使用;从词汇层来看,同素词、数词、同义词近义词、感叹词的频繁使用,以及词汇的排比和重复使用都实现了短信语言的前景化;在句法层,失衡主要通过句式的重复以及大量的句子成分的省略来实现;语义层的失衡主要体现在各种修辞手法的频繁使用中,包括:比喻、仿拟、拟人、排比、反语、以及突降法。由于短信的发送与收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其更能适应新时期的人际互动方式。这种沟通方式呈现出短小精悍、时尚风趣、快捷及时和方便实用等各种特征,而短信语言的各种前景化特征则正好顺应了这一新兴通讯方式的要求,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本文通过对大量幽默祝福型短信的文体特征分析,研究结果不仅深化了对短信的研究,同时也拓展了功能文体学的适用范围。有助于人们日常短信交际中更好的利用这种新型的交流方式,并感受其语言的美感,体会手机短信语言的独特魅力。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2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2-16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13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14
  1.3 DATA AND METHODS OF THE STUDY  14-15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15-16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16-23
  2.1 PREVIOUS STUDIES ON FUNCTIONAL STYLISTICS  16-19
    2.1.1 Different Views of Style  16-18
    2.1.2 Style as Foregrounding  18-19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EXT MESSAGES  19-22
    2.2.1 Studies from the Communicative Perspective  19-20
    2.2.2 Studies from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  20-21
    2.2.3 Studies from the Linguistic Perspective  21-22
  2.3 AIMS OF THE PRESENT STUDY  22-23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23-28
  3.1 CLASSIFICATION OF FOREGROUNDING  23-25
    3.1.1 Foregrounded Irregularity: Incongruity  24
    3.1.2 Foregrounded Over-Regularity: Deflection  24-25
  3.2 DEFINITION OF REGISTER  25-28
    3.2.1 Mode of Discourse  25-26
    3.2.2 Tenor of Discourse  26
    3.2.3 Field of Discourse  26-28
Chapter Four Texting as a Variety of Language  28-34
  4.1 DEFINING THE CONCEPTS OF TEXTING  28-29
  4.2 TEXTING AS A VARIETY  29-31
    4.2.1 Mode of the Texting  29-30
    4.2.2 Tenor of the Texting  30-31
    4.2.3 Field of the Texting  31
  4.3 CATEGORIES OF TEXTING  31-34
CHAPTER FIVE FOREGROUNDING IN THE HUMOROUS AND BLESSING TEXT MESSAGE  34-58
  5.1 INCONGRUITY IN TEXTING  34-42
    5.1.1 Graphological Incongruity  34-39
    5.1.2 Lexical Incongruity  39-42
  5.2 DEFLECTION IN TEXTING  42-55
    5.2.1 Phonological Deflection  42-44
    5.2.2 Graphological Deflection  44-47
    5.2.3 Lexical Deflection  47-50
    5.2.4 Syntactic Deflection  50-51
    5.2.5 Semantic Deflection  51-55
  5.3 INTERPRETATION  55-58
    5.3.1 Reasons of the Prevalence of Text Message  55-56
    5.3.2 Stylistic Features Conforming to Message Characteristics  56-58
CHAPTER SIX CONCLUSION  58-60
  6.1 NEW FINDINGS OF THE STUDY  58-59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59-60
BIBLIOGRAPHY  60-62
APPENDIX  62-64
LIST OF ABBREVIATIONS  64-65
Acknowledgements  65-66
个人简历  66
发表的学术论文  66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蓝莓及活性物质对肠道菌群失衡及肠癌作用的初步研究,R735.3
  3. 自旋梯中的量子纠缠和量子失协,O431.2
  4. 传统经济道德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失衡及其现代建构,B82-053
  5. 格特鲁德·斯泰因作品《三个女人》的元功能分析,I712.074
  6. 失衡与救赎,I561.074
  7. 英文广告的功能文体分析,H315
  8. 中国高储蓄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F124;F224
  9. 情景喜剧《老友记》中言语幽默的及物性分析,H313
  10. 国际政治视域下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F752.7
  1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供求失衡关系研究,F832.35
  12. 经济适用房供需失衡研究,F293.3
  13. 网络传播增权的失衡与制衡研究,G206
  14. 荒诞中的现实—《房间》的文体分析,I562.073
  15. 中欧贸易顺差的成因影响及对策,F752.7
  16. 义务教育纵向财政失衡及其矫正,G522.3
  17. 《最蓝的眼睛》之前景化特征研究,I712
  18. 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四首朗诵诗的文体分析,H315
  19. 互联网上公司简介语篇的功能文体特征分析,H315
  20. 对广泛接受的法律英语文体特点的证实和质疑,H315
  21. 华兹华斯与雪莱的两首诗歌的功能文体解析—《我独自云游》与《颂一朵凋零的紫罗兰》,I56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写作、修辞 > 文体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