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核子形状因子的微观理论探讨与分析

作 者: 王宏民
导 师: 张本爱
学 校: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专 业: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关键词: 形状因子 组分夸克模型 光前坐标 SU(6)破缺 二元性
分类号: O572.3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核子的电磁形状因子可以为了解核子内部结构提供重要要的信息,并可以帮助理解强相互作用,因此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目前杰斐逊等实验室测量出了一些新的实验结果,传统的相对论组分夸克模型在解释质子的两种电磁形状因子之比GEp/GMp及F2P/F1P时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解释中子的形状因子GEn及比值GEn/GMn时与实验测量值相差较大,有必要对理论模型进行进一步改进。为此,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本文在以光前QCD作为基本理论框架下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计算考察研究与讨论。推导了有关公式,自编软件,完成相关的若干数值计算。主要有新意的工作包括: 1.考察SU(6)破缺效应,引入破缺项的贡献,即把核子波函数由单一的对称波函数变为式中2-5项为破缺项。本文以数值计算为基础对破缺项的贡献进行了计算研究,并且通过优化步骤得出了一组新的混合比系数,考虑破缺效应后就可以较好解释实验现象。 2.考虑到核子内可能存在夸克对聚集,应用夸克配对模型进行处理。这一模型认为核子内存在夸克对的聚集,在以前的文献中通常把核子中的三个夸克看成是等价的,当核子内存在夸克对聚集时核子波函数取为如下形式这样就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径向函数φ1,φ2,φ3。从本质上讲这也是一种对称破缺,但这种破缺有独自的意义,它主要涉及SU(6)破缺效应波函数中的第一项,在存在夸克聚集这一观点上对该项进行了变形。通过计算表明数值结果同实验的符合有一定的改善。 以上两种效应的处理方法是对组分夸克模型沿平行的表术方式下进行的改进,虽然都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实验现象,但都存在参数选取的问题,尤其第二种方法,我们只是作了试探性研究,究竟那种方法是更合适更具有客观合理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摘要判断。 3.作为第三部分内容,本文还探讨了形状因子的其它影响因素。第一个问题,考虑夸克有结构情形。此课题很不成熟,本工作只做了初步的探讨。过去通常把核子内的夸克看成点粒子,即厂“(Q,)==刀(QZ)一1,k、一0.当把夸克看成有结构的,即夸克存在不恒为一的结构函数,并且反常磁矩不再为零,这样便引入了两个新参数一夸克的反常磁矩,在正常合理的参数下计算结果与实验的符合表明有所改进,不过参数的合适选择看来仍起关键作用。第二个问题,讨论了有关核子结构函数实验信息的利用及核环境对形状因子的影响问题,通过研究核子的结构函数和形状因子的联系,以夸克一强子二元性为理论基础,建立了核子的结构函数与形状因子之间的理论关系。实际上依赖于Q,的弹性形状因子反映价夸克的结构函数在x分1时的行为,反过来,由结构函数实验分析的系统学表示式亦可作出对形状因子的估算。总之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结构函数与弹性电磁形状因子共同为核子的夸克亚结构提供了基本的参数化信息。本文最后部分介绍了上述问题的初步研究和计算结果,还从结构函数系统学信息出发,探索研究了核环境对形状因子的影响,亦给出估算的初步结果。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0-17
  1.1 引言  10-11
  1.2 电磁作用弹性散射  11-13
  1.3 原子核的形状因子  13-14
  1.4 核子的形状因子  14-16
  参考文献  16-17
第二章 相对论组分夸克模型  17-49
  2.1 光前坐标与组分夸克模型的理论基础  17-20
  2.2 波函数和有关公式的推导  20-25
  2.3 点粒子近似下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25-28
  参考文献  28-29
  第二章 附录  29-49
第三章 SU(6)破缺效应  49-62
  3.1 核子波函数  49-51
  3.2 加入破缺项后的相关公式  51-54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  54-56
  参考文献  56
  第三章 附录  56-62
第四章 夸克配对效应  62-74
  4.1 夸克配对模型的物理思想  62-63
  4.2 夸克配对模型中的计算公式  63-66
  4.3 计算结果与讨论  66-68
  参考文献  68
  第四章 附录  68-74
第五章 其它效应的研究  74-84
  5.1 夸克有结构时对计算结果的改进  74-76
  5.2 结构函数实验信息的利用及核环境影响的探讨  76-81
  参考文献  81
  第五章 附录  81-84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84-97
  6.1 文章的总结  84-85
  6.2 展望  85-86
  附录: 不对称坐标变量下的相对论组分夸克模型  86-96
  参考文献  96-97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主要论文  97-98
致谢  98

相似论文

  1. 粲介子衰变及CP破坏唯象研究,O572.33
  2. 用pQCD方法研究B_c~+→B_sπ~+衰变,O572.33
  3. 八重态奇异重子电磁形状因子偶极公式研究,O572.33
  4. 连杆裂解工艺及其对裂解力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U464.133
  5. 复杂断块油层中高含水期岩心孔隙结构的网络模型研究,P618.13
  6. 数字地图中面状要素重叠注记的优化配置算法与实现,P283
  7. 讨论介子—介子散射问题,O572.33
  8. 重介子到轻P波介子遍举衰变的相关研究,O572.33
  9. 重介子系统中耦合道效应的研究,O572.33
  10. 玻璃纤维(GF)的酸刻蚀处理对等规聚丙烯(iPP)基复合材料界面结晶的影响,TB332
  11. 低渗透油藏优化开采理论研究,TE348
  12. 二元人格权论,D913
  13. 多孔混凝土材料的减振吸噪性能研究,U414
  14. 处在十字路口的小说家,I561.074
  15. 基桩动测扭剪法仿真研究,TU473.16
  16. 山西省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研究,F842.6
  17. 论厄休拉·勒奎恩科幻小说中的二元性思想,I712
  18. 美国战略文化二元特征的平衡性研究,D771.2
  19. 山西省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F121.3
  20. 俄罗斯精神的二元性及其对民族间贸易的影响,F755.12
  21. 不同低气压环境下甲醇和乙醇池火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932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物理学 > 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 > 高能物理学 > 粒子类型 > 介子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